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狐假虎威
- 捷克崛起,從造槍到軍工巨頭
- 今天也要不做人
- 2921字
- 2024-06-25 23:59:19
“科特勒爺爺,能繼續講講你以前的故事嗎,尤其是世界大戰期間的?!?
“不講啦,不講啦,精彩部分都講完了,剩下都是些瑣碎的陳年舊事?!?
“那故事最后你說的那個姑娘,后來嫁給你了嗎?”
“滾!”
“嘿嘿,看來沒有?!?
從招待室走到車間,不過短短十幾分鐘。即便這樣,科特勒還是被比安卡問得不勝其煩。比安卡愿意聽他講述過往,科特勒非常高興,但是比安卡思維古靈精怪,總是在意故事中某些奇怪細節,讓他好奇又好笑。
看著比安卡和科特勒混熟后,一口一個“爺爺”叫得親熱,琥珀不禁感慨緣分的神奇。想起奧托的叮囑,她收斂笑容,安靜地跟在比安卡身后,繼續考察比安卡行為。
斗嘴間,幾人來到炮彈生產車間。
“我一個外人進去看,真的不要緊嗎?不會泄密吧?”
“放心,沒那些問題?!?
“科特勒爺爺,地上這個柱子,是干什么的???”
“為了消除人體靜電用,可以防止靜電引起火花,引爆車間內的各種易爆物。不過現在沒必要了?!?
和比安卡想象的有些出入,炮彈生產的廠房,從外面看是非常宏大的一棟建筑,在入口處還有幾道關卡,可是進入車間的過程中,比安卡發現這些關卡沒有設置檢察人員,完全是走個流程。走進車間,里面更只有寥寥無幾的工人,和巨大的建筑內部面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更讓她莫名其妙的是,門樓里還蹲著一個瘋瘋癲癲的老人,老人站得筆直,神情嚴肅的好似一名哨兵,他的年齡與科特勒相似,也是六十來歲,身穿一套洗褪色的陌生舊軍裝,頭戴一頂舊軍帽,頭發和胡須都亂糟糟的,手上用拿步槍的姿勢拿著拐杖。自從比安卡進門后,這名瘋老頭就用拐杖一段瞄準著她。
“他是什么人?”比安卡有些新奇。
“他呀?我只知道他是一個退伍的法國兵,之前帝國戰敗解體,他就來到了斯泰爾。他這人瘋瘋癲癲的,還不愛交流,不管我用德語還是法語問他,他都這樣用‘槍’指著我。”
“老洛朗,把槍放下吧,不然我們就造大炮了!哈哈哈哈哈!”
科特勒逗弄對方幾句,看著對方吹胡子瞪眼的樣子,像個老頑童一樣哈哈大笑。
“科特勒爺爺,這些生產線,怎么就這樣閑置著???今天也不是休息日???”
想到自家工廠的工人,分成兩批不分晝夜的干活,只為把有限的機器設備最大化利用起來,而斯泰爾的炮彈生產線,卻丟在沒人的空廠房吃灰,比安卡越看越心疼。
“這個呀,說來話長。簡單的說,有人不許奧地利生產飛機大炮。”
“《圣日耳曼條約》?”比安卡表示,這玩意兒可太熟悉了,剛在昨晚,她還在“杯杯滿”酒店,拿這個條約做演講。
作為戰敗國,哪怕一戰后奧匈帝國已經解體,也逃不了被協約國鞭尸的命運,新生的奧地利和匈牙利,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一系列條約。也正由此,奧地利和匈牙利對凡爾賽體系充滿怨恨,當德國再次點燃戰火后,兩國一個變成德國小弟,一個變成德國領土。
“對,《圣日耳曼條約》規定奧地利軍隊被限制在三萬人以內,且不得擁有空軍、坦克、重炮、裝甲車等一系列重裝備?,F在奧地利全國上下,不過百余門輕型火炮,根本無法維持炮彈車間的正常運行。”
“實在是太可惜了?!?
“不然我堂堂炮彈生產車間的技術總監,哪里有時間陪你一個小姑娘玩過家家?
條約對奧地利影響之大,絕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協約國在戰后,成立了盟國軍事管控委員會,監視奧地利各工業企業,是否有生產違反條約的軍火。那個瘋癲的法國人洛朗,當時就是委員會的一員。他似乎和我有仇,天天盯我火炮和炮彈生產車間,哪怕后來委員會撤銷,其它人都走了,他也留在工廠?!?
比安卡數了數,發現科特勒老頭放在后世,可能還不如富士康流水線一個組長手下管的人多。
“你看那個設備,它負責彈殼的下料,使用鋸條切割炮彈殼的毛坯件,隨后毛坯件將移動到高溫爐中進行加熱,趁熱進行引伸、壓底等工藝……”
科特勒走在車間中,如數家珍般指著車間生產炮彈的各設備,將工藝流程告訴比安卡。隨著他的講解,比安卡眼睛愈發明亮,冰冷積灰的機械,仿佛變成了一個個千嬌百媚又久居深閨的絕色美人。
“這也太慘了吧,就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們重新煥發活力?”
“整個企業都在嘗試轉型,尤其是這幾年經濟大環境艱難,連民用槍械銷量都非常差,公司整體的重心放在生產民用交通工具的嘗試上,可惜效果并不理想?!?
從現在三六年到三八年德奧合并,斯泰爾只要再熬兩年苦日子,便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比安卡心里默默想著,就是可惜這兩年里頭,這些上好的機械還要擱在這里繼續吃灰,而自己家工廠卻忙得熱火朝天產能不足。
比安卡靈光一閃,心里萌生一個想法。
“科特勒先生,您不覺得這些設備白白放這里吃灰,太浪費了嗎?”
“這些切割機、鍛壓機等等設備,很多都是我看著組裝的,它們都是我的孩子,我的心比你只會更疼?!?
“我可以讓她們重煥生機!”
“不可能,她們都是公司財產,你就打消這個主意吧!”
“您誤會啦,我沒說要買……”
“不買,難道你想白嫖?”
眼看科特勒音調變高,比安卡忙不迭打斷對方,耐心和老頭解釋道:
“停停停!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在第三國建立一個新企業,斯泰爾方面以設備、員工抵押入股,公司名義上歸屬第三人,然后由我來安排運營,我們在不受條約限制的國家生產產品,找客戶賣出去后,之后的利潤按股份比例分潤。”
科特勒沉思一番,發出疑問:“這些精密機床,長途運輸非常困難,而且容易損壞。更重要的是,如果公司把它們運到國外,萬一你中途跑路不干、或者把它們賣了怎么辦?”
“所以我說公司名義上不歸我,歸屬第三人??!這個第三人可以是職業經理人,或者你們的高管、大股東,奧地利政府的官員等等,我只一個替這家公司打工的?!?
“這個想法不確定因素太多,而且沒有先例?!?
“這個計謀叫借雞生蛋,其實有很多先例。比如德國萊茵金屬收購了瑞士的索洛圖恩,用來……嗚嗚!”
“我的上帝吶!你剛才說的內容簡直比往披薩上灑菠蘿更嚇人。這種秘辛是能隨口說的嗎?”
科特勒捂住比安卡的嘴,狐疑地打量比安卡,“比安卡應該是貴族吧,莫非是萊茵金屬某高層的女兒?像你這個年紀,別的女孩子都還在上學,比安卡卻一手搞軍工、一手抓做生意,想必是家學淵源吧?也是,能被奧托先生力薦的小姑娘,身份肯定不簡單?!?
科特勒上下打量比安卡,見她雖然面容稚嫩,卻有著遠勝同齡人的成熟,愈加確信自己的判斷。
“大小姐,我科特勒研究了一輩子大炮,搞不明白你們生意人那套彎彎繞繞。你只要告訴我,這個主意是你想出來的,還是你家大人?如果是后者,那么我會匯報給上級,讓廠里的領導定奪。”
“放輕松,科特勒先生,這只是朋友之間的談話,而不是正式的商業會談。這個主意是我臨時起意,但是家主已經同意,奧地利之行期間各事件,我有全權自行決定的權利。”
來之前,海因里希的確同意了比安卡這趟出差。
可是落到科特勒耳中,經過語言的藝術,這番話又有了更重的含義。
德國貴族家族根深葉茂、子弟眾多,眼前的女孩能從族中同齡人里脫穎而出,得到家主信任和支持,絕非泛泛之輩。科特勒想了很多,包括貴族集團與軍方的密切聯系、德國的擴軍備戰、以及前些年萊茵金屬公司對斯泰爾的收購。這個經歷過一戰的老人心里漸漸確信,比安卡的到來,表面是尋求代加工一批零件,背后絕對有萊茵金屬的某種密令,科特勒嘆了口氣,這世道終究是歸年輕人啊,與是他語氣變得嚴肅。
“我明白了,我會稟報上級的,你在兩天內準備好詳細的執行方案,之后事成于否,就看你自己了。”
(我結婚啦!這是陪老婆拍的婚紗照,大家覺得哪張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