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都可以談
- 大清藥丸,但列強是大明!
- 湊要飯的
- 2069字
- 2024-11-26 23:11:07
這事兒說起來可不小。
畢竟這博超是清國人,鉆褲襠擠過護衛就有行刺的嫌疑,特別是現在大明與清國的戰爭越發焦灼的特殊時期。
不過朱康燮只是將其拿下關在王府柴房里一晚,既是小懲,也是保他一回。
京師內錦衣衛和兵馬司可是將一眾駐外使臣盯的死死的,兩國本就在交戰中,此時犯法被拿住了,可沒有什么外交豁免權可言。
“說說吧,本王之前要你找的報紙呢?”翌日一大早,朱康燮洗漱過后便讓人將博超帶上來問話。
“這......您息怒,您讓小的給林公帶個好,這是帶到了的,林公也讓小的給您帶個好。”
博超眼珠子提溜一轉,一臉苦相的接著道:“可那報紙實在帶不過來啊,小的又不好偷摸讓貨船夾帶私貨,被抓住了可是要掉腦袋的。”
畢竟是官方派過來的記者,首先要確保的就是不會被策反。
朱康燮點點頭表示認可他的說法。
這算是找錯人了。
真要看清國的報紙,得去暗中聯系走私船。
“行了,你走吧,出了王府若是兵馬司的找上你,可跟本王沒關系。”
博超眼見護衛要來趕人,趕緊跪下道:“采訪!小的斗膽,想請王爺您再給小的一個專訪的機會。”
他能說出這話倒也正常,但說話時擠眉弄眼的就有些不對勁了。
“昨日帶去柴房時搜身了嗎?”朱康燮指指他朝著門口的護衛道。
護衛回答說搜了。
“你到底想說什么,直說便是,再不說明白可沒機會了。”
聞言,博超遲疑剎那后苦笑兩聲,隨后全盤托出了。
報紙是帶了的。
博超心里苦啊。
自從上次對明國魯王進行過專訪后,帶著諸多采訪內容回到清國的他竟被軟禁了一段時間。
對待被外放到敵國做記者的人,無論是外交部門還是粘桿處等特務部門,在沒有證據時最起碼的信任是要有的。
但這回完全不一樣。
他不止被軟禁,期間還多次問詢,被測試忠誠度與再培訓。
博超被軟禁時就把采訪魯王爺的稿子翻來覆去的看,就想知道這采訪稿到底哪兒出錯了,給他整成這樣。
臨了,也沒個答案。
但他好歹是被放出來了,還小小升遷了一下,成了駐外高級記者。
但上頭也給了他一個任務。
想盡辦法接觸大明魯王。
“但這報紙原本還是不讓帶的,小的這是豁出命去了啊。”博超哭喪著臉一邊說,一邊打量著魯王爺的臉色。
而朱康燮的臉色并不好看。
如他所預料的,清國注意到他了。
還派了專人來盯梢。
下次派什么人來,刺客嗎?
而且這盯梢的還挺有想法。
眼下把話說明白了,這是要做雙面間諜?
不管他存的什么心思,朱康燮暫時沒心情理會他,想要專訪?大明國內的記者都沒有專訪的機會呢。
如今各方籌建工業區的行動與海陸兩個戰線,已經讓大明帝國的國體都動蕩起來。
就算沒有清國,來自大明帝國內部的威脅也足以讓朱康燮喝一壺的了。
就比如兵部官員與各地將領,特別是家中有子弟參與了北伐作戰如今陷在福州的,對工業區的意見相當大。
只是礙于這是皇帝直接通過的不好彈劾。
如今就盯著拆遷區,只要里頭出了問題讓人抓住一點由頭,他們就要帶頭沖鋒。
盯著的第一個月。
拆遷進行的還算順利,只是安置期間出了點問題,一部分百姓沒能入住臨時安置屋,朝野上下雖有抨擊之聲,但幾個刁民而已,還不足以讓老爺們全冒出來為他們出頭。
第二個月。
大部分居民安置完畢,眾多工人被動員起來在城區內熱火朝天的拆房,同時有大量的工人得知京師有更好更多的工作崗位,紛紛從四海各地趕來。
反對者們此時也活動了起來,專注于工程賬目,期待著能在公賬上查出貪污,最好是魯王爺貪污的罪證。
對此老爺們很有信心。
魯王爺不可能不貪啊!這世上就沒有不貪的,就算王爺貪的不明顯,王爺下面的人肯定貪,那也是罪證。
他們也有理。
前線最重要!
這兩個月期間,大明在馬六甲得勝一次之后的戰績就不太好看了,皇家海軍終究是經過慘敗后重組補充起來的,戰艦數量不如敵人是硬傷,海上大戰兩次后損失戰艦十三艘,就徹底沒了主動出擊的可能,只敢在馬六甲近海徘徊。
福州方面,清軍海軍有英國相助,終于能在南海支棱起來了,在海上巡游使得大明難以與駐防福州的軍隊正面接觸,期間偷摸嘗試送糧送餉船被襲擊,擊沉數艘。
戰況岌岌可危,特別是北方,稍有不慎甚至能讓大明有滅國之危。
朱康燮也知道這個,但出兵北伐的決策不是他做的。
前線數十萬兵士很重要,但在他心里沒有工業區重要。
數十萬封建帝國的士兵與仆從軍或許能讓一個帝國稱雄一時,但工業區可是能讓大明在今后兩百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都雄踞世界之巔。
士兵的傷亡與損失馬六甲的后果,在大明帝國內自有人會承擔。
和魯王爺沒關系。
只是又過一個月后,朱康燮對自己曾經的想法感到羞憤。
“這是什么狗屁條件!”
在這世界局勢緊張的時刻,英國派遣了使團前來并不奇怪,畢竟它在這場戰爭中屬于第三方,可以隨意在大明與大清之間反復橫跳,而大明與大清一時間沒法追究它什么。
可當朱康燮看到報紙上披露的,關于英國使團此次前來協商的示意以及對大明提出的條件,讓他不由得面紅耳赤。
英國要求大明開放馬六甲海峽,并承諾伺候絕不以關閉海峽為由對英國做出威脅,同時要求大明承認英國與清國簽訂的條約。
也就是承認英國對香港的租借權。
以此換得英國居中調停,讓大明得以從福州撤軍,然后清國向大明移交臺灣。
“狗日的癡心妄想。”
朱康燮看報紙時手里還摟著自己的雙胞胎兒子呢,當著娃娃的面都忍不住爆了粗口,隨后把報紙捏成一團道:“這是把人當傻子糊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