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苦惱
- 我成了穿越世界的通緝犯
- 光頭大漢
- 2117字
- 2024-05-03 01:05:00
李堯暗自將中西搏擊術和少林伏虎拳比較,中西搏擊術是一種搏擊概念,其中的招式簡單,出手以殺敵為目的,可以說是現代格斗的雛形。
少林伏虎拳招式頗多,但并不復雜,同樣講究克敵制勝,為實戰而練。
非要說有什么區別,那就是伏虎拳是有一定套路的,但這種套路與現實中那些裝模作樣的武術大師所展示的花招不同,更像是游戲里的連招。
以四五招,乃至兩三招為一套連攻之法,招招相銜,威力逐漸增加,練到純熟后,便能游刃有余,無招勝有招。
又練了一個時辰,李堯漸漸體會到拳法中的奧秘,在連續不斷的套招中,武者的氣勢越發強大,這是中西搏擊術不具備的功效,氣勢看似虛幻,實則在搏斗中極為重要。
“這才是真正的古武術,根本不是電視中那些華而不實的武術。”
李堯越練越起勁,一拳一腳中竟隱隱有破空之音,整個人沉浸在力與勢之中。
力氣用盡后,李堯癱坐在木椅上,跟黃飛鴻談論武術。從少年口中探聽出這個世界武力值和武術境界,讓他視野更加開闊。
令李堯振奮的是,這個世界竟然真的有內功一說。
可惜黃麒英還未傳授黃飛鴻,而且只有一般的少林外門內功,雖說這個低武世界,內功差別不是那么顯著,可他既然來了,就想選個最好的內功。
“黃麒英和楊天淳半斤八兩,想必楊天淳的武當心法品級差不多,除非找個更厲害的……”
李堯摸索著下巴,眼睛閃爍亮光。
此時,黃麒英因為出手擒拿鐵猴子,已經經歷了被百姓稀落,針對。
好在這一次有了李堯的提醒,他低三下四地跟幾個和善的大姐問詢了鐵猴子的事跡,再聯想鄭知州的可惡嘴臉后,黃麒英原本捉拿鐵猴子的決心熄滅了下去,只是依然沒有人愿意賣給他吃的。
如原劇情般遇到了賀小蘭,被領進醫館,與楊天淳久聊甚歡,相見恨晚,從做菜聊到了醫術,乃至百姓疾苦,大覺投緣。
這一次黃麒英少了對鐵猴子的敵意,話語中只有對貪官污吏的憎恨和對朝廷的不滿,三杯下肚,有了幾分醉意。
眼見時機差不多,楊天淳將一個錦囊交給黃麒英。
“黑龍座下四惡鬼,陰陽二妖,不日會禍害相鄰?還要我助你屠龍?這位李先生當真能斷古今,只是所言黑龍是誰?還是你我的克星?”
黃麒英看著上面的留言,酒醒了大半。
“我原本看李先生年紀輕輕,也當他是裝神弄鬼,但幾次都被算準,再不敢怠慢,這是他給我留的其中一個錦囊。”
楊天淳拿出一張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寫著一行字。
“麒麟屬火,遇水落難,有緣相見,將錦囊與之,仙鶴與麒麟齊心,方有機會屠殺黑龍,還天地清明。”
黃麒英深吸口氣,許久后,凝視楊天淳:“麒麟指的是我,神鶴想必就是楊大夫您,那黑龍是誰猶未可知,料想是一位勁敵,只是……黃某斗膽一問,不知楊大夫有什么能幫我。”
楊天淳迎著審視的目光,苦笑一聲:“重新自我介紹一下,不才武當棄徒楊天淳,白日行醫救世,夜晚化身鐵猴子,閣下心心念念要追捕的人,便是不才。”
“你是鐵猴子!”
黃麒英臉色大變,隨即手掌拍出,兩人戰在一團,賀小蘭在旁邊,眉眼焦急。
數招過后,兩人各退一步,面色發紅,皆是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若是黃兄覺得鐵猴子惹得天怒人怨,不需兄弟施展身手,我這就束手就擒。”
楊天淳伸出雙手。
“鐵猴子雖是夜賊,卻是好漢,無私心有大義,黃某再不濟,也不會助紂為虐,何況我眼前的是積德行善的楊大夫,怎么會是飛賊呢。”
黃麒英沉吟片刻,無奈一笑。
“好,不愧是李先生算出的麒麟人物,胸有溝壑,楊某佩服,為對付那條黑龍,還請黃兄與我商定對策。”
眼見黃麒英和楊天淳化敵為友,賀小蘭悄悄松開手上的長棍,笑著又給兩人斟滿一杯酒。
“不瞞楊兄,如今我兒飛鴻被那狗官扣押,以鐵猴子的人頭換取飛鴻自由。如今我無法復命,還不知道那狗官會如何刁難。”
黃麒英舉起酒杯一飲而下,滿眼愁云。
“不用擔心,此事交給我,黃兄,我為那黑龍設下的屠龍陣,還有瑕疵,還望黃兄幫忙……”
楊天淳拿出一張圖紙,黃麒英拿過去,眼睛一亮。
晚上的時候,楊天淳和賀小蘭拿上藥箱,來到府衙找到神爺,隨即找到小院,看到李堯和黃飛鴻在比劃著。
“李先生好興致,沒想到對武學還有涉獵。”
楊天淳笑著說道,賀小蘭找了個由頭,拉神爺到一邊說話,給兩人留出空間。
“黃兄是個義氣男兒,已經同意幫忙了,只等屠龍日一到,送那黑龍歸西,不知先生還有什么要吩咐的。”
楊天淳低聲說著。
“我已經干預頗多,不宜再測算天命,剩下的就看你和黃麒英的造化……”
李堯笑道。
“先生費心了,楊某不知如何感激。”
楊天淳聞言面色一正,拱手行禮。
李堯眼睛一動。
“別的就不用了,我跟你說過,要你還我一個恩情,如今我倒有些事求你。”
聽聞李堯的話,楊天淳忙點頭:“只要在下辦得到,先生提要求便是。”
“這是武當心法自在氣的口訣,還有我的成名絕技登天腿,是我按照武當經卷閣《梯云縱》殘卷所感,領悟出來的輕功,算得上在下引以為傲的輕功……”
很快楊天淳就謄抄了一份交到李堯手中,后者如獲珍寶。
臨走時,楊天淳停下腳步:“李先生讓我看那些受贈銀錢的流民百姓,楊某已經看過了。”
“如何。”
李堯抬起頭,笑容淡然。
“有的昨夜衣衫襤褸,白天卻大魚大肉,錦衣玉食;有的雖是貧苦之戶,但自從領取銀錢,不事農務,只商量晚上再領銀錢,甚至找親戚來冒充流民;還有一些惡徒,竟專門挑選貧戶,以報官為威脅,分走大部分銀錢……”
楊天淳神色時而憤怒,時而暗淡,時而無奈,任誰看到這么多年的努力并沒有想象的結果,都不免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