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南北衛
- 大清藥丸,但列強是大明!
- 湊要飯的
- 2105字
- 2024-10-06 23:59:42
之前朱康燮以為他這個魯王在封地屬于是被養豬,現在看來,還是對比出來的。
對比這大明帝國的其他藩王他確實屬于被養豬,但對比幾百年前的大明藩王,他的待遇其實更接近大明立國初期老朱分封的初代藩王。
所以這南北兩衛倒也有點說法。
一問老福,果然。
兩衛各自有現役丁員五百,都是在蘇祿當地招募,有不少都是公主港里的人,雖然主官是外派來的,但下面的兵員與中層軍官其實都是王府的人。
主官在蘇祿待的久了,也會變成王府的人。
只不過王祖昌是原主親手塞進護衛編制里的,所以深得信任。
那么問題來了。
其他大明藩王得爽成什么樣啊。
在天高皇帝遠殖民地為非作歹當土皇帝的感覺,朱康燮想想確實有點羨慕。
想到這里他一拍手。
他還沒怎么了解大明帝國現有的藩王領地呢,誰讓大明這些個地圖都在淡化藩王統治痕跡,只標注了一個個殖民地的行政管理地區劃分,沒一張專門標出藩王領地的。
就比如現在,他知道一個秦王封在交趾,也就是越南北部,算是大明鎮在那里的釘子,防著滿清再次進軍中南半島。
最近的,還是看了那專門找到的從印度流過來的明屬印度史,才知道印度有趙,韓,福三位親王,更了解到大明目前有三十一位親王,一百零三位郡王,其中親王有實封,郡王領俸祿,且都歸屬于親王宗藩治下。
也就是這些親王與郡王下了海,手中人,物,錢都用來對外開拓,才能占下地圖上遼闊的版圖。
但藩王與朝廷皇帝之間,肯定也是有故事的。
比如朱康燮不看明屬印度史,不知道這殖民地和大明朝廷還干過仗。
“老福,明天讓玉麟去南衛帶一百兵馬出來讓我看看。”
朱康燮言辭堅定,老福也是不廢話:“這需要告知老夫人。”
“行!”
能調出來就行。
手下這些護衛不夠用了,之前那還在考察期的如今都不得不往保密崗位補了,他麾下直屬人員需要補充,要補充的量還不少。
如果衛堡里的兵馬靠譜,又本就是王府養著的,自然優先考慮調到身邊差遣。
“派人傳個話趕緊走了!今天就先去軍工廠瞧瞧,泰來先生應該就這兩天到,等人來了讓他長長見識!”
軍工廠內。
也是大院改造一下直接投入生產,從文萊挖來的槍匠師傅對這廠子不算滿意,畢竟他們以前是算是私人小廠,在文萊賣槍掙錢起伏不定但也是個好生意。
來了這邊換了環境受到管制,領的工錢雖多了點,卻也不夠自由。
“還想著開個鋪子?再等等,以后說不定就可以了。”
朱康燮來這里自然是看針發槍的,有了可靠的成品之后,軍工廠就以緩慢的速度開始量產針發槍,但其實主要生產方向其實是紙包定裝彈。
主要是之前朱康燮只想著武裝身邊親信護衛,剛才想到了南北兩衛后,自然就起了將他們一并武裝的心思。
之后做大了,向朝廷兜售針發槍也是一門大生意。
這玩意兒也瞞不久,等他覺得手頭夠用了或生產線鋪開了,肯定是要給大明朝廷的。
“來都來了,打個靶!老福,你也一起。”
針發槍的撞針問題稍微改善了,紙包定裝彈的材料也優化了,朱康燮也有兩天沒試槍了,手癢之下就扛著槍就要去城區邊緣的靶場。
有槍就有靶場。
朱康燮扛著槍抵達時,靶場內就有一些人在練習射擊,顯然這只需要扣下扳機就能完成的運動普及程度很高,所以在場有富有窮人還挺多。
一聲王爺駕到,靶場雖是挺大,眾人還是被勒令退出去,
聽說是王爺要打槍,一個個雖然是被趕了卻也不走,在這開放式靶場外圍看熱鬧。
朱康燮身邊有人墻,等靶子立好后舉槍就射!三十步脫靶。
場內人舉旗高聲道出成績,圍觀看熱鬧的人群里便起了低吁聲。
可隨即又一聲槍響,還是脫靶。
再響,終于中靶。
一連響了八下,八中五。
可圍觀的終是察覺到不對。
“沒人給王爺遞槍啊?一響連著一響,就端著那一把,我看迷糊了?”
“就是沒有,這又是什么連珠槍?和那轉輪一樣?”
“哎呀,換人打了。”
換老福上去打了八發,由于被盯著而且被命令不許放水所以八發全中,且三發中了靶心。
場外又是嘖嘖稱奇,對兩人所用槍械相當好奇。
“王爺走了!那到底是什么槍啊。”
朱康燮對自己的槍法自然不滿意,也不打算給其他人看熱鬧了,想著回王府了騰出時間偷偷練一下,都說這槍法就是子彈喂出來的,他也得喂出來。
正要走,老福看了看身后那些好奇的人,特地來提一嘴其中一人身份。
“大爺,剛才看您打靶的,有南衛的百戶。”
“是王府的人嗎?”
“這是自然,南衛與王府外城的護衛每兩月一換,每次由一位百戶換防,說起來,這位就是下個月換防的百戶官。”
朱康燮笑道:“不錯,把他叫過來。”
既是主官以下,就算不是他的親信也是王府的人,正好他想要一百南衛人馬來看看素質,王祖昌又時常跟在他身邊而不在南衛任職,不如先問問這位百戶。
“南衛百戶常有吉,拜見王爺。”
“起來起來,正要去辦些事,只是想問問南衛的事所以招你來問話。”
朱康燮要問,這本就一副受寵若驚模樣的常有吉自然乖乖回答。
蘇祿南衛。
在大明最初攻略文萊時,蘇祿這小小的島上兩衛加在一起共有一萬兵馬。
安定之后,蘇祿成了魯王領后就沒鬧過亂子,就算附近出了事也波及不到這里,所以丁員被之前的魯王府主動向朝廷要求削了不止一次,削到一千削不動了,王府干脆自己縮減人數。
而現有的五百,都是魯王府作為地頭蛇孕育的結晶,都是忠于王府的漢人青壯,半數百戶都是世襲,家系可以追溯到最初跟著魯王一起下海的附庸。
就連其中青壯有的也能道一句‘祖上曾經跟著魯王爺下海’。
“衛里沒有抽大煙的兵吧?”
朱康燮聽著,十分認真的發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