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達成合作
- 重生1980:發家致富
- 其路悠然
- 2474字
- 2024-05-02 12:05:00
王志飛并沒有把林正陽帶去他的辦公室,而是去了農科院的食堂,正好是午飯時間,打算邊吃邊聊。
就這樣,林正陽不是本意的吃到了農科院食堂的飯菜。
農科院的飯菜并不稀奇的,也不算豐盛,就七八個菜,每人只能選兩個菜,一葷一素。
林正陽要了馬鈴薯燉肉和涼拌西紅柿。
食堂的飯菜是給票制的,林正陽的飯菜是王志飛付的,他本來是給錢給王飛,結果人家不收,只能作罷。
“林同志,你不用給我錢,食堂的飯菜大都是我們院自己種的,不值幾個錢。”
聽到王志飛這么說后,林正陽也不再糾結了,放心吃了起來。
“林同志,我可以問一問,你們為什么會想要養長白豬呢?”
飯吃到一半,王志飛問了起來。
“你問我們為什么想養長白豬,原因嘛,自然是長白豬生長快,養殖周期短,效益很高!”林正陽如實如說道。
“沒有想到,林同志,你還挺了解長白豬!”王志飛道。
“談不上了解,就是之前看了很多新聞報道,上面說,北方有些地方已經有規模的養殖了長白豬,也是通過新聞報道掌握了一些長白豬的知識,覺得這種外國豬確實要比我們本土的黑毛豬更適合大規模養殖!”
聽到起是這么回事,王志飛不禁感嘆:“推廣方面,北方確實比我們這里好很多,我們這里的老百姓似乎不大待見外國豬。”
“我們之前做了很多推廣,效果不佳,我們就分析,發現沒有效果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們沒有見著實實在在的效益,光靠語言是不通的。”
“所以我們就想找一個地方做試點,當做宣傳,讓老百姓們看到養豬真的能獲得很高的收益。”
“我們正愁找不到試點呢,結果你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怎么樣,你們村愿不愿做這個長白豬養殖的試點場所?”
林正陽一聽,竟然有這么好的事兒,心里樂壞了。
不過閱歷豐富的他并沒有立刻答應,因為他知道越難得到的東西就越能獲得珍惜,越容易獲得的物品就越容易舍棄。
他不能馬上就答應,怎么也要經過一番拉扯才可以應下嘛!
于是林正陽開始在后面談話里若有若無的說起他們陸村資金窘迫,以及技術能力有限的情況。
以王志飛的智商,他當然聽出了林正陽話里的東西。
他是非常理解林正陽的做法,如果是他站在林正陽的角度來做這件事,也會這么做。
所以他就跟林正陽說了他能提供給最大優惠力度。
首先,豬崽的價格上提供最大的優惠,給他們村一半的售價,可以提供500只。
其次,就是能為他們提供技術上的支持,給他們陸村派一位技術人員,手把手的教導養殖場的人養殖技術。
為他們陸村的生豬養殖場保駕護航!
當然王志飛也說了,上述的東西是有條件的。
如果他們陸村的生豬養殖場真的辦成功了,后續要配合他們推廣小組的推廣工作,比如接受采訪,接待訪客,領導視察等。
林正陽考慮了一番后,對王志飛說道:“王老師,這件事我需要回到村里,跟我們的大隊領導們商議后才能決定。”
“當然,我本人是非常愿意的,也會盡量說服大隊領導們同意的,順便說一下,我阿爸是大隊支書,所以這事有很高能通過。”
“您給我一個電話,明后天我就能給你回復。”
“林同志,那么我們說好了,就等你電話了!”
到了這里,結果是什么已經心照不宣了。
養殖場的事情算是解決了,本著來都來了,林正陽趁機問起了其他事。
他要問的是農科院有沒有小雞崽出售,也能不能便宜一點。
王志飛聽到林正陽問起了小雞崽的價錢,小小吃了一驚,疑惑不是說陸村是一個窮困的小山村嗎?
“你們村還要辦養雞場?”王志飛問道。
“對,有這個意向,改革開放了嘛,老百姓想要富起來不能像以前一樣按部就班,光種地是跟不上國家發展的步伐的。”
“所以我們村才要辦產業,增加其他收入,跟上發展的步伐,我來這里就是這個目的的。”
林正陽不自覺間,也學會了打雞血,說話一套一套的。
他也沒辦法,這個時代就是如此。
“林同志,沒有想到你們村還挺有想法啊!”王志飛被林正陽的話驚到了。
一個農村來的年輕同志竟然也有這樣的說辭。
林正陽笑了笑,說道:“人如果沒有想法,跟咸魚有什么區別。”
上輩子短視頻看多了,林正陽有時候說話也不自覺說了一些后世的名言來。
“咦,這句話不錯,還挺有深意的!”
“就沖你們村這么積極的樣子,等會兒我就幫你問問小雞崽的價格,如果可以也幫你們爭取優惠價。”
林正陽見王志飛這么幫忙,連連道謝,并邀請他晚上去館子吃一頓。
王志飛對林正陽的熱情答謝并不太上心,對吃飯這件事只說了看情況。
……
陸村,大隊部辦公室。
今天辦公室里只有一個人在,會計陸宗林,而其他人都出去辦事了。
就是因為決定了要創辦產業,昨天晚上在開大會后,全村人或者說是全體社員集體表決,同意創辦集體產業。
所以大家都出去辦事了,有人負責去改造知青點,看看怎么把它們變為豬欄。
有人負責去修建磚瓦廠,昨兒白天已經去看過林正陽圈的那個場地,確實適合建磚瓦廠,現在正讓人整理地呢!
當然也有人負責香蕉的事,挨家挨戶的去統計有意向種芭蕉的人家。
養雞場的事因為人手和資金不足,暫時被推遲了。
有人會問了,為什么現在的大隊部這么積極,行動力和效率這么高?
有這個能力為什么陸村會在后來發展落后?
主要的原因還是讓村民社員們信服和尊重的領導沒有因群毆事件而被撤職。
林國進支書和陸豐田大隊長,兩位陸村生產大隊領導,這么多年勤勤懇懇為村子貢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就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大隊的干部們凝聚一心。
上輩子,兩位領導被撤職后,人心就散了,變成各管各的,各過各的。
新任的大隊領導沒有獲得幫助,指揮不動,時間一長后,新任領導也開始擺爛了。
種種的因素結合起來,成了陸村逐漸落后的原因。
這一輩子,林國進和陸豐田沒有被撤職,那團結一致的大隊班子還在,這才有了如此迅速的行動力和高辦事效率。
外面的人在忙,留在辦公室的陸宗林也在忙碌。
他要統計大隊現有的財物,為創辦產業而籌集資金,還要做好每個產業所需要的預算,工作量很大。
陸宗林的中飯都是讓家人給他用到辦公室。
時間來到下午兩點鐘,陸宗林正在急筆,然后就聽到辦公室外傳來汽車發動機轟鳴聲。
于是他放下筆,站起身朝窗外看去,只見兩輛BJ212越野車停在了大隊部門口。
陸宗林認得這越野車,這款車是七八十年代最常見的車,一些縣的領導就坐這款車。
外觀為軍綠色涂裝,帆布車棚,采用前置分時四驅結構,檔位設有高低速,很適合走比較崎嶇不平的道路,越野性能非常良好。
帶著疑惑,陸宗林出來門口進行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