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毒,毒,真毒。
- 大唐:毒計帝師,李世民勸我冷靜
- 村夫之怒
- 2096字
- 2024-04-26 07:23:01
“陛下有旨,趙郡李氏之子光明,自出仕以來,曉暢戎機,料敵制勝,與國有大功也。之后,又為朕出謀劃策,復(fù)安社稷,不負(fù)朕望。今拜為護(hù)國軍師,以帝師之禮待之,欽此!”
很快由房玄齡親自手書的圣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發(fā)酵,頓時傳遍朝廷上下,跟著便朝整個長安蔓延開來。
“帝師?護(hù)國軍師?此人何德何能?既然如此厲害。”
“哼哼,那有什么本事,不過是獻(xiàn)上幾個毒計而已。”
“什么毒計?”
“挑撥離間、誅滅十族等而已!”
“哦,原來如此,的確名不副實。”
“哼,不過是施展毒計,何足道哉。”
“沒錯,真的很毒。”
但知曉這李光明的事跡之后,特別是知道他獻(xiàn)上的毒計內(nèi)容之后,朝廷中人大半都非常的不認(rèn)同。
對于李光明如此年輕就獲得這樣的地位,自然眼紅無比,心中很是不以為然。
倒是有一個,他們卻是非常認(rèn)同。
那便是,毒計,毒師,真是狠毒無比。
而其中反對最為激烈的當(dāng)屬現(xiàn)在的尚書左仆射封德彝,靠揣摩之才左右逢源,一個官場老油條。
“此人如此年紀(jì),而無寸功,竟然敢忝居如此高位,真的全無禮義廉恥。”
“要是老夫見到此人的話,定然唾棄之,一定會讓陛下收回成命,以免誤了朝廷大事。”
最后,竟然還放了狠話,一副和李光明勢不兩立的樣子。
好在現(xiàn)在李光明基本上已經(jīng)不上朝了,除了李二的招呼,任何人他都不予理睬。
當(dāng)知道這封德彝的狂言亂語之后,已經(jīng)是三天之后了,還是從王德口中得知的這消息。
“軍師還是要當(dāng)心才是,此人乃朝廷元老大臣,還深得陛下信任,又是世家顯貴,軍師千萬小心呀。”
“知道了,多謝公公提醒,明銘感五內(nèi)。”
對于王德的好意,李光明自然非常領(lǐng)情,只是對于封德彝的話,他還是有些看不上。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家伙就是貞觀元年掛掉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初秋時分了,算起來這個老家伙還有五六個月光景可活。”
“哼,如果要是讓明不爽的話,那就獻(xiàn)上毒計,送這個老匹夫早早歸西。”
想到了這里,李光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哦,對了,記得突厥兵臨長安的時候,這個家伙,好像要去出城說降突厥二汗的突利,最后被阻止了好像,才得以活命。”
“當(dāng)要是今天的話,那就不去阻止,少不了要推波助瀾一番,提前送他最后一程吧。”
這個時候的李光明,已經(jīng)無所畏懼了。也睚眥必報,敢得罪他,就是這個下場。
而讓李光明突然想到的突厥,更讓李世民憂心忡忡的突厥,已然南下了。
北方草原,突厥中軍大帳,此刻那是異常的熱鬧。
突厥現(xiàn)在的大首領(lǐng),乃是阿史那部大汗,名咄苾,號為頡利可汗。
頡利高坐在帥位之上,底下左右兩邊,聚集著突厥各部首領(lǐng)。
左右分別以突厥二汗突利和薛延陀部落首領(lǐng)為首,十八個部落首領(lǐng)都聚集在這里。
見眾人都到齊了,頡利立即就開始了今天的議題。
“這次聚集諸位首領(lǐng),來到此地,其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商議如何攻取中原之地。”
而這邊頡利的話剛剛落下來,作為他麾下的大將先鋒執(zhí)思失力便站出來響應(yīng)起來。
“請大汗下令,末將愿為先鋒,替大汗攻取中原之地,萬死不辭。”
這自然讓頡利很是滿意,但還是阻止了他。
“孤知道將軍的忠心和勇猛,先退下去,聽聽其他首領(lǐng)的意見吧。”
“遵命大汗。”
頡利才轉(zhuǎn)過頭,沖著眾人笑道。
“各位頭領(lǐng)都站出來說說,接下來如何攻取中原之地。”
“這還用多說嗎?直接從涇州進(jìn)攻中原之地。”,一個右下方的部落首領(lǐng)站起來建議道。
另一個自然不甘示弱道,“沒錯,就是如此。現(xiàn)在趁著羅藝已經(jīng)被消滅的大好時機,從這里出發(fā),進(jìn)攻中原,可無往而不利。”
“是的,我們二十萬大軍聚集在這里,就從此地一路攻下去,殺入長安之地,也不費吹飛之力。”
“沒錯,就該如此,趁機席卷中原,一定要滿載而歸的才是。”
“哈哈,這次不滿載,絕對不能收兵回來。”
“是的,此戰(zhàn)必大勝而歸,贏得盤滿缽滿。”
氣氛很是熱烈,底下的十幾個部落首領(lǐng),你一言我一言,就開始憧憬起來,顯得很是樂觀。
這也難怪,原本就是羅藝駐扎在燕遼之地,阻擋他們進(jìn)攻中原的腳步。
但是現(xiàn)在的話,羅藝已經(jīng)不在了,而且還準(zhǔn)備投靠他們突厥,等于是道路打開了,這自然讓他們喜出望外。
恨不得現(xiàn)在就插上翅膀,帶著麾下鐵騎南下,踏平中原之地。
但很顯然作為突厥的首領(lǐng),頡利卻不是這樣的想法,最起碼和他們想法不一樣。
“好了,這里是中軍大帳,如此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tǒng)。”
“是大汗。”
“遵命。”
聽到頡利的訓(xùn)斥聲,底下的各部首領(lǐng),頓時消停了下來。
而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二汗突利,卻突然開口詢問道。
“不知道大汗打算如何?”
這話問的很是突兀,顯示出突利的老謀深算。
不過正合頡利的意思,他饒有深意的看了突利一眼之后,才笑道。
“各位將軍和首領(lǐng),此言不錯。這次羅藝反叛身死,此乃天賜良機,我們突厥進(jìn)取中原的時機成熟了。”
“孤決定出動部落聯(lián)軍二十萬,進(jìn)攻中原,兵鋒直指長安之地。”,而后斬釘截鐵道。
“大汗英明。”
“不錯,應(yīng)該如此。”
“早該如此。”
對于頡利的這個決定,各部落自然沒有任何不同的意見,都是非常的贊嘆。
只是接下來頡利的話,卻讓他們不敢茍同起來,議論聲非常大。
“既然如此的話,那大軍就立即出發(fā),偷渡隴山小道,從那里直入長安之地,殺李世民一個措手不及。”
厲害,也非常的歹毒,說是決定的話,倒不如說是毒計的話,更為恰當(dāng)。
偷渡隴山小道,神不知鬼不覺,等大唐反應(yīng)過來之后,頡利的大軍,早已經(jīng)殺到長安。
果然毒計,也真的非常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