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至寶傍身
書名: 長生修仙從命數加點開始作者名: 我寫書養你啊本章字數: 2082字更新時間: 2024-05-19 14:22:49
很快,李君白就把院子里的陶盆,抱了過來,放到了桌子上。
李承天走近細觀,默默不語。
甄誠也有些好奇,一起湊了過去。
在甄誠眼里,陶盆看起來樸實大氣,但也僅此而已。
這樣的陶盆,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并不稀奇。
他實在看不出,這盆子有什么特別的。
但看著李承天目光盯著盆子不動,心知能讓李承天這么入眼,這盆子定然不會只是一個普通的盆子。
一定有別的細節,是他沒有發現的。
于是來回看了兩眼李承天,就又重新聚精會神,詳細打量起了桌上的陶盆。
過了一會兒,李承天忽然笑了起來。
李君白趕忙詢問:“先生為何發笑?是看出了這盆子里的古怪嗎?和我爹娘昏迷有關系嗎?”
“我確實看出了一些端倪。”李承天不說破什么,似真似假的道:“此盆久在山中,頗藏污穢之氣,用之不祥,先前你父母多半就是受此物連累。”
“這盆子也不能亂丟,免得又害了別人,還是我幫你帶走處理吧。”
“先生考慮的是,有勞先生了。”
李君白完全不懷疑李承天的話。
甄誠也沒覺得李承天說的有什么不對。
容納邪祟之物,確實不宜隨便亂丟亂扔。
見李君白答應,李承天馬上就拿出了儲物錦囊,將這陶盆收了進去。
【至寶傍身】命數底蘊+100000。
命書判定信息,立時于李承天心底涌現。
“果然,是洪荒古物沒錯。”
命書判定,幾乎就是官方判定,之前李承天在云外山上早就見識過了,若是他自己得了好處,有益于命數,命書就會告訴他。
靈石靈花靈筆靈紙……
不過之前只是寶物傍身,每次加幾百上千命數底蘊,和這次的洪荒古物,給出的至寶傍身,完全不能相提并論。
此時,床上的李君白父母,也悠悠轉醒。
“兒啊!”
一聲輕呼。
李君白聞聲一震,馬上轉身去到床前,看到床上的爹娘終于醒了過來,情不自禁的就雙眼濕潤起來。
“爹娘,你們終于醒了……”
他一頓哭訴。
【治病救人】命數底蘊+20000。
李承天收到一條命數判定。
心中卻無驚無喜,只是和甄誠默默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好一會兒,等李君白情緒穩定,想起他們兩個了,主動要感謝他們,這才重新開口。
“小事一樁,不必言謝。”李承天言語如前,“老人現在方才轉醒,神魂還需養護穩固,不宜多說話,你將符收了還我,我們先出去,留老人在這休息吧。”
“好。”李君白馬上就將靈符收了,對他爹娘簡單交代了一下,便將靈符還給了李承天,領著李承天出了屋。
“把門也帶上。”李承天提醒了一句。
“好。”李君白忙轉身關門。
李承天道:“我們還有別的事,不宜在此逗留太久,趁著這段時間,你帶我們兩個去那山洞,將里面邪祟問題,一并解決了,路上再和我說說南山寨林兄的事,我也好去找他。”
李君白父母臥床日久,那山中山洞,難說不會被別人發現,先得了其中秘寶。
李君白父母兩個老人,都能從里面帶出陶盆,別人也肯定能帶出別的東西。
洪荒遺跡可遇不可求,這是修仙者的莫大機緣,可是不能錯過了。
李君白對李承天的話,沒有任何懷疑,當即就點頭同意,在前面帶起路來。
甄誠也不懷疑。
他認為李承天這是在快刀斬亂麻,斬斷他的塵緣。
這李君白一家,是本不必牽扯的塵緣,李承天牽扯了,雖沒浪費什么時間,帶來多少麻煩,但總歸還是徒生的枝節,早點結束,完全合情合理。
路上,李君白把南山豹林正心的事,都說給了李承天。
當初南山豹送別了李承天,下山之后,就心生感慨,覺得自己這一身仙功,隱于山林,實在浪費。
不如下山去,為這世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廣造福澤。
他與李承天相交的那段時間,和李承天探討了許多命數的事,李承天身負命書,對命數了解深刻,說的話頭頭是道,讓林正心大為受用。
加上李承天美名在外,林正心也十分信服,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在心里,埋下了要知命逆命改命的種子。
送李承天上山,再入仙山之后,一番故地重游,觸景生情,心中的種子頓時發芽。
原本有些迷茫的人生,一時間,就開始清楚了起來。
幾天后想清楚自己的內心,立了大志,和寨中兄弟,說明了心跡志向,得到兄弟支持后,就攜帶一寨子兄弟,直奔西北邊關,抗擊蠻族去了。
開始期間時不時傳些信,都是說跟隨他的兄弟,誰誰誰受了傷,隕了命,他十分痛心,也有些后悔。
再后來幾番經歷,他漸漸對生離死別,也看淡了。
信中只是詳實說明戰事,不再多說別的。
再后來,戰事也不講了,只是把寨中戰死兄弟的名字,和獲得了多少功勛,如何英勇寫了。
李承天邊聽邊想,自己對南山豹林正心的影響,簡直和南山豹林正心對他的影響一樣,十年間已判若兩人,與之前的自己,有了云泥之別。
現在的他得了仙根,命數成長到了逆天的地步,成了仙門外門弟子。
林正心則從山林悍匪,搖身一變,成了邊關長城。
人生際遇,光陰荏苒,讓他越發感覺到,長生不死,永守本心的艱難與迫切。
本心就是天命。
早明白命運,就早早擁有了改命,掌控命運的可能。
之后就是知行合一,一以貫之,洞學問,煉人情,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的積累,最終逆天改命。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知命改命就是修道,修道即是修性命。
“若是在地球時,我便明白這些道理,我又豈會只是一個風雨之中的社會底層螺絲釘,隱于塵埃之中,備嘗艱辛。”
他不禁又悵然起來,感慨自己在地球時的暗淡人生。
同時,心中要修道至巔峰,掌控時空,重回地球的人生志向,也越發堅毅起來。
五里山路,說話間也就行過,一片山中小田地盡頭,那被天雷劈開的山洞,赫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