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楊諒一手好牌打到爛!
- 劇透子嗣六維圖,老爹們坐不住了
- 冷泡泡不加冰
- 2430字
- 2024-04-24 21:21:45
【隋朝確實和秦朝挺像的。】
【兒子篡位,兒子陪葬(楊秀),還有兒子造反!】
【都在問如果扶蘇造反了會如何?楊諒就打了個樣!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扶蘇是被小篡大,楊諒是想要小篡大,能力經驗都不同,而且胡亥朝中無悍將,楊廣手下可是有楊素和屈突通等大將。】
【先從軍事講起吧,楊諒是有軍事能力的,但只有一點點。】
【楊秀被廢,他感知到了危險,提出在太原招兵買馬的要求,大發(fā)工人以役使,修理器械,招募亡命之徒,私人軍隊將近上萬明白需要后勤物資保障。同時也任用了王頍(大將王僧辨之子),前陳大將蕭摩訶等人,底盤廣大,盤踞河北,囊括袁紹的地盤和曹操的部分地盤,是唯一能同楊廣作對的皇子。】
【插個題外話,為什么他能那么強?還不是拜楊堅所賜?】
【忌憚太子楊勇權勢太大而罷黜,廢了張揚的楊秀,加上楊俊早死,既然如此,你都選定了楊廣,就算楊勇復位又如何?也只是兩個皇子之間的對決。】
【一方面又強調以朝局穩(wěn)定為基礎,另一方面又強調利國利民,還強調律法的權威性。】
【但他怎么做的?培養(yǎng)小兒子的勢力,楊諒出任并州總管,親自送他到并州赴任。領地西起華山,東至渤海,北達燕門關,南到黃河的五十二州,隋文帝很寵愛楊諒,特授楊諒遇事不必拘于律令限制,可自行行事的特權,還給鑄幣權。】
【要槍有槍,要權有權,要錢有錢。要給朱棣的話還用得著同李景隆僵持?其兵馬地盤物資之強盛比二鳳還大!】
【當然,有人說了,是因為楊廣上位后楊堅感到不安,想讓楊諒制衡楊廣。并且也有史書記載他同楊諒溝通的暗號是詔書上的一個點。當然,這也有保全小兒子的想法。】
【可這樣一來,天下大亂的導火索就藏好了,我就不信楊堅不清楚這么做很可能引起戰(zhàn)爭,甚至可能出現東西魏的情況!】
【當然,這是在不知楊廣后面會胡作非為的基礎之上去評論的,可是楊堅在世的時候不會知道楊廣會那樣做吧?】
【不以朝局穩(wěn)定和百姓安息為先,而是以自身利益和小兒子的利益為先,最后這幾年,他是真的昏庸無能!】
【我在想,如果楊諒沒有那么大的權力和兵馬以及得到的恩寵,不會和楊秀一樣被囚禁至死,甚至最后在揚州事變的時候被打包帶走!】
一句批駁,驚得楊堅癱坐在龍椅上。
本以為精通帝王權屬,卻沒想弄巧成拙,楊諒也死了。
這可是他和獨孤伽羅最寵愛的兒子,怎么也會落得如此下場?
獨孤伽羅難掩泣容,以袖撫面,楊勇和楊廣則是面面相覷。
難不成真會如此?
他們五個兒子斗來斗去,全都死了!
【先說楊諒的戰(zhàn)功,楊堅讓他打掛帥打突厥,沒去。讓他打高句麗,敗了。造反時聽從建議分兵,鎮(zhèn)守河東的同時派一支部隊長驅直入攻打長安,卻多次下令停戰(zhàn)不打,最后被打敗。】
【造反時打出的口號是“清君側,殺楊素”,這不就是證明了楊廣繼位的正統(tǒng)性嗎?要是楊廣把楊素殺了呢?你還反不反?是想向天下人承認你造反?這和當年的劉濞反劉啟一個道理,后來的朱棣也差不多,但是他又不能不說清君側,因為他沒有其他借口,而楊諒是有父親死因不明的借口的,就算楊廣沒有弒父,也可以像李密一樣編出來。】
【分兵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按照王頍的說法,去關中就要用關隴集團的人,割據北齊舊地就要用北齊的人,一方面證明他的派系內部有矛盾分歧,另一方面證明了他同高歡一樣無法統(tǒng)一各方面勢力,沒有明確的作戰(zhàn)方向。】
【家大業(yè)大可以分兵,但是他不知道這仗該怎么打。打高句麗是高熲親自指揮(他還向獨孤伽羅抱怨),后來讓他去打突厥他也不去。大將斐文安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十日攻下浦津關,將王頍的戰(zhàn)略部署具體化,威震長安,但是楊諒卻說不想打了,想經營東邊,失去了寶貴的機遇。】
【而后世朱棣可謂楷模,打不下便繞開,長驅直入南京城,一鼓作氣!】
【耗?你耗得過擁有關中、江南、蜀地的楊廣?在面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當權者,你就必須猛,一鼓作氣,如項羽和朱棣,而不是割據,亂世用割據的成功率才高!】
【那么為何叫停斐文安?我認為是楊諒的不自信造成的,他沒上過戰(zhàn)場,沒打過勝仗,打高句麗也輸了,本來造反也只是想著不死而已,沒有奪位的決心。】
【尤其是在后期在和孤軍深入的楊素對峙時,不戰(zhàn)而逃,也不聽王頍的建議,兵敗如山倒!】
【在決策方面,他拿不定主意,在臨場作戰(zhàn)方面,他不自信,也不懂兵法,戰(zhàn)略部署方面更是首鼠兩端無從取舍,幾乎每一步都是走錯的。】
【相反,楊素身經百戰(zhàn)。他以斐文安的方式進行反擊,擒賊先擒王,幾百人孤軍繞后攻克趙子開,更是只以幾萬人就敢和楊諒對峙,無論是決策還是戰(zhàn)略部署還是臨場作戰(zhàn)方面全面碾壓楊諒。】
【所以在軍事上,楊諒得分極低,懂一些,但只懂一點點,只能得3分。】
【當然,其中也有楊廣勢力和實力更強,楊素也是千古難遇的猛將(別說他陰險狡詐還很賤,但他是真能打)的原因。】
【可是其實王頍分析過他造反很難成功,他手下也都是些南陳降將,蕭摩訶就是楊素的手下敗將,楊廣還有屈突通等大牛壓陣,想憑河東之地打贏?神武帝高歡都打不贏!】
【所以在政治格局上看,他完全不如哥哥楊秀,若是他不造反,歸順二哥,主動認錯,自然也不會落得個囚禁至死的下場。】
【但是他能經略河東,并且能夠任用旗下諸多大臣,也是有一點能力的。】
【政治能力3分。】
【在經濟文化上,他應該也有一點能力,但史書記載極少,給3分參考分。】
【在影響上,他打響了反楊廣第一槍,因河東是其領地,也可以推斷出他的諸多部曲為后世反隋奠定了部分基礎,例如所謂的燕云、山東等地。也可能因為他的造反想讓楊廣開鑿通往河北的運河,朱棣造反的時候也可能吸取過他的經驗教訓等等,給4分。】
【五個兒子,個個不得好死。】
【楊堅知道了會怎么想?】
【他自以為精明強干,但卻被反噬,落得個國毀家亡的下場。】
楊堅無言以對,面色茫然地看著光幕,上了年紀的他差點沒一口老血吐出來。
獨孤伽羅亦是如此,不停落淚。
楊勇和楊廣死死地跪在地下,把頭埋深,不敢說話。
如果真如光幕所言,他們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然而光幕并沒有結束,而是進行了最后總結。
【那么隋朝真的只能二世而終?】
【要想改變該怎么改變?】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就當看個樂子,也請各位看官討論討論,有沒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