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造反!造反!
- 大清藥丸,但列強是大明!
- 湊要飯的
- 2123字
- 2024-09-20 00:12:43
先是有大姓宗族鄉老與地主踴躍響應。
然后附近西北方沙巴縣團練團總竟也趕來了。
團練在大明本是被廢止了,歷史上只在特殊情況下的特定地區開放,比如明末時的遼東與邊境地區。
但大明在被徹底趕下海之前就已經大開團練。
下海之后為了確保漢人移民在各大殖民地的安全與穩定,更是常年穩定的向各地撥款大力扶持漢民結成團練。
可惜開了這個頭,就止不住了。
團練發展至今隱患什么的先不說,朱康燮面對這團總自是大感欣慰。
沙巴小縣內大半都是山區,這邊土賊要造反的消息傳過去,縣官直接連夜跑到海邊乘船跑路去文萊城了。
這團練卻是能頂事兒的,雖拿不出法子對敵但沒跑路,聽說這邊有魯王殿下主持大局,連夜就帶人趕了過來。
朱康燮也沒想到,一日夜的功夫,他麾下已經有在冊義勇兵七百余人,加上這團練帶來的二保十九甲共二百六十人,人馬已經破千。
這還是能常備的,各個漢民聚居地內還有鄉勇可以響應,若真到土賊猖獗時,甚至能拉起兩三千人!
之前還擔心土賊不殺過來。
現在土賊不來才是麻煩。
作為大明帝國的親王,朝廷下海分封時也把諸多藩王宗室的兵權放寬了,可他魯王是個例外啊!
有人造反他募兵平叛,只要事辦完了把多余的兵馬解散估計沒啥問題,朝廷還會大大的賞賜。
可沒人造反,他在文萊省拉起好幾千人馬,還全是漢人。
要知道這些天朱康燮對大明軍隊與海外戰爭史大致了解下來,大明帝國如今的戰力保障就是諸多殖民地內的漢人。
大戰之時,大明軍隊的組成部分就是數千漢人明軍與大量仆從軍。
“探子還沒摸到敵情嗎?再不來,朝廷到時就得派兵來平我了。”
朱康燮嘴上說笑,心里又想罵人,又覺得現在這情況也不錯。
說起來并未偏離他本來的計劃。
收集信息,補全認知。
麾下聚集了千余人,基本什么都能問到,不管是真的還是胡說,到他面前的人都能說上一段兒。
而且這些漢人祖上都是殖民過來的,兩百年下來說話竟也還帶著些曾經故土家園的口音,朱康燮聽了一圈發現竟是天南地北的都有,并不僅限華夏南方。
正聽著相聲一般的天津話,朱康燮終于等來了他想要的情報。
文萊中部山區的諸多土司聯合造反!號六十六寨義軍!
朱康燮所在附近山區里的十幾個寨子合兵一處響應起義,正下了山朝著漢民盤踞的平原進發!
土人里并不看好造反的人做了內奸主動下山報信,所以這一支土賊兵馬的情報盡數擺在朱康燮面前。
情報里說了具體人數之外,還說了這支兵馬有多少火炮,領頭人什么身份姓名,相當細致。
傳信的護衛道出實情:“大爺,那送信的土人看山下漢民早有應對,說是要見一見幕后統籌之人,那些鄉勇嘴不嚴,直接就道出您身份,那土人之后就吵著要見您。”
朱康燮點頭:“帶進來。”
一聽這情報就知道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弄來的。
指不定那些土司什么時候開始密謀造反,這些情報就什么時候開始記錄的。
所以這人自然得見一見。
片刻之后,一名只穿單衣,看著像是個漢人儒生只是膚色略褐色的人被帶了進來。
來人驚疑又激動,跪下把頭磕的嘭嘭響:“學生尚奇齡!拜見王爺!”
朱康燮打量他片刻后頗有興致的問道:“你自稱學生,可是有功名?或是在京師讀過書?與本王做過同學?”
此言一出,地上的尚奇齡猛的抬頭,欣喜道:“不才曾在京師大學讀過兩年書,無奈才疏學淺,去年科舉落第,正在文萊潛心讀書......”
看他這模樣,朱康燮基本全懂了。
大明治下門閥世家把持上升渠道,控制學習資料,而且大明作為封建殖民帝國,對待殖民地土著肯定不可能與漢人一樣。
但為了安撫穩定土著,肯定也得象征性的宣揚下文化,文明,開明。
這位能在京師大學讀書還參與科舉,雖然功名不高,但忠誠度高啊!
眼下看他那忠誠又堅定的眼神,估計等這背叛族人換得功名利祿的機會等很久了。
有族人就是好啊。
朱康燮心里感嘆,一邊也專心聽著這位心懷大愛的儒生講解情報。
他講的比紙上寫的細致些,不止說了來犯的土賊現狀,還把他們之前為何要去搶劫教堂的原因說出來了。
“眾部賊兵雖是要造反,但也困于錢糧,一眾酋首也不得賊心,而且賊眾所求最甚的莫過于這大煙!沒有大煙,賊眾寸步難行!所以這塔奴坎部的賊酋眼見起事之期已至!賊眾無錢又無煙,這才動了搶劫教堂的心思!”
一席話聽的朱康燮眉頭緊皺。
看似是聽了個樂子,實則他麾下眾多義勇兵還有這十里八鄉被統籌起來的漢民,不少人手頭也是兩桿槍,一桿火槍一桿煙槍。
他又聞不得味兒也見不得那場面,只得離遠點住高點,屋子帳篷里時刻得有人扇風除味。
還不能給他們禁了不讓抽,不然癮上來了六親不認說不定也得造反。
搖搖頭,朱康燮接著問道:“對了,你說這一支賊兵有一千五百人馬,那這六十六寨賊軍一共有多少人馬?統領全軍的是何許人?”
六十六寨義軍同時起事,計劃是分作數支隊伍先下山大肆劫掠一番,隨后回山里匯聚一處,結寨據守等待大明官兵進山,然后他們就能利用主場優勢與官兵作戰。
只是其中一支就能湊出一千五百余人,可見這次土人造反的規模相當的大。
尚奇齡思慮后道:“這......學生也是前月才得知諸部賊酋密謀,各部就近聯合,奉一名喚‘大全王’的賊酋做大元帥,只是這人據說遠在南里州,只知道個諢號,不知到底是何人,起事時,各部都稱諸山諸寨共有十萬賊軍響應造反......”
宣稱十萬,具體數目不清楚。
但也足夠讓朱康燮越聽越心驚了。
他如今在文萊城西北邊百余里,接近沙巴小縣,可那南里州在這文萊大島的西南邊。
照他這么說,這文萊中間的山區里密密麻麻全是造反的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