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業區的誕生
- 大清藥丸,但列強是大明!
- 湊要飯的
- 2035字
- 2024-11-21 23:59:43
此時的印度應該又打起來了。
畢竟這顆明珠最好還是全捏在手里,不能抓住一半就滿足了。
不過朱康燮也就看個熱鬧了。
雖然南安公一脈說起來與魯藩有些交情,當初魯藩自去監國之職權后還是有不少家底的,鄭芝龍與麾下海賊團見到大明開始組建皇家海軍,頓時就不樂意了,雙方勾搭了一陣,與明世祖作對。
但收了禮收了信件,咱也不一定要辦事兒啊。
老老實實在家陪孩子多好。
那皺巴巴的粉柔團子漸漸長開,成了個福娃娃,每天見了朱康燮就樂呵呵的笑,讓初為人父的他也跟著傻樂。
發自內心的想要極盡寵愛這孩子,但當王爺的笨手笨腳要照顧他,反倒不好上手。
這娃見了誰都樂,婢女奶娘母親搶著照顧,輪不到他。
朱康燮本以為接下來幾個月要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每天工作幾個小時處理下禁煙廠與東府集團公務的悠閑生活。
沒想到建武帝不讓。
一日,因為妾室趙文文到了預產期,朱康燮也不做別的了就專門守著她。
董飛趕來扣門了。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別別別。”朱康燮去前院迎接,聽著董飛吆喝趕緊擺手:“本王聽著害怕。”
禁煙打仗,于國于民確實是好事,可喜可賀。
可這圣旨來一回,他就在風口浪尖的位置站的越來越高。
往董飛邊上侍從手中一瞥,就讓又是一卷圣旨。
“陛下有什么旨意,你直說就是。”
董飛聞言訕笑兩聲,朱康燮這態度也順了他的意,竟是自己跪地把圣旨雙手奉上:“陛下授予王爺您工部尚書銜。”
一句話讓朱康燮眉頭緊皺。
工部尚書,工部頭司。
大明下海之后多有宗室掛六部尚書頭銜的例子,最多的是兵部尚書,基本是掛一個臨時副職,打仗時授予,不打仗了就收回。
朱康燮取過托盤上的圣旨,直接打開來看了。
這一看就給他驚的身軀一震。
圣旨上諸多字眼,里面‘工業區’三個字赫然在列,多看幾眼,還真不隨便寫的。
建武皇帝確實是授予了他工部尚書的職權,要他主持在京師城外專門劃出一塊區域作為工業生產區。
開辦東府集團,與大明國內各種廠子,公司或合作或爭鋒。
朱康燮對大明的整體工業現狀很了解。
處于工業革命,蒸汽時代的大明國內各種工廠百花齊放,但工業區尚且只存在于概念之中。
或許某個城區之中有全是大小作坊廠子的街道,但它們只是開在了一起,稱不上工業區。
“王爺?圣旨您接下了,那奴婢就退下了?”
董飛一聲輕喚,將朱康燮從眾多思緒中喚醒:“哦,準了。”
董飛這回比之前還緊張,如蒙大赦的姿態一覽無遺,以十分卑微的姿態退走出了王府。
這對身為東廠廠督與掌印太監來說是極為少見的低姿態,可能只在皇帝面前才會這樣。
朱康燮目送他離開視線,隨后看向了京師皇城所在的方向。
建武帝的態度,似乎很明顯了?
“恭喜大爺加工部尚書銜。”
老福湊上來,瞧見自家主子面色陰晴不定,先試探性的恭喜了一聲。
邊上仆役也跟著賀喜,并很快將這消息在王府內傳開。
這可不是虛銜,是正經的實權尚書,值得王府動蕩一陣,諸多頭銜加起來,咱魯王爺如今算是做到了活著的諸藩宗王里在朝廷的頂點了!
為這個,府里上下多少也得發點賞錢。
下人們這些天賞錢拿了一波又一波,不曾想當晚又有喜事,趙文文當夜發作,驚動王府上下。
對這第二胎的重視程度絲毫不比第一胎少,王府上下燈火通明,人聲喧嘩,煙塵漫天,產房里進進出出,溫水一盆一盆往里送。
朱康燮也從桌案上抽身去產房外守著。
老福拿著著一把弓守在邊上,就等孩子降生后拿去掛在門口。
正如朱康燮之前擔憂的那樣,產婦身體條件不佳,胎又大,哪些醫護人員瞧著有些急。
本想去問問是不是難產了,但又怕一張嘴成了烏鴉嘴,只能聽著屋內哀啼,忍著抓心撓肝一般的焦躁守著。
偏偏白日里那一道圣旨格外勾人。
自打接過圣旨后,朱康燮就開始思考如何在這大明帝國建立一個運轉良好的工業區,思考這個工業區將為大明生產什么,大明需要什么,以至于會將這個世界帶往何處......
諸多思緒,讓他如今瞪著那產房,似乎就瞪著那工業區。
現在工業區難產了。
“嗚啊!”
突然間一聲嘹亮的啼哭在眾多人聲里響起,聲音不大但很抓耳。
魯藩又添了一位小主人。
可不等眾人歡呼,產房里傳出一聲驚呼:“還有一個!”
孩子抱到面前時,朱康燮腦子里還有些亂,聽得仆婦歡喜道:“恭喜王爺,府上新添兩位小少爺。”
親娘從祠堂跑出來看孩子了,上上下下一陣看,見到倆孩子雖瘦小了些但身體健全,頓時喜極而泣。
翌日。
睡的并不好的朱康燮照例先去看孩子,隨后站在了大明京城平面圖面前,努力平復腦中那一股渾噩與不真實感,開始全心思考如何建造一個優秀的工業區。
或許是愛屋及烏,朱康燮如今有了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大明也建下一些功業。
或許是受制于人不得不從。
或許是投桃報李。
諸多情緒作祟,朱康燮再換位思考一下,他覺得大明建武帝人似乎還不錯。
這是經過一夜深思熟慮后得出的結果。
那圣旨上‘朕無有不允’四個字雖然讓朱康燮感覺有些別扭,但如果這四個字是真的......
這般想著,他將這京師地圖連帶著大小呂宋兩省,大明地圖,乃至世界地圖畫滿了圈圈與線條。
將一本小冊子正反面全都寫滿了。
刨析著大明的生產力,工業能力,要將這個帝國的所有潛力全都壓榨出來,要用帝國的財富締造一個真正的,盡量貼合后世標準,擁有著超越當下所有國度與城市工業生產能力的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