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點火
- 大清藥丸,但列強是大明!
- 湊要飯的
- 2109字
- 2024-10-08 23:59:06
名為西門子的學子對世界另一邊的陌生人毫不掩飾自己對生活的失望。
家里窮!
還有十一個兄弟姐妹!
這日子怎么過啊!
還讀書!讀個屁!老子讀完中學就去當兵了!死戰場上都比讀書之余還要帶弟弟妹妹來的輕松!
這信件讓當時的馮圖感同身受,家里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讀個屁讀!
但馮圖還是比西門子幸運的,家里沒那么多兄弟,在家里的支持下一路讀書考功名......然后在文萊大學成了特聘教授,并研究上了心理學。
成功被家里父母罵了好幾年。
直到遇上朱康燮。
而朱康燮聽完這一番話,完全確定了這西門子就是他記憶中的西門子后,小心臟就跳的比較厲害。
只可惜聽馮圖說,這位西門子上次的來信說他與人決斗把人弄死了,如今正在蹲大牢,可能會死,所以在信里向馮圖這位老筆友鄭重道別并詳細的炫耀了決斗勝利的全過程。
但朱康燮還是仔細思考起跨越半個世界去德國撈人的可能性。
最終,還是不得不暫時擱置這個想法。
考慮到這位大佬被判了五年......朱康燮鄭重看向馮圖:“泰來先生,您也很久沒與這位老筆友聯系了吧,不如就現在,給這位筆友去個信!”
考慮到可靠性,朱康燮沒有讓馮圖直接以魯王府的名義邀請西門子往東方世界跑。
而是讓寫的委婉一點,只是引導。
詢問正處于人生低谷期的西門子是否有來大明發展的想法,如果有,慷慨的老筆友兼文萊大學教授馮泰來愿意資助他路費。
等信寫完,朱康燮拿著一瞧,竟是中文白話:“西門子能看懂?”
馮圖道:“這是自然,我這好友雖地處偏遠,但他那小國也常讓學子研學漢家文化。”
“好好好。”
朱康燮更是歡喜,趕緊讓老福遣人加急送去文萊,并由衷希望這封信能安全的遠渡重洋遞到目標人物手中!
回頭再看馮圖,也是刮目相看。
“泰來先生還有什么筆友嗎?”
老福找的人都是人才。
老孟掌柜只一天就摸熟了業務,回來時道出了許多意見,撐起民事項目完全沒問題。
親娘找的也不錯。
月底,小妾進門。
兩名女子家里人大煙也戒了個七七八八,如今歡歡喜喜的送自家姑娘踏進王府。
一連兩夜,朱康燮的評價是都很潤。
但是,兩個月過后......
朱康燮有點吃不消了。
偏偏身體挺好又年輕力壯欲豁難填,想節制,既肩負著延續魯王府血脈的重任,也不太能忍住。
兩個月下來沒一天空閑,終是生出一種在透支生命的感覺。
“不行了,泰來先生也懂些生育之道,他說過......”
兩團大軟肉貼近了,激的朱康燮一時口干舌燥說不出話,身側女人嫵媚的眨眨眼:“泰來先生怎么什么都懂啊。”
總之就是懂。
馮圖信誓旦旦的在老太妃面前表示要節制才能生出娃來,以他說的方法靜養幾日再行事,定能一舉得男。
老太妃將信將疑,決定先讓兒子試一個月。
出了門,馮圖摸摸臉蛋,終究有點面紅耳赤,邊上朱康燮拱拱手:“多謝先生搭救。”
“唉!”
“誒。”
朱康燮也笑嘆一聲:“先生莫嘆啊,這法子還是有科學依據的,行了不說這個了,今日還有大事呢,無煙火藥有了安全可靠的成品,先生不是好奇嗎?今日就能解惑!”
馮圖帶著家人與學生在公主港待了兩個月。
朱康燮的事業也發展了兩個月。
這兩月間在信息上對馮圖并沒有什么保留,馮圖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忠誠,算是合格的近臣,只不過在諸多事物中,唯獨無煙火藥這一項他只是聽說沒有親眼見識過。
沒辦法,在朱康燮心中,他做出的其他事物其實都算不得什么大秘密,針發槍這時候也被發明出來了只是沒有被推廣。
但這無煙火藥不一樣。
火藥廠初期時護衛與實驗人員混雜,后期朱康燮甚至勒令護衛只看守外圍,實驗室內部只有特定人員才能進入,就是為了確保配方不泄露且只被少數人接觸。
而只要親眼見識過無煙火藥威能的,都贊同他的舉措。
老福甚至還主動提過,等主子要的火藥制成了,可以把參與實驗的少年都交給他處理,保住干凈不留痕跡。
“轟!”
而當一團爆裂的火焰在馮圖面前一閃而逝后,他也有了類似的想法。
火藥爆炸,后面參與實驗與制作的少年們歡呼陣陣,因為成功通常意味著賞賜,只是馮圖側目看向他們不由帶著些憐憫。
朱康燮沒意識到這個,火藥的火光一閃而逝,但他眼中的火光卻被點燃了。
無煙火藥的出現意味著戰爭格局的改變。
意味著一戰,甚至二戰的武器有了被制造出來的基本條件。
“呼!”
長出一口氣消消火,他朝著馮圖道:“泰來先生,你如何評價本王這新式火藥。”
馮圖的答案并不如他意。
畢竟不是專門研究戰爭武器的,馮圖只知道威力更大的火藥意味著更強大的槍炮,還不夠超脫。
朱康燮聽著也只是微笑,隨即起身繼續行程。
除了觀賞火藥廠的優秀成品之外,今天還是公主港內‘大商場’開業吉日。
經過兩個月時間,朱康燮將魯王府,或者說公主港內主要的手工業產品都做了一番包裝并改變了一下管理制度,使得魯王府變成了一個大公司。
主公司之下的子公司工廠產出的新式產品都送到主公司開辦的市場里,印上統一的商標,在席卷整個蘇祿的宣傳之下盛大開業。
開業鬧出的動靜也不僅限于蘇祿,早在之前,這些商品就經由各種渠道,王府的,過路商船,乃至馮圖的傳開,往文萊,往京師。
三教九流權貴世家文人學子,或多或少都能看見,報紙上小廣告掛著,還在文萊與京師掀起了廣告的浪潮。
商戶們學的飛快,讓一些報紙直接成了廣告平臺全是廣告,讓看報的人不免罵兩句。
如今開業,讓整個公主港都熱鬧起來。
天南地北的船只匯聚,填在海面上都快看不見地平線了。
來的人或是看熱鬧,或是嗅到了商機,大多數都守著那商場,或是直接找到王府想要見到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