青精飯,首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燭木,今名黑飯草,又名旱蓮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時,蒸飯。曝干,堅而碧色,收貯。如用時,先用滾水量以米數,煮一滾即成飯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服延年益顏。仙方又有“青精石飯”,世未知“石”為何也。按《本草》:“用青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水浸三日,搗為丸,如李大,白湯送服一二丸,可不饑。”是知“石脂”也。二法皆有據。第以山居供客,則當用前法;如欲效子房辟谷,當用后法。
每讀杜詩,既曰:“豈無青精飯,令我顏色好。”又曰:“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當時才名如杜、李,可謂切于愛君憂國矣。天乃不使之壯年以行其志,而使之俱有青精、瑤草之思,惜哉!
典故故事
王玄甫,沛人,同異人鄧伯元學道于霍山赤城,受服青精石飯、吞日精丹景之法,積三十四年,乃內見五臟,夜中能書。
——[明]王世貞《列仙全傳》
黃公獻紫芝,赤松饋青精。
——[宋]蘇軾《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
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釋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耳。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