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華無憂得到充分打理,看起來挺拔了一些。
險峰釋放了好幾個持續性的木元素技能,然后離開了。臨走時還順走一個大椰子。
山榕繼續在金魚湖住下,它打算認真開發一下土地。
金鱗的壽命問題不容樂觀。
它在山榕一番勸說下,去山洞深處沉睡了。它靠著“冬眠”技能,壽命只會以1/3的速率消耗。隔上十數天再叫醒它,為紫華無憂釋放生命系技能。
山榕沒事就找紫華無憂交流,認真培養這棵樹的智慧。
紫華無憂最后認清了形勢,接受自己與山榕的共生共榮關系。盡管它有時還是罵罵咧咧的,態度卻是緩和了。
紫華無憂的果期是兩年,現在樹上的果實只是一顆顆小豆子,對原力和營養的需求不大。等到了明年,它每天都會消耗大量的原力與營養,以它十多米高的樹身,根本承擔不起。
好在可以提前準備。首先要備齊大量原石,再從險峰那里借一些肥料南蛇藤子。加上金鱗與險峰兩位領主釋放的原力技能,應該能彌補消耗。
其次營養方面,明年與火花山主熟絡關系之后,雇傭幾位松鼠高級戰士,前來為紫華無憂提供夜間光照,持續進行光合作用,積累營養。
現在可以制造優質肥料。
植物一般沒有消化能力,只能吸收細微的營養。所以肥料要越細越好,經過反復發酵,剩下細碎的混合物。
山榕決定根據所學知識,挖掘沼氣池,發酵肥料。
松軟潮濕的土地不能挖掘洞穴。山榕選擇了一塊巨大的花崗巖山丘,喊上刺葉,直接開鑿山石。
原力生命的軀體經過強化,力量與硬度都有顯著提高。
刺葉作為九齡期高級戰士,身長十米,體重超過一噸。
經過構骨球果與蝦衣花籽強化,鋒利的爪牙硬過鋼鐵;又有蜈蚣草籽強化肌肉,爪子可以輕松舉起數噸山石。
刺葉趴在山壁前,鋒利的爪子一下又一下,用力鑿擊在花崗巖上。
“咚咚”巨響聲中,花崗巖先是出現白痕,再是崩散出細碎的石粉,最后“咔嚓”一聲,挖下一塊巨大的石頭。
先從石壁橫向深入,挖掘出一條水平洞穴。再轉折方向,垂直向下,深入地底一段距離。最后開鑿山石,挖出一個寬闊巨大的空間。這樣一個沼氣池就挖好了。
神賜植株有三棵。刺葉一口氣挖了三座沼氣池,爪子都有點磨禿了。
接下來進入堆肥環節。
大量收集雨林中的枯枝敗葉丟進沼氣池,再倒入湖水沒過它們,把沼氣池填滿到1/2。
用鑿空的樹干當桶,從遠方沼澤地里挖掘出發臭的污黑淤泥,又把沼氣池填滿到3/4。
金魚湖周圍一圈陡峭山崖下,堆積了無數鸚鵡糞,這也是極好的肥料。刮著地皮把它們收集起來,也倒入沼氣池。
這還不夠。雨林中其它動物的糞便,破碎腐爛的枯骨,都是有用的東西。山榕甚至還飛到樹上,采集了孵化后的破碎蛋殼。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統統砸碎了投入沼氣池中。
更加幸運的是,在一次雷雨中,雷電點燃了一棵樹木,把一小片林地燒成了黑灰,這些草木灰也是很好的肥料。
還沒開始發酵,沼氣池里就散發著極度難聞的惡臭。可是一想到未來的前途,山榕與刺葉還是咬牙堅持著。
刺葉得知了無憂紅豆甚至能兌換到延壽果實,干起活來更是不知道什么叫苦與累。
它用蛛絲袋把整個腦袋包住,遮蓋鼻子與嘴巴。然后就跳進沼氣池里,翻滾扭動,把各種東西攪拌均勻。
這些全部做完,搬來一塊大石頭堵住洞口,再用泥巴糊住縫隙,密封起來。接下來就靜靜等待它發酵了。
以后每隔一段日子打開石頭放一次氣,相信幾個月后,沼氣池就能提供極為優質的肥料。
金魚湖周圍的廣闊土地,長滿了五花八門的樹木花草,它們的強化效果也是亂七八糟的,沒什么價值。
山榕打算把這里開發成榕樹林。
它指揮刺葉,先把這些樹木底層的樹皮扒掉,這樣它們就會漸漸枯萎,等腐朽軟化之后打碎了埋進地底當做肥料。
做著這些工作的同時,也不能耽誤了神賜金魚藻和神賜蜈蚣草的培養。
在金魚湖上游的一個清澈湖泊里,神賜蜈蚣草鋪滿河床。
它通體碧綠,細長的莖上有著一層層細密的綠葉,上面掛著或大或小的草籽。它也在水下長成一片小草地,只是面積遠不如金魚藻寬廣。
過去200年內,金鱗并不需要這兩棵水草的果實。為了減少水草的負擔,金鱗經常主動掐除幼果。
金魚藻和蜈蚣草平時缺少照顧,并沒有長到極限。
兩年前,山榕來到金魚湖,金鱗開始活躍走動,也開始打理這兩棵神賜植株。
現在,它們每個月都能往外長出新的分株,逐漸擴大規模,并且每年產出的果子也顯著增多。
這兩棵水草到達生產極限后,只要產出果實能交易到等價生命系果實,就足以支持金鱗繼續進化。
神賜果實的成熟需要時間,等級越高時間越長。像蜈蚣草的果期是兩年,金魚藻的果期是三年。
而神賜植株到了山主級階段,經歷一次蛻變進化后,開花結果的模式就與以前大不一樣。
每年都會開花,結出新的果子。過了一年,這些果子還沒成熟,又有新的花開,結新的果子。
這樣新果舊果同時長在枝頭,每年都有產出,并且在果熟期負擔又不會很重。
山榕和刺葉這邊正干著活呢,金魚藻就開始惦記沼氣池里的肥料了。它每天都從湖里發出吵鬧的意念,追要著更多的肥料,甚至還要原石。
其實金魚藻就是想要聊天。躲在這里200年,顯然把它悶壞了。
這樣的性格,還只是一棵神賜水草。
紫華無憂更是古怪。
照顧神賜植株,既考驗體力,又考驗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