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硬骨頭
- 大清藥丸,但列強是大明!
- 湊要飯的
- 2128字
- 2024-10-21 23:57:01
在公主港禁煙,幕后黑手就是魯王爺。
在京師禁煙,幕后黑手就是大明皇帝。
當然,單純說是幕后黑手也不對,只能說是既得利益者。
無論是魯藩還是這京師,在城內流通的大煙最終都會將財富匯往金字塔最頂端,對于魯王集團還有大明皇帝集團來說,這是無法避免的,就算咬死了不要這贓款,也不過是讓這錢換個方式入手而已。
當今世界,唯一能在大煙產量上與大明抗衡的,也就只有英國了。
建武皇帝深知大明所宣揚的禁煙,不過是一種對內政治安撫手段罷了,畢竟在識字率挺高的大明帝國內部,很多人都知道大煙不是什么好東西,而對面的清國搞出了虎門銷煙......
“但,他不只想著搶,這普天之下,只有他是真想著禁煙,也只有他才有這個心思?!?
建武皇帝回頭輕踢一腳董飛,等他站起來后就一直盯著他,沉默良久后終于開口:“跟在朕身邊也聽到不少,你覺得朕該不該放任魯王作為?”
董飛抬頭一瞬眼睛瞪的老大,隨后又跪下叩首:“那販煙的腌臜小人,如何能與天家攀關系?!?
建武帝搖搖頭,轉而在衣裳里摸出一盒香煙來:“點火?!?
董飛伺候著給點火,皇帝抽一口香煙后嘆道:“加個濾嘴確實好吸了些......今后京師內外有關op的事宜,你就莫要沾染了?!?
“遵命,錦衣衛,東廠,司禮監但凡有沾染的,奴親手剝了他們的皮?!?
“剝什么皮,老毛病又犯了?”
皇帝嗤笑一聲,接著深沉目光再看向城內魯王府所在:“讓那些腌臜小人放開手腳和他斗一斗?!?
一夜之間,京師城內暗地里做大煙生意的,失去了他們頭上的人。
稍微與上面的人沾親帶故的可能還會收到點消息,勸他們趕緊收手把自己撇干凈,最好直接離開京師到海外別的地方避一避。
其余的走狗則直接被遺棄,想盡辦法也敲不開上面的門。
天底下也沒有不透風的墻。
上頭說是上頭的意思,上頭的上頭還說是上頭的意思,那這些剩下的人哪還能意識不到,這是根兒斷了。
但朱康燮還不知道這事兒。
禁煙廠內訓練調配之事安排好了,終于能抽空去干點別的。
比如去看看成功手搓出來的成品98k。
“不錯,不錯,有點那意思?!?
王府內開辟的小工坊內,朱康燮端著樣貌還原度極高的莫幸納甘步槍,拉開槍機看看油光溢彩的內部,再把彈匣抽出來翻看,頗為滿意:“有試射過嗎?”
從公主港被調來的老槍匠面上多有些欣慰與感慨:“已經試射過了,王爺您發明的這桿槍實在是......”
驚世駭俗。
大明目前現役主流槍械只是燧發槍,盡管使用了米尼彈且槍管有精密度不錯的膛線,但其威力,精準度,射速乃至沉淀了數百年的穩定性,都被這支嶄新的槍械全面碾壓。
之前在文萊制出針發槍時,這槍匠師傅覺得這是能徹底淘汰燧發槍的超級槍械,現在嘛......
“甚至不似人間之物。”
邊上另一位制槍師傅是京師本地人,受到的沖擊更大,直接從燧發槍跳到了一戰武器,在制造這把步槍時,不知多少次看著圖紙拍案叫絕,一個個超前的設計能讓他為之戰栗。
朱康燮也理解。
如果他能搞出一條步槍生產線再養精蓄銳,那么把這世界攪的天翻地覆還真不是問題。
想到這里朱康燮笑了笑:“本王也試試?!?
試射結果還不錯,雖是手搓的但也做的足夠細致,在無風的情況下彈道穩定,達到了朱康燮預期中作為威懾武器應有的效果:“再試制五桿后就停止制作,封存制造相關的資料。”
兩位制槍師傅面面相覷,有些想說的話終究沒膽子開口。
卻見朱康燮又笑著看向他倆:“本王給你們找點別的活兒干,老福,拿過來?!?
福朋之捧著一本冊子交到兩位制槍師傅手中。
“制造步槍之余可以先看看這上面的槍,對了,明日會有一位孫先生過來,你們配合他完成瞄具的校準?!?
朱康燮手里捧著步槍本想放回去的,又有些不舍得,于是問道:“應是還有別的成品吧?!?
“回王爺,有的?!?
“那就好,這桿槍,本王拿去玩玩兒,等孫先生制出了成品后送一桿配好瞄鏡的步槍來?!?
造出這莫幸納甘是為了作為精準步槍使用的。
本來朱康燮以為這步槍造出來后制狙擊鏡是個難題,沒曾想稍微打聽一下就找到了專家。
中國科學界在十七世紀明末清初時就在光學儀器上有著不小的成就,還有一位發明家專門寫了一本《鏡史》,且在當時,明清皆有嘗試過在槍炮上搭配望遠鏡來幫助校準。
發展至今,搭配狙擊鏡的步槍雖然少見,但也只是小家小戶的大頭兵用不起。
權貴世家,喜好狩獵的人手上基本都會配一桿配了瞄鏡的槍。
現下京師最有名的光學儀器制造家與發明家,就是昔日那《鏡史》作者孫云球的后代,在明世祖時這孫云球被封官后家族世代傳承,專研光學儀器。
一想到過兩天就能拿到一桿配了四倍鏡的大狙,朱康燮自然心情大好。
但當他扛著槍回到日常的禁煙工作后,這好心情很快被消磨殆盡了。
幾天下來,京師城內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禁煙廠的日常禁煙行動不太順利,甚至有些處處受阻的意思。
或是路上突發意外人群聚眾攔路,不抽出大棒子抽兩下人群不會散開,被打了的就連連叫屈,邊上有記者守著直接把筆寫冒煙。
或是城內兵馬司的巡警小卒子在禁煙廠執法時出來搗亂,硬說被逮住的煙鬼犯了別的事兒,要帶去兵馬司審查。
或是隔著老遠就有路人或幫派青皮晃悠,賊眉鼠眼的盯著禁煙廠番子往哪兒走。
或是那煙販化整為零,在街頭巷尾賣些散貨,實在不好管控。
城內的毒販變得難纏許多,朱康燮也意識到和他們拉扯沒有用,干脆把之前跑來跪求他做禁煙大臣的倆人找來一番盤問:“西城的兵馬司看著老實,但是這京城內的大煙從何而來?經歷司內交來的市舶司文書上,竟是一點外來的大煙都沒有,難不成全都是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