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食堂談話
- 捷克崛起,從造槍到軍工巨頭
- 今天也要不做人
- 4426字
- 2025-02-22 23:58:12
喧嘩聲中,孫茹和麗塔帶著十五名華國青年工人走進食堂。
他們統一換上了沃爾夫岡的藍色工裝,略顯拘謹地走進食堂,好奇地打量著食堂的環境。
比安卡見狀,立刻起身招呼道:“來來來,碰巧趕上了,那就一起吃一頓。”
看到十五個陌生的華國男性,特蕾西婭表情有些緊張,在桌面下牽住比安卡的手,“小姐,他們是……”
“按你的話說,這些人是信仰紅色的苦行僧。
沃爾夫岡缺乏熟練工人和技術骨干,如果從同行工廠里挖,必須開出高工資,還可能引發原本的工人不滿意。這些華國工人恰恰沒有這些問題。”
“紅、紅色?”
特蕾西婭嬌軀一震,像只受驚的兔子,連忙躲到比安卡身后,瑟瑟發抖地抓住比安卡衣服,聲音還帶有一點哭腔,
“怎么辦,他們知道我的身份,一定會把我趕出這里的。”
比安卡這才想起,西班牙抽象左壬做過的事,急忙安慰道:
“沒有沒有,他們和西班牙的左壬不一樣,他們友善并且很好相處。
在沃爾夫岡,如果讓我知道有人欺負你,輕則當場開除,重則槍決。
沃爾夫岡兵工廠如今也是國防部武器提供名單上掛上名的,任何試圖破壞生產、引發騷動、或者盜取機密、危害國防安全的人,都可以先斬后奏。”
特蕾西婭輕輕點了點頭,眼神中帶著一絲緊張和好奇。眾人在孫茹帶領下來到餐桌旁,在比安卡對面坐下。
華國青年們依舊保持著沉默寡言的狀態,規規矩矩地落座。
孫茹帶著一絲促狹的語氣說道:
“比安卡,我還以為你躲在廠長辦公室里忙著呢,沒想到居然在這里悠閑地用餐。
哎呀呀,真是不好意思,不小心打擾了你們的二人世界,這可如何是好?”
她一邊說著,一邊夸張地捂住嘴巴,裝出一副害怕的樣子。
比安卡無奈地瞪了她一眼,“孫茹,你就別拿我開玩笑了!這么多人看著呢,也不怕讓人笑話。”
隨后,她轉頭向眾人介紹特蕾西婭:
“這位是特蕾西婭修女,她來自西班牙。
西班牙的共和政府曾經犯下左傾錯誤,頒布了一些過激的政策,特蕾西婭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所以,當她得知你們的身份時,本能地感到有些害怕,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程大牛好奇地打量著特蕾西婭的黑袍:“修女?修女是啥子?”
來自上海的李金發搶答道:“我知道我知道!修女就是洋尼姑!”
其余工友們紛紛點頭:“哦,原來是這樣啊!你說的洋尼姑,她拜的是什么佛,念的是什么經?”
“特蕾西婭信仰天主教,拜的是西方天主耶穌上帝菩薩,念的經叫圣經。”孫茹隨口就給上帝編造一個貼地氣的名字。
大家恍然大悟,看向特蕾西婭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友善。“您好,特蕾西婭修女!”
“很高興認識您!”
見眾人的態度,特蕾西婭緊張的心情也逐漸放松,努力地用漢語回應道:“你、你們好!”
“特蕾西婭,不用緊張,他們都是很好相處的人。”
“比安卡同志,你每天都吃這樣的食物嗎?”
打完招呼,眾人將注意力從特蕾西亞轉移到了餐桌上。比安卡的晚餐很簡單,不過一塊黑面包,一碗洋蔥湯,一碗豌豆泥。
來到歐洲之前,組織曾經和十五人說明情況,比安卡是兵工廠的高級干部,又是歐洲人,生活作風要是和國內干部不一樣,千萬不能開口批評。
這次派遣眾人,便是去兵工廠學習,等學到歐洲兵工廠先進的管理方式、武器設計理念等知識,在回國報效根據地。
經過這番特地叮囑,眾人反而對比安卡的更加好奇。他們本以為比安卡會比國內的有錢人更加奢靡浪費,沒想到居然是在工人食堂里吃飯。
“嘿嘿,是不是覺得一個人兩個菜有些奢侈?沃爾夫岡兵工廠的食堂是這樣的,所有工人都吃類似的食物。
洋蔥湯是免費的,黑面包工廠會補貼一部分價格,只要80赫勒就夠體力工人吃飽。
食堂還會提供素食和葷食菜肴,像這碗豌豆泥,就要2克朗了。”
比安卡笑笑,
“捷克市面上豌豆賣的貴,加上現在是冬天,用的是豌豆罐頭做原料,所以這碗豌豆泥要賣到2克朗。
如果是土豆洋蔥胡蘿卜這些常見蔬菜,還能更便宜。”
“你……組織說你是工廠的高級干部,為什么吃的那么節儉?”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花在享受上的精力多了,用在學習和工作上的精力就少了。
我在陜北的時候,見到的領導人都十分簡樸,吃的和百姓一樣。
保持這種勤儉節約的作風,貴方的干部才能緊密聯系群眾,貴方的組織才會在嚴酷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
隊伍來說,在食堂吃飯,一方面可以監察食堂有沒有偷工減料,一方面也能和工人們聊天,避免自己成為脫離群眾的人。
吃完這頓飯,工廠里有更多事情需要我去操心——比如你們的同胞。”
比安卡趁機把特蕾西婭提到的問題告訴眾人:
“他們大多是廣東和福建人,說話口音很重,雖然我會一些漢語,但是和他們交流依舊很吃力。
和孫茹一樣,他們也是我和麗塔從西班牙救回來的,當時他們被關在黑幫的倉庫中,等待被賣家買走,送進礦山、黑工廠等地方。”
“比安卡小姐,我叫陳阿貴,是福建馬尾人,感謝你拯救了我們華人。
你說的那些問題,就交給我吧,等明天見到老鄉,我會和他們溝通的。”
特蕾西婭看著黑瘦的陳阿貴,好奇地問道:
“陳先生,我注意到這些華國工人都很沉默,而且生活非常節儉,這是為什么呢?”
“福建山多地少,老百姓活不下去,就紛紛出海求活路。
因為出海的死亡率很高,我們都會以宗族形式抱團。
家族把我們養大,給我們出海的最初資源,如果我們在海外活了下來,就要回報家族,把賺到的錢寄回去。
比如一個家族有四個人出海,死了兩個,活下來的往家里寄錢,除了自己小家庭,還要贍養另外兩戶死去族兄的遺孀。
同樣,如果我們死了,宗族也會照顧把我的孩子撫養長大。”
翻譯完這段話后,孫茹略微遲疑,看了一眼比安卡,才低聲說道:
“特蕾西婭,這可能和華國和歐洲的文化差異有關。
在華國,人們習慣了艱苦樸素的生活,盡可能的把錢或者糧食節約下來。因為華國饑荒十分頻繁,我們會在收獲好的年景儲存糧食,這樣到了荒年,有存糧的人才不會餓死。
這種習慣傳到了工業時代,儲存糧食變成了儲存金錢,只有足夠的儲蓄,才能增加我們抵御風險的能力。”
“上帝啊,原來如此。”特蕾西婭十分吃驚,“所以他們是擔心有一天被比安卡開除,所以才拼命省錢嗎?”
比安卡點點頭,
“我猜是的。華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他們靈魂深處的不安全感是與生俱來的。
麻煩一下兩位,麗塔你去收集捷克工人們的意見,孫茹你和陳阿貴去收集華國工人們的想法,看看能不能找出雙方產生誤會的原因。”
“好的,比安卡。”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大家拿著各自選好的食物回到了餐桌旁,因為這頓飯是比安卡請客,十五個青年不好意思點太貴的菜。
他們都和比安卡一樣,只拿了一份面包、一碗湯和一道素菜。
大家把自己盤子里的素菜放在桌子中間,互相交換著吃。
因為現在是冬天,除了蕪菁和胡蘿卜之外,剩下的蔬菜都是各種各樣的酸菜和腌菜。
比安卡看著桌子上這些寡淡的菜肴,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心里想:這不行啊,一點肉都沒有,作為接風宴也太寒酸了。
這頓飯本來是為了歡迎新來的華國工人,卻顯得有些單薄。
她起身走到窗口,又加點了幾道菜:香腸切片(Pra?ská klobása)、腌鯡魚(Sma?eny hering,不是那個可怕的超級臭魚)、茴香炒雞蛋(Zázvorové omelette),捷克豬肉餅(Knedlíky s masem),以及作為捷克招牌菜的土豆燉牛肉(Brychnická Ka?e)。
看著菜單上長長的菜名,比安卡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當食堂的工作人員把一盤盤散發著誘人肉香的熱菜端上桌時,在座的人都有些受寵若驚,紛紛站起身來,
“比安卡,不用點這么多菜的,這樣太破費了!”
“吃吧,別和我客氣。我可是黑心資本家,吃完就要你們干活了,所以不用客氣。”
比安卡半開玩笑地回答道,同時拿起湯勺,舀起一塊燉得軟爛的牛肉,夾在面包里,在特蕾西婭和麗塔不解的目光中,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華國的春節,應該在一月底吧?”
“啊,是的。具體是一月廿四。比安卡還知道華國新年,正是知識淵博啊。”
“小姐,為什么他們吃飯的時候會主動交換食物,還把各種菜放到餐桌中間?”
麗塔不解的問道。
“華國人吃飯習俗和西方不同,我們習慣分餐制,把菜放到每個人自己的盤子中。
華國人習慣合餐制,會把菜肴放在桌上。
每個人想吃什么,就自己動手去拿。”
“原來這樣啊,”特蕾西婭點點頭,
“其實西班牙很多地方,也是合餐制的。
我特別喜歡大家一起分享食物那種溫馨的氛圍。”
“這樣嗎?”坐在對面的孫茹眼睛一亮,
“特蕾西婭小姐,看來我們想一塊去了。
食堂的菜都是一人份,一個人吃點不了兩個菜,下次我們可以一起吃飯,正好交換彼此的食物。”
等眾人吃完晚飯,比安卡突然宣布道:
“我有一個計劃,等到了華國新年,工廠放假半天,時間定在傍晚,讓早班和晚班工人都能享受到假期。
同時舉辦一個新年晚會,讓華國工人們上臺表演,同時介紹一些華國風俗文化。
之后再安排一個提問環節,由捷克工人提問,華國工人回答。
這次活動,旨在促進雙方交流,消除誤會和敵意,大家覺得怎么樣?”
“這個主意非常棒,這樣我就不用擔心華國工人和本地工人的矛盾了。”特蕾西婭第一個表示支持。
“我們沒意見,這個主意很不錯。”
吃過晚飯,比安卡領著十五名華國工人去往武器測試場。
凜冽的寒風裹挾著雪花,在不同車間之間的弄堂肆虐,吹得眾人衣衫獵獵作響。
比安卡緊了緊衣服,暗中慶幸還好自己點了葷菜,寒冷的冬天,肚子里沒有油水,光是吹冷風都可能讓人生病。
比安卡回頭看了身后一眼發抖的華國青年們,工廠的制服保暖效果有限,還得給他們提供兩套御寒的冬裝。
來到室內測試場,昏黃的燈光照著測試場中央的三件武器:
一輛CV35輕型坦克,一門Pak35戰防炮,以及一挺DK機槍。
“這、這是什么東西?”王大栓神情震驚。
“看起來有點像汽車,但是它沒有輪子。”李金發有些不確定。
“這是坦克。”趙成煥肯定地說道,“這玩意不用輪子,用履帶。
東北軍曾經也有坦克,我在奉天兵工廠工作的時候見過。”
“對,這是意大利的現役坦克,CV35。”
比安卡指著那輛外形小巧的坦克,
“意大利的工業水平,在國際上處于二流水準。
這種坦克制作簡單,成本低廉,輕巧靈活,適合在復雜地形中使用。
對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軍隊,具有良好的殺傷性。”
“沒想到我們來沃爾夫岡第一天,就有幸見到坦克。太好了,這下肯定能學到真本事。”
工人們七嘴八舌的圍著CV35,仔細觀察著它的結構。有人伸手敲了敲裝甲,發出沉悶的響聲。
“這鐵皮也太薄了,老子一鎬頭就能砸個窟窿!”林福根搖搖頭說道,引來周圍一陣低笑。
“老林,你少吹牛。”賀有田打趣道,“這玩意再薄也是鐵的,又不是煤炭,你用鎬頭怎么可能砸得穿?”
比安卡沒有理會工人們的玩笑,將目光轉向了Pak35戰防炮。
“好了好了,別鬧了,”比安卡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這才是今天的主角!”
她指著那門造型簡潔的火炮說道,
“這是德國的Pak35型37毫米戰防炮,性能先進,足以擊穿目前大多數坦克的裝甲。
就連國府最精銳的教導總隊,也裝備了這種武器!”
比安卡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眾人,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你們的任務就是,把它和那挺DK機槍給我拆了!
一個一個零件畫出圖紙,把每個零件的作用研究透徹!”
“拆了?”工人們面面相覷,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玩意兒怕是好貴吧?”王大栓小心翼翼地問道,
“光是那個機槍,沒上千大洋都買不下來吧?”
“沒錯,這些武器都很貴重,”比安卡點了點頭,
“但是,實踐出真知!這些武器不拆,怎么弄清楚它們的原理?
拆這倆只是為了練手,之后還要你們拆坦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