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袁紹:我的任務怎么完成
- 糟了,這個三國被玩壞了
- 輝煌光叔
- 4005字
- 2024-05-13 23:58:26
在蘇烈營救林沖的同時,另外一邊已經返回汜水關的呂布此時的內心郁悶不已。
“聽那關云長那廝之言,似乎對方也是獲得仙緣之人。”
“只是對方獲得的能力是誰呢?”
呂布輕啜著杯中美酒,心中反復思索著今日關羽的話語。
從關羽的言辭之中,不難推斷出他同樣蒙受了仙人的恩賜。
然而,這并非呂布最為關心之事。
真正令呂布憂慮的是,關羽似乎已經洞悉了他的能力,而他對關羽的底細卻一無所知。
“唉!”
“今天下得仙緣者如相國、關羽、吾三人。”
‘“這天下還不知還有何人得此仙緣。”
呂布失落的嘆了一口氣道。
原來他以為整個天下只有他和他義父董卓獲得仙人的青睞獲得仙緣。
憑借他們父子倆,絕對可以橫掃天下。
但現在看來得到仙緣的并非只有他們父子倆,還有其他人。
那些未知的能力,讓他感到不安。
另外一邊,蘇烈將關押林沖的士兵解決后,趁著夜色,蘇烈帶著林沖以及士兵們混進那些追兵的人群中,假裝追擊梁衍成功的逃離。
“今日營寨被劫,我薛某愿承擔責任!”
“他日若見蘇烈和林沖,必斬二人于帳前!”
見林沖被劫走,薛仁貴內心無比的郁悶拍了一下案牘。
他確實沒有想到皇甫嵩竟然派了兩支部曲。
今日夜襲雖然沒有什么太大的損失,但價值最大的林沖卻被劫走了。
“薛將軍切勿自責,此事和我韓將軍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豈能讓薛將軍一人承擔呼?”
孫堅站出來勸解道。
今夜的襲擊不僅是超乎了薛仁貴的預料,同時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
“蘇將軍,你們為何會出現在這里?”
而另外一邊,已經安全的林沖再次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詢問起來。
按理來說蘇烈應該和他們一樣都中計了才對。
但看樣子部曲似乎并未受損。
“吾和梁衍二人心有不安,擔心中了敵軍的奸計,這才擅自更換行軍路線。”
蘇烈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道。
這場戰斗他知道自己和皇甫將軍還有著一定的差距。
若他不更改行軍路線,按照皇甫嵩將軍的路線進行行軍。
這場戰役他們至少會破壞掉韓馥的營寨,讓聯軍有一定的損失。
“今日承蒙將軍救命之恩。”
“他日若有機會,沖必涌泉相報之!”
林沖聽聞后,單膝跪地作揖再次向蘇烈表以感謝。
“林將軍快請起,今日之事乃同袍之情誼,何須言謝。”
蘇烈見狀連忙將林沖扶起來。
當務之急,當務之急應該是盡快回汜水關與皇甫嵩會合。
很快林沖和蘇烈返回汜水關。
當皇甫嵩看到蘇烈和林沖回來時,眼神中皆是充滿了驚喜。
“將軍,末將擅自更改行軍路線,未能按將軍命令行軍,請將軍責罰!”
剛剛回到城中的蘇烈立即向皇甫嵩請罪道。
“汝等擅自更改行軍路線,本應是死罪。”
“但念汝等是初犯,并未釀下禍事,且將林沖救了出來。”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杖責四十,以儆效尤!”
面對蘇烈的請罪,皇甫嵩下令道。
雖然這次蘇烈擅自更改行軍路線沒有造成打錯,反而把林沖救了出來。
但不按照主帥的命令執行,這是軍中大忌。
而另外一邊,袁紹得知營寨被劫,對于薛仁貴的處罰幾乎和皇甫嵩對蘇烈等人一樣。
很快,剩下的諸侯全部齊聚于汜水關下。
“汜水關告急!”
“汝等可有良策?”
洛陽城相國府內,董卓再次把眾多親信召了過來商量對策。
呂布的戰敗,皇甫嵩的失策,林沖幾近全軍覆沒。
如今群雄并起,汜水關的安危懸于一線。
而汜水關之后,再無險關可守,一旦失守,聯軍將直逼洛陽。
仙人發布的任務讓他守洛陽兩年。
但現在才剛剛過去四個月。
“末將愿帶兵前往汜水關支援!”
張濟主動站出來請纓道。
李傕郭汜西征涼州尚未回歸。
華雄戰死、牛輔駐扎并州,呂布也在汜水關。
如今能用之將似乎只有他了。
之前皇甫嵩就書信給他,讓他解決完張揚之后前往汜水關。
但他乃董卓之將,豈能聽信皇甫嵩調遣。
這才帶兵回到了洛陽。
而今只需要相國之言,他便可以率兵支援汜水關。
“好!”
“那就命你再率三萬兵馬支援汜水關!”
董卓聽聞后,立即給張濟增添人馬。
當前的局勢還是要穩住汜水關。
“相國,下官有一計,不知可講不可講。”
就在這時,秦檜突然站出來打斷道。
“哦?!”
“何等妙計,快快講來!”
董卓聽聞后,眼神中閃過一絲的驚喜,連忙向秦檜詢問道。
“屬下以為,賊軍勢大,相國何不暫避鋒芒遷都長安。”
秦檜向董卓勸說道。
汜水關后面就是洛陽了,僅只有一個險關阻礙,實在是太危險了。
還不如趁著敵軍被困汜水關他們遷都走了。
董卓聽聞后和李儒互視了一眼。
隨后搖了搖頭道:“不可!”
董卓想都沒有想便拒絕了秦檜的建議。
仙人給他發布的任務是鎮守洛陽兩年而不被淪陷。
若遷都長安,他還如何完成仙人發布的任務。
見董卓拒絕,秦檜頓時間有些懵了,向李儒投去求救的目光。
長安有函谷關和潼關兩座險關可守。
若遷都長安,一來可以西征涼州和南下益州形成西秦之勢。
更為關鍵的是,遷都可以削弱這些文武大臣的影響力。
怎么看都是上策。
他想不明白為何董卓會拒絕這個良策。
只能祈禱李儒可以理解他的意思,跟董卓解釋一下。
察覺到秦檜的目光,李儒緩緩開口道:“相國自然知曉此計之妙,但相國有相國的考量,汝勿擔憂。”
李儒瞬間就明白了秦檜和董卓的想法。
他們相國不想遷都無非是想完成仙人發布的任務。
而秦檜并不知道他們相國擁有仙緣。
“既然這樣,那就是屬下多慮了。”
秦檜作揖退下,并沒有再多說什么。
“那就先這樣,張濟你先率兵支援汜水關。”
董卓有些煩躁的擺了擺手催促著眾人離開。
但李儒并沒有為此而離開。
“文憂,可還有其他事情?”
見李儒還在這里,董卓有些不解的詢問起來。
“相國,其實秦檜之言,未必不可行。”
李儒雙手作揖向董卓建議道。
“遷都長安?”
“不可,不可。”
見李儒也來勸他,董卓想了一下,還是擺手拒絕了。
“相國,仙人只說兩年內不讓洛陽淪陷,但尚未說明不準遷都。”
“相國可遷都長安,以防不測。”
李儒繼續向董卓勸說道。
比起仙人的獎勵,當然是保命更為重要了。
“嗯...”
董卓聽聞后陷入了沉思來回在大廳內渡步思考。
“你這樣說,似乎也有道理。”
思考半天,董卓越來越發現李儒這番話很有道理。
遷都長安,萬一汜水關破了,他還有函谷關和潼關可守。
萬一汜水關沒有破,他也能完成仙人發布的任務。
如此一舉兩得啊。
“我們該如何做?!”
董卓雙眼綻放出光芒向李儒詢問其中細節。
“該殺殺、該搶搶,袁紹他們想要天子,那我們就協天子遷都長安,讓洛陽變為一座空城!”
李儒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霾,向董卓獻計道。
仙人讓他們守洛陽,但并沒有讓他們守什么樣的洛陽。
他就不信,一座空蕩蕩的洛陽,聯軍還有心思攻擊!
“嗯!”
“就依文憂之言!”
董卓權衡一下利弊,決定聽信李儒和秦檜之計進行遷都!
次日一早,洛陽朝廷之上。
“諸位大臣,群賊壓關諸位可有良策呼?”
董卓向眾多文武大臣詢問道。
而就在董卓話音剛剛落下,秦檜再次站出來開口言道:“相國大人,如今群雄壓關,洛陽危在旦夕,臣以為相國應當遷都長安,以防我漢室血脈落入賊人手中!”
“遷都?!”
“倒也不失一妙計,諸位大臣以為如何?”
董卓聽聞后,假裝沉思一下,再次向眾多文武大臣詢問道。
聽聞董卓之言,不少文武大臣內心不斷的鄙夷著秦檜和董卓。
經過上一次冊封宋江之后,他們就知道秦檜是董卓的人了。
朝廷之上,秦檜的所有言語都是董卓的意思。
現在秦檜勸董卓遷都,還不是你董卓的想法?!
現在竟然還問我們的意思!
然而偏偏有這些不怕死的人。
只見司徒楊彪突然站出來言道:“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望丞相監察。”
董卓見有人反駁自己怒言道:“汝阻國家大計耶?”
他和秦檜都表現的這么明顯了,竟然還站出來反駁他,豈不是故意與他作對。
然而不怕死的并非只有楊彪一人。
太尉黃琬也站出來力挺楊彪:“楊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盡為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一二。今棄宮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太尉大人此言差矣,長安有函谷之險,土木瓦礫甚多,宮室營造不須半月即可。”
黃琬的話剛剛落下,秦檜便立即反駁道。
“若相國遷都,百姓騷動不寧也!”
“望相國三思!”
而司徒荀爽也站出來諫言道。
朝中幾乎過半的紛紛反駁董卓遷都的想法。
董卓見狀勃然大怒:“孤意已決,若有勸諫者,孤唯有殺之!”
頓時間,洛陽城陷入了一片混亂。無數富豪和百姓遭到劫掠,哀嚎聲此起彼伏,市井之間充滿了恐慌與不安。
朝中那些敢于反駁董卓的官員,輕則被剝奪官職,重則遭到無情的處決。
尤其是袁氏族人,凡是在洛陽的幾乎全部遭難。
“什么?!”
“相國要遷都長安?!”
幾乎是當天的晚上,張濟的前鋒部曲感到汜水關。
將董卓要遷都的事情告訴告訴皇甫嵩。
而皇甫嵩得知了董卓要遷都以及洛陽目前的情況顯得極為震驚。
他萬萬沒有想到董卓最后一招竟然是遷都洛陽。
“是的。”
“請將軍務必守住汜水關。”
“我家將軍正在支援的途中!”
張濟的先鋒軍如實的轉達到。
董卓雖然遷都長安,但對于汜水關并不想放棄。
“好,我知道了。”
皇甫嵩聽聞后有些失神的應了一聲。
他實在看不明白董卓在想什么。
都遷都長安了,有函谷、潼關兩座險關守,為何還要舍近求遠讓他守這個汜水關。
“將軍,接下來我們怎么辦?”
蘇烈向皇甫嵩求助道。
董卓的這一番操作讓他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將消息傳達給袁紹,看看他們的反應。”
皇甫嵩沉思片刻開口道。
董卓的突然遷城幾乎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
他想知道袁紹那邊知曉之后會有什么反應。
很快,消息傳達到袁紹這邊。
“什么?!”
“董卓準備遷都長安!”
得到消息的袁紹同樣感到驚訝,一臉的難以置信。
但驚訝過后便是一陣迷茫。
他依稀記得仙人給他發布時提起過,本次伐董的結局是以失敗告終。
天子被劫、洛陽被焚。
而他的任務則是在兩年內率領群雄完成伐董大業。
若董卓遷都長安,憑借這函谷關和潼關兩座險關,他還怎么除董卓。
怎么完成仙人發布的任務!
袁紹從未料到,在戰局似乎正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時,董卓竟然會采取如此出人意料的行動。
“來人!”
“將此消息傳達給各位將軍,告知眾人,董卓因畏懼我等,已萌生遷都之意。”
“明日,我軍將全力壓向汜水關,務必一舉破之!”
袁紹在營帳內來回踱步,心中已有了決斷。
他知道,若直接命令將領們強攻汜水關,他們必然會因擔心士兵的損失而猶豫不決。
但現在,董卓的遷都計劃意味著時間緊迫,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即便是硬著頭皮,也必須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