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亂箭齊發!高貴的名門?四世就逝世!
書名: 劇透子嗣六維圖,老爹們坐不住了作者名: 冷泡泡不加冰本章字數: 2106字更新時間: 2024-05-09 20:10:07
畫面一變,何進(畫面中有何進的名字)道:“誰敢與我討賊!”
壯年袁紹滿懷熱血,自信振振道:“愿領精兵五千,誅殺宦黨,掃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進點頭道:“有本初在,我放心了。”
然而何進被殺,群龍無首,袁紹當機立斷道:“宦官謀殺大臣,隨我殺進宮去,誅殺惡黨!”
這個時候的曹操只不過是袁紹身旁的小弟而已,大哥拔劍,他也拔劍。
看到這個場景,老年曹操不由得回憶當年興復漢室的壯志。
“昔日袁紹英雄氣概,我等皆尊其為主。”
老年袁紹感慨萬分,先前的陰霾漸漸消散,心中又燃起了熱血之氣。
光幕中的畫面切換到董卓宴請群眾大臣的場面。
袁紹同董卓當面對質。
“當今朝廷初定,召爾等入京。而你!卻幾次三番妄議廢嫡長而立庶,豈不是蓄意謀反嗎?”
畫面中的曹操的眼神滿是敬佩。
董卓憤怒道:“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哼!”袁紹起身斜眼相對,“天下事在皇帝!在諸位忠臣!你?不過是一篡逆之輩!又待怎樣?”
董卓拔劍道:“爾要試試我的寶劍是否鋒利?”
“我劍也未嘗不利!”
袁紹呵斥,拔出寶劍指向董卓,目光犀利,勇膽過人,毅然如同巍峨高山矗立,半分不退。
群臣無不驚愕,曹操無比敬佩。
字幕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凡我同盟!齊心合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致!大軍克日啟程,兵發洛陽!”
祭臺之上,袁紹興兵討董,威風凜凜,諸侯們歃血為盟!
見此,劉邦、劉啟、劉徹等劉家皇帝無不心潮澎湃。
“忠臣也!”劉徹敬佩道:“仙人言病已重用宦官權臣,想必定是留此禍害,幸而有袁紹在,定能平定亂賊!”
老年曹操也不得不敬佩道:“昔日袁紹發兵,諸侯無不聽令,可惜互相攻伐,止步不前啊。當初我與袁紹戰官渡,也怕他號令天下諸侯。雖然他不擅兵,優柔寡斷,可這番豪氣,當時誰能匹敵!”
老年袁紹想起了當時的情景,紅了眼睛,當年意氣風發,天下之勢都在他這里,為何還敗!
畫面中斷,黎聽泉開講。
【袁紹,字本初,汝南郡人。出生年份不詳,有人認為是146年本初年所生,也有人說是151年—153年生,也有人說“本初”這個字是“繼承”的意思。其雖為長子,卻是庶出,后過繼于去世的大伯袁成,袁成無子,袁紹的地位由庶出得到提高。可雖如此,因為袁成離世,袁紹在族中無靠山,父親袁逢在朝中任高位,弟弟袁術是嫡出,故而地位更高,繼承的族產更多。】
【可能是因為身份問題,袁紹自小便十分注重自己的名聲。弱冠出任濮陽縣長,有清正能干的名聲。遇母(袁成妻)喪而辭去官職,服完三年喪禮,袁紹回想感嘆自己一出生便是無父孤兒,又為袁成服喪禮。他整整服了六年的喪,而且袁成已經死了好久了,也不是他的生父,無論是否是以此養名,他袁本初的“孝”名放眼古今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服喪期滿后,他搬到雒陽居住。袁紹相貌俊美,舉止威儀,為人仁愛,注重名聲,加上袁紹降低身份傾心結交,士人全部搶著投奔他。來的士人不論身份貴賤,袁紹都以與自己平等的禮儀相待,據史料記載,來訪賓客的各種車輛擠滿了雒陽的大街小巷。】
【可看起來很仁義,但其實袁紹心性的復雜程度不下曹操。】
【在他兵敗時,沮授寧死不降曹操,一定要返回袁紹身旁,可見其臣子對他的忠心。他死時,治下的百姓痛哭,可見其仁義。】
【可在討伐董卓時卻以自己利益為重,而后官渡失利又殺了曾經同他共生死的田豐。】
【在董卓宴請時拔劍怒目,擊公孫瓚時能親自領兵奮勇突圍,然而兵敗曹操后卻抑郁,兩年后就離世了。】
【討伐董卓時為已經成年可以獨當一面的兒子感到驕傲,臨死時卻沒立好繼承的子嗣。】
【偉人曾評價其多謀少斷,沒有決心。曹操笑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我為什么會殺田豐?”袁紹看到自己殺了田豐,無比震驚,而后又對曹操感到不滿:“曹阿瞞居然說我打下的基業是給他的供奉?曹賊不得好死!”
【先說袁紹能得天下的第一次機會!誅殺宦官后擋住董卓。】
【董卓領幾千兵馬,手下有羌人胡人,作戰勇猛,華雄、張遼、李催、郭汜等名將。看起來很猛,可又如何?當年平黃巾時久攻曲陽不下,若不是朝廷赦免,早無了。】
【袁紹誅殺宦官,族人多在朝廷任職,何進已死,他完全可以統率朝廷兵馬,而不是拱手讓人。】
【有人說了,這里體現了袁紹的猶豫。他始終認為萬事不具備就不能做,后來出兵官渡也是平定了后方才做的。在董卓入京前認為自己的羽翼不夠豐滿,無兵權,不敢反。同時對董卓心存幻想,認為這名昔日的門生故吏會以他們袁家為尊。只可惜與虎謀皮,反手其害。】
【那么為什么還要和董卓對質呢?帥是帥了,四世三公無了!四世就逝世了,袁槐一家幾乎都被董卓殺光。太狠了,殺族人不眨眼!而且不止是族人,后來的朱漢、麴義、田豐等,說殺就殺,亂箭齊發!】
【不過這里又有人說了,袁成、袁逢等人都已離世,袁家在朝中最大的勢力是袁槐,官至太傅,以及袁基等人,他們不是袁紹和袁術的直系親屬,只想培養自己的子嗣。袁紹和袁術借機除掉他們,并以此為借口討伐董卓。】
老年袁紹嘟囔道:“我怎么會做出殺害族人的事情?定是他人亂講!”
【陰謀論歸陰謀論,可后來也證明了,四世三公的袁家是大家族,但是大有大的難處,子嗣互相征討,后來袁紹和袁術同室操戈。可見袁紹一直都處理不好家族和勢力內部的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