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福禍相依
- 長生修仙從命數加點開始
- 我寫書養你啊
- 2095字
- 2024-05-24 17:35:03
如此凌冽言語,主持哪里還敢遲疑。
當下便應聲諾諾,開始召集廟眾,遣散香客。
同時也留了心眼,差人快馬加鞭,往縣丞和賢德公家稟報此事。
一時間,大賢德公廟里,群情激憤。
但礙于李承天甄誠武功高強,卻也不敢反抗,罵罵咧咧的,一眾香客便憤憤不平的離開了。
卻都不約而同的,并不走遠,一起聚在大賢德公廟門前十丈遠近,等待后續。
在他們看來,這件事絕不會這么輕易就結束,大賢德公廟,根本不可能會被拆。
就算廟里的,真是大賢德公,這么大廟,也不能說拆就拆。
這廟是縣丞主持發起,由李承天家人同意,集合萬家百姓參與而修建的。
李承天本人并沒有參與,他沒有權力拆掉這廟。
何況這廟修建有年,向來靈驗,可謂庇佑一方,如此神廟,豈能說拆就拆?
他們只知道這廟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帶給了他們,多少好處,但卻不知道,這廟對李承天本人來說,又意味著什么,給了他自己帶來了什么。
李承天提劍看著紛紛離散的群人,心中暗暗盤算,自己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他并不關注這一縣百姓,失了這廟會有什么反應,也不在意這一縣百姓,會怎么看他。
也不在意自己辛苦經營的大孝之名,一直以來出孝入悌,好像無比珍視的家庭,在此之后,會全都化為烏有。
作為一個立志于走上大道之巔的人來說,眼前這些世俗之事,根本輕如塵埃,不值一提。
他只關心,這樣的做法,給他的命數帶來的影響,是好大于壞,還是壞大于好。
“以我目前的福數來說,喜從天降,做什么事,都會有好的結果。”
他篤定一點,看淡萬般。
“只是那棵洪荒圣樹,已經被我得到,我現在再拆了這廟,又會有什么好事降臨呢?”
“總不會,這里還有什么寶貝吧?”
“或者,和李君白那里一樣,這里也有洪荒遺跡?”
他有些懷疑。
“照理來說,洪荒圣樹這么小一棵幼苗,應該不至于忽然就自己生長出來了。”
“這種級別的寶物,出世一定有其出世的緣由。”
“也許這里真有洪荒遺跡。”
想到這,他不禁微微皺眉,“若果然也有洪荒遺跡,那這事實在是有悖常理,我這運氣也太無敵了。”
“但福兮禍之所伏,接二連三的獲得這種巨大的福緣,一定也要危機在暗中潛伏。”
“就是不知道,我如今天命所歸命數之下,劫難危機,會如何降臨。”
“平常的災難劫數,對我來說,基本形同虛設,若真有災劫降臨,恐怕會非常恐怖。”
“是凡人絕對想不到,又萬難承受,完全不能應對的災劫。”
“我應有所節制,不能貪得無厭。”
“就算接下來有洪荒遺跡,或者別的什么寶物,我也要克制,暫時不要收取。”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他的命數才有成效,為他結成仙根,獲得了洪荒至寶,修仙之道,正待他大步向前。
越是這種時候,他覺得自己就應該越加謹慎。
他可不能因為一時大意疏忽,就失了荊州,釀成大錯。
“師弟,現在人都已散了,接下來你打算怎么辦?”
等了一陣,見廟里沒了人影,甄誠便向李承天詢問想法。
“等縣丞和我家人來到。”
李承天目光平靜,心中了然,如此大鬧大賢德廟,縣丞和他家人,不會不來看看。
“到時候,便是徹底了斷這一段塵緣之時。”
“確實是個絕佳的機會。”甄誠表示贊同。
其實李承天的做法,他已經料想到了這樣的用意,沒有直接說出來,是考慮到這到底是李承天的事,自己并不好說太多具有引導干涉性質的話。
而且,他也不想把自己表現的很聰明。
這并不是什么好事。
知白守黑,知雄守雌,這個道理,他修道多年,還是明白的。
“我在想,這廟是全拆了,還是一把火燒了。”
李承天忽然問了一句。
“師兄覺得怎么處置這廟為好?”
甄誠微微皺眉,思索了下,道:“廟可以拆,但不必燒。”
“這么大廟,燒了不好處置,容易誤傷無辜。”
“而且我們也見過那棵古柏,它歷經數千年歲月,經歷無數風霜雨雪,天雷地火,才艱難生存到了今日。”
“個中滋味,我們作為心慕長生的修仙之人,最是了然。”
“若是一把火就此燒了,那真是太過殘忍了。”
“想來師弟也是如此想,所以才有所猶豫。”
“是啊!”李承天一聲長嘆,“此廟之中,無什么人物能入我眼,唯有這棵古柏,讓我動容。”
“唉,有了,不妨廟也不拆了,將這大殿里我這塑像換了,換成神佛或者圣賢,改做別的廟宇,這樣,不僅古柏不會被動,廟也不用拆了。”
“能省我們許多功夫。”
“這主意好!”甄誠立刻贊嘆,“一舉兩得,妙哉!”
“但是要換成誰的塑像好呢?”李承天腦海浮現一眾神佛圣賢的名字,最終在開天辟地的創世神盤古身上,有了主意,“要不,換成盤古的?”
“盤古確實合適。”甄誠點了點頭,略略自思,卻又有些疑慮,“只是盤古雖是開天辟地之圣神,可畢竟離當下年代久遠,時下百姓,恐不甚在意,心無顧忌,師弟我們一走,他們怕就要又將你那大賢德公的塑像,換回來了。”
“這確實很有可能會發生,這群百姓,已完全陷入了迷信,現在很多事他們都能做出來。”
李承天很贊同。
隨即又想了想,“要不換成至圣先師孔圣人,雖然也遠,但代代傳承,天下讀書人遍布各地,其圣名依舊威嚴如故,廣受膜拜。”
“縣丞也是讀書人出身,他應該不敢冒大不韙,在我們走后,把孔圣人搬走。”
“有理,孔圣人不錯,就恐圣人了。”
甄誠大為贊同。
此時,幾個人影,急匆匆的走過第三重門,出現在李承天的視線之中。
其他人李承天很陌生,但有三位,他卻無比熟悉,十年不見,也依然記得清清楚楚。
這三人不是別人,正是他在這個世界的父親、母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