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舅哥們去擺攤
- 重生1980:發家致富
- 其路悠然
- 2995字
- 2024-05-11 20:00:00
當林正陽與李素華踏入娘家大門時,老丈人、丈母娘此時沒有在家中,而是在菜地干點活兒。
而三位嫂嫂是一同去公社趕集了,家里只剩下大舅哥們守著一群孩子們。
其中一個大舅哥李海軍正忙著給玩的一身泥的志崗換洗衣服,李海山則是手忙腳亂地安撫哭鬧不停的女兒。
見到自家阿妹和妹夫回來,三個哥哥都很高興。
然而,最興奮的要數三舅哥李云海,一見到阿妹和妹夫到來,他別提有多高興了。
畢竟他早就想去縣城擺攤了,所以迫切的想問問擺攤的事情。
娘家的小孩子多,李素華特意在供銷社買了一些糖果。
當孩子們看到姑姑帶著糖果出現,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們迅速圍攏到李素華身邊,一個個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她將糖果分發到自己手中,有些孩子忍不住伸出小手抓了抓空氣,還有些則緊緊盯著那袋的糖果,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整個場面充滿了歡快,孩子們的笑聲和叫聲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禁感到溫馨與愉悅,而李素華也被孩子們的熱情所感染,臉上是幸福的笑容。
趁著這功夫,李海云把拉到一邊。
“正陽,快跟我來!我有個好東西要給你看!”話音未落,林正陽就感覺自己的手被李海云拉住,然后身體不由自主地跟著走去。
只見李海云一臉興奮,迫不及待地將林正陽帶到了雜貨房里。
一進房間,林正陽的目光便被停放著的一輛三輪車吸引住了。
那輛三輪車與林正陽所騎的款式一模一樣,但仔細一看就能發現許多不同之處,車子的車架似乎經過加固,車輪也比普通的更大一些。
“三哥,你也搞了一輛?”林正陽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問道。
李海云微笑著點了點頭,語氣自豪地回答道:“沒錯,就是按照你那輛車子的樣子做的,我特意在公社那邊找了個技術精湛的焊工師傅,請他幫忙造了這個車斗架子,至于那輛老二八嘛,也是從別人手里淘來的二手貨,不過狀況還不錯!”
林正陽大為震驚,邁步上前,仔細端詳起李云海的這輛三輪自行車,經過一番打量,他心里暗自比較,發現眼前這輛車確實要比自己的好上許多。
心中不禁猜測,這輛車怕是花費了不少錢財吧。
于是,他開口問道:“三哥,這輛車總共花了多少啊?”
李海云輕描淡寫地回答說:“不多不少,正好 90塊錢。”
林正陽聽聞此言,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陣感慨。
他暗暗感嘆道,上饒村果然是最富的村子啊,三哥竟然能夠如此爽快地拿出整整 90塊錢來搞這樣一輛三輪自行車。
看完車后,兩人回到了客廳里,剛一踏進屋子,林正陽看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已經從菜地回來。
李明峰依然保持著他一貫的嚴肅神情,面無表情地看了女兒女婿一眼,僅淡淡地說了一句:“回來了啊!”
接著,他便轉身走向廚房,開始認真地處理那些從菜地里采摘回來的新鮮蔬菜。
與此同時,丈母娘則滿懷著關切之情,來到李素華身旁,輕聲問道:“素華,你的腿傷咋樣啦?還疼不疼呀?”
李素華微笑著輕輕搖了搖頭,回答道:“阿媽,我感覺好多了呢,就是因為養傷的那些天不能活動,腿腳的筋骨都有些發硬,不過幸好有正陽一直在旁邊幫我按摩、做康復運動,現在真的已經好很多啦。”
跟女兒說完話后,丈母娘對他們夫妻倆說道:“等會留下來吃晚飯。”
“行,阿媽。”
一番熱切地交談之后,大家開始切入主題。
林正陽與他的三位大舅哥圍坐一堂,一起商量起擺攤的事宜。
李素華則幫著哥哥們照看孩子。
原本大舅哥們是想三人各自售賣不同的東西,但李明峰認為這種方式不妥當,于是讓他們三兄弟一起弄,共同出力,賺到的錢財由三人均分。
大哥李海軍說道:“這段時間我們仔細商議過了,總不能三個人都跑到縣城去擺地攤吧,家中好歹也得留人照看啊,所以,我就不去縣城擺攤了,就留在家里做東西,而老二和老三負責去縣城擺賣。”
林正陽聽完這番話,深感贊同,如此一來,三兄弟便能各司其職、明確分工,齊心協力一起掙錢。
這個安排既合理又務實,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也確保了家庭的正常運轉。
“那哥哥們決定要賣什么了嗎?”林正陽問道。
“賣湯粉,放菜碼的那種,就像你說的,縣城里的廠子,大多是中午不管飯,很多人都是回家吃,我們跟你一樣在中午賣。”
聽到他們決定賣湯粉,林正陽覺得可行:“可以,弄個素菜碼字和葷菜碼字,把粉放熱湯里一燙,然后澆上一勺菜碼,簡單又很有效率。”
賣湯粉對于大舅哥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符合了縣城里工廠的工人們的實際需求。
中午需要簡單快捷的午餐,而且還能通過提供不同口味的素菜和葷菜碼字,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湯粉的制作過程也正如林正陽所說,簡單又高效,符合快餐類的食物。
只需要把粉放入熱湯中一燙,然后澆上事先準備好的菜碼,就能快速制作出一份美味的湯粉。
這不僅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還能確保食物的新鮮和口感。
此外,通過提供多樣化的菜碼選擇,還能吸引更多的客人,增加收入。
素菜碼字和葷菜碼字的搭配,也能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聽到林正陽覺得可行,大舅哥們的表情明顯輕松不少,看來他們對賣湯粉這事也有糾結。
想到這里,林正陽問起:“哥哥們準備了什么菜碼,這可是關乎湯粉好不好吃,能不能賣得出去!”
李海軍自信滿滿的說道:“就倆個菜碼,一個是木耳油豆腐碎,另一個是碎肉醬。”
這兩樣都是跟普通的家常菜碼,本地人也容易接受。
李海軍繼續說道:“我們前幾天在家試做過,都說好吃,所以有信心人家會來吃。”
既然菜碼已經選擇完成,下面就是關于定價的事兒了。
李海軍說道:“正陽,你幫我們算算,一碗要賣多少錢?你畢竟比我們知道外面是什么樣的。”
林正陽點點頭說道:“好,我來算算,首先從米粉開始算,一斤大米差不多可以做出來1斤半到2斤濕米粉,也就是1斤濕米粉差不多5分到7分錢。”
濕米粉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大米磨成米漿,然后將適量的米漿放到蒸盤里蒸成米皮,最后把米皮切成條狀就完成了。
“一碗湯粉至少三兩米粉,三兩米粉就是價錢差不多1分錢,當然如果不夠吃可以選擇加粉。”
“素菜碼1斤用家里面的湯勺來分裝,應該可以分10勺,就是10碗。一斤素菜碼的原料價格約是1塊5毛錢。最后是素菜碼湯粉一碗的原料成本為1毛六分錢。”
“所以你們可以給素菜碼的湯面定價在最少是3毛錢至3毛3分錢這個區間,一碗最少掙個1毛4分錢吧!”
三位大舅哥聽到妹夫給他們定了3毛錢至3毛3分錢這個價格,互相看了對方后,有人點頭,有人一臉疑問。
李海山就有些疑問:“正陽,這一碗湯粉3毛錢會有人買嗎?會不會太高了?”
李海山擔心湯粉定到這個價格會對縣城的人們來說可能過高了。
林正陽搖搖頭解釋道:“二哥,在定價3毛錢真的不高,一碗湯粉做下來要這么多道工序,然后還要運到縣城,這原料成本之外的東西也是要加進去的。”
一碗湯粉背后所需的復雜工序和成本。首先,湯粉的制作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包括選材、處理、烹飪等,這些都需要投入時間和人力成本。其次,還需要將湯粉運到縣城去銷售,這其中涉及到了運輸成本。
因此,除了原料成本之外,還有其他許多因素需要考慮進定價中。
林正陽的這個價格還是很各理的。
素菜碼湯粉的定價是在3毛到3毛3分錢的區間,那肉菜碼至少要多5分錢。
那個年代,想要買到豬肉并非易事,要到供銷社,使用肉票才能買到。不過,市面上也存在著私人商販售賣豬肉的情況,但他們的價格卻遠高于在供銷社使用肉票購買,每斤差不多1塊2分錢,而且這些私人商販大多是在年末才會販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從票販子手中購買肉票,但這無疑又會增加成本,一張肉票大約需要花費1塊7毛錢左右。
一斤肉可以分成二十勺,這樣每勺差不多8分錢。
所以林正陽經過深思熟慮后提出建議,肉菜碼湯粉不妨定價為3毛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