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無名小卒
- 大清藥丸,但列強是大明!
- 湊要飯的
- 2036字
- 2024-11-25 00:00:18
例子還真有。
大明與英國還有別的西方海洋國家斗了百余年之久,期間被俘的英國人與大明人,或是因為別的原因流離他鄉的人有不少。
大明不時會與一些國度進行交換俘虜,互相驅離非法移民的行動。
但漢諾威國顯然不在此列,它倒是想和大明沾上點關系,畢竟屬于普魯士的他們也有點小船,能和大明做點小生意。
朱康燮還是有些不甘心。
畢竟那可是西門子啊。
大明不是沒有人才,朱康燮相信自己多多提點引導發明,那么大明的發明家絕對能弄出電梯,電力機車,電氣化鐵路等等造物。
但這些東西,西門子一個人就能弄出來。
而且現在的西門子正處于人生低谷,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時機......
“唉,再回一封信吧,找個好的保險公司擔保,給維爾納先生送一些財物過去,就當資助他在監獄里的研究了。”奈何數萬里之遙,朱康燮只能結個善緣,看看會不會有善果。
而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不會在監獄里虛度光陰。
馬格德堡,監獄之內,維爾納正守在自己的小實驗臺面前,滿懷期待的看著面前的量杯之中正蕩漾的液體。
“維爾納,維爾納!”獄卒在此時大聲嚷嚷著走了過來,而牢房之中的他仿佛置若罔聞。
直到獄卒走到牢房門口,這才讓他滿懷失望的回神。
實驗失敗了。
不等他詢問獄卒為什么呼喚自己,那獄卒先說明白了:“有幾位大人來找你,從倫敦來的。”
倫敦?英國人?
維爾納精神不得不為之一振。
由于十九世紀初的七年戰爭,普魯士與英國締結過軍事同盟,且漢諾威曾經在英國控制之下,德意志與英國在此時的關系還算不錯,至少在漢諾威是這樣的。
“那些大人有說過找我什么事嗎?”
“很重要的事。”三名衣著鮮艷雅致的男人走到了牢房門前,其中一人說著流利的德語,朝著獄卒丟過一枚銀幣道:“我們需要與維爾納先生單獨談談。”
“哦,哦。”獄卒撿起錢幣歡歡喜喜的離開了。
“維爾納·馮·西門子。”這人叫出了維爾納的全名。
“是我。”
“你在數月前收到了來自明國的一位大學教授的信件,對吧,你現在保留著信件嗎?”
維爾納點點頭。
“能給我看看嗎?”來人微微一笑。
似乎沒有其他選擇,維爾納只能將信件交給這幾人。
幾人傳看信件之后,其中為首者將其拿在手中再度將維爾納審視一番,隨后搖頭微笑:“我還是沒明白為什么那位教授還有他背后人的會邀請你。”
“也許是失憶的后遺癥導致的?”
“可能,但這還是很奇怪。”
牢房外的幾人戲謔的調笑著,讓維爾納生出一頭霧水,只能嘗試性說道:“先生們?能將信件還給我了嗎?”
“當然,不過我猜你其實想說我們為什么來找你,到底發生了什么,呵呵。”
信件被遞了回來,另一人不懷好意的笑了笑,說道:“你真的以為,明國的一位大學教授會專門送信來邀請你去明國?”
“再富裕的教授也不會付出重金來邀請一個聾了的上等兵。”
另一人如今倒是有些遲疑:“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這樣一個無名小卒,邀請他不可能是那位明國的王的意思。”
“等等,你們到底在說什么?”
維爾納很是迷茫,知道這些人在談論和自己有關的事,但他們說的話相當莫名其妙。
牢門外的三人面面相覷,隨后齊齊笑出了聲。
話確實得說明白。
三人來自英國倫敦,來到這里的目的,是讓維爾納前往東方世界的大明帝國做一名間諜。
“你還不知道吧,邀請你前往明國的教授,如今正在為一位明國的國王效力,你或許還聽過這位國王的名字,zu,ju,kan,怎么讀?我的明國話向來不好,反正就是之前擅自殺死我大英軍官的國王。”
這句話震的維爾納腦瓜子嗡嗡響。
以至于他差點沒聽清這些英國人給出的條件。
英國人給出的條件很是優厚,不只是能讓他現在就出獄,還給出一筆錢,讓他能跟著英國的船只前往明國。
只要他同意,那么他就能成從一名囚犯轉眼就變成英國‘軍情處’的下士特工,不止他能拿到優厚的薪酬,軍情處還會定時給他留在德國的家人額外發些錢。
“我們正在與明國交戰,你是德國人,還有明國大學教授的信件,沒有人會懷疑你。”
“我們需要很多情報,不一定要去接近那位國王,但如果你成功接近了,那么......收獲會是你難以想象的。”
“看看你,想想你的家庭,你的弟弟已經拒絕支持你另外兩個兄弟的學費了,你現在卻在監獄里,你接下來靠什么生活,靠著那鍍銀小作坊里那點分紅?”
幾人的話語猶如魔音,讓維爾納徹夜難眠。
抬頭望向那監獄小實驗臺上實驗用品,更是讓他倍感折磨。
他有預感,自己的電解實驗很快就會成功,如果這份改進鍍金技術能獲得普魯士王國的專利,那么......
那么他也不一定能從監獄里出去。
離開監獄后,也不一定會出人頭地。
正如那三人所說。
他如今只是無名小卒,還是稍微有點耳背的無名小卒。
“我同意前往明國。”
翌日,等到那三名英國軍情處的人趕來時,維爾納醞釀已久的話便脫口而出。
......
朱康燮并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西門子如今正在來的路上。
他只盼著西門子能早點結束刑期,出獄后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來東方的事兒。
如今他依舊埋頭在工業區建設上。
隨著安置與拆遷開始。
不只是聚居區,還有之前經過招標的諸多廠家,如今都在大肆招攬工人,為自己的廠子建造與搬遷做準備。
由于這工人聚居區的工人原本是為港口服務的,如今工業區開始和大明港口搶勞動力了。
一整個城區的建筑需要,導致一時間大明京師內的工人竟稀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