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那倒不至于......
- 族長請冷靜
- 大鯨掉南北
- 2062字
- 2025-02-23 07:31:00
酒肉正酣。
三叔公放下了酒杯,適時提起了韓逸的婚事。
“親家公...小逸這孩子現在已經成年,他父母也俱都不在,此事您當多費點心......”
這話是對韓逸外公說的,還沒等他外公表態,楊子欽便主動承擔起責任,微醺著便搶話道:“他三叔公...此事你不提,我也會留意,他娘乃是我親姐,我這幾年常來往郡城,會托大夫人為他在郡城找門好親事!”
他拍著胸脯道:“嫡出的娘子不好說,但庶出旁支的大家閨秀肯定沒問題......”
這話算是說到了三叔公的心坎上,開心的瞇起了眼睛,連連勸酒。
三人討論的熱火朝天,在韓姝的伺候下,酒是一杯接著一杯。
韓逸想著剛剛舅舅所說礦產將走水路的事,此時卻是有點走神......
因為他想起了前世的一個典故。
說是歷史上有一個明朝的皇帝,為了出兵攻打異族,把史書都翻爛了,最后翻找到這個異族得罪過漢朝的皇帝。
后打著為漢朝的皇帝報仇的理由,出兵關外,橫掃八荒......
聽說了這個礦脈的價值之后,韓逸便起了心思......
從獲得淬體境修行之法的艱難韓逸便總結出一個現象。
這個世界資源只有這么多,底層人拼命的想向上出頭,就要盡可能的獲取更多的資源。
可不管是修行之法,還是各種天材地寶,往往被上層之人把持,下面的人很難有出頭之日。
若想頑強的向上生長,就要爭。
與天爭,與地爭,與別的世家去爭。
這陳、胡兩家,韓逸打算暫時記在心中。
到時候...或許能以此恩怨為突破口......
也算是師出有名!
酒足飯飽,賓主盡歡。
韓逸舅舅和外公二人,皆留宿于韓逸正院廂房。
一夜無話。
第二日一早,韓逸和三叔公一起送客至村口,雙方告別。
韓逸目送外公馬車離去后,拉住三叔公,指著村后的茫茫山脈道:“三叔公若是有閑...陪我走一走如何......”
三叔公一愣。
他知曉韓逸深居簡出的性子,現在主動提出走一走,定是有事......
他隨口道:“也好...昨夜和你舅舅談了你的婚事,當時你卻是心不在焉,正好再聽聽你的想法......”
韓逸主動在前,帶頭向村子南邊走去。
靠山村坐落在凌云山脈山腳下,而凌云山脈據韓逸前段時間看過的地理志記載,由北向南橫跨七八百里。
是嶺南有數的大山脈。
靠山村背靠山脈,和靠山村一般靠山吃山的村落有很多,離得最近的便是以北的白氏家族。
就連縣城的三大家族,其族地也是在凌云山脈的山腳,靠近縣城方向,和韓氏中間僅隔著一個雜姓村落。
只是不同的是,三大家族實力雄厚,能向著山脈后面的南荒大山深處探索。
兩人沒有回村,而是來到村子南邊,一條寬約四五丈的小河邊。
小河自深山中而來,河道中間最淺的河段起碼也有三四米深。
這就是楊子欽所說的縣城陳、胡兩家,打算采礦后用于運送礦石的小河,就在靠山村邊上。
微風徐徐,楊柳輕拂。
兩人沿著河邊小路,一路閑聊,一邊向不遠處的山腳下走去。
沿途有不少人家,大多都是靠山村村民,也是韓氏的佃戶。
見到韓逸和三叔公,紛紛熱情的打招呼,留飯請茶......
二人客氣的謝過,很快便來到山腳下。
兩人面向群山,左手邊是小河。
而小河右邊隔著一座高大山頭一側是個巨大的山谷,里面居住了二十幾戶人家。
山谷的中間有一片平地,其上稻田縱橫,田埂阡陌。
微風吹拂下,隱隱有稻香傳來。
“三叔公,現在族中錢糧如何......”
韓逸自從接任族長那次粗略看過一眼,后面就再沒關心過,現在韓逸主動詢問,三叔公便知韓逸是要說正事了。
他如數家珍道:“各種金銀銅錢加起來大概有五萬余貫錢.....糧食現在夏糧還未收,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大概只有兩倉余,約四百多石(一石=150斤)!”
為了給韓逸提供更準確的數據,頓了頓又接著道:“待過些時日夏糧和秋糧一下來,再繳納完朝廷的稅賦,像往年一樣賣一部分后,族產田畝能存滿十個谷倉......”
一倉二百石,共三萬斤,也就是說族產不賣的話能得糧三十萬斤。
這么大家的家族村落,這點糧食的儲備不算好也不算壞,但應對尋常災年已是綽綽有余。
“我族中田產的水田不少,水的來源多依賴這條小河,我打算將這座山谷修建成水庫,用來蓄水灌溉,您認為如何!”
三叔公搞不懂韓逸為什么突然之間要修水庫,遲疑著道:“興修水利,乃是興旺全族,造福子孫萬代的好事,三叔公自當是支持......”
三叔公想了想后便表示沒意見,但銳利的雙眼卻是直勾勾的看著韓逸。
他自不會相信韓逸只是單純的修建水庫。
肯定有所謀劃。
最大的可能,便是打這條河的主意。
再想起昨日楊子欽在席間說的話,韓逸當時眼神便是有異,莫非是打縣城陳氏、和胡氏以后要在這條河運礦的主意?!!
想到這里,三叔公心中便是一驚。
“我的好孫兒...你不會是想攔河打劫吧......”三叔公聲音壓的很低,帶著顫音。
“三叔公言重了,那倒不至于....”
韓逸沒承認,但也沒否認。
但是修建水庫的想法,確實是盤算了些時日。
水庫在任何時代都是個大工程。
更何況是在沒有大型器械的封建王朝,就算有武者的因素,也只能靠人力一鋤鋤的挖,非常的廢人費力。
一座大型水庫,往往沒有個三五年根本建不成。
他第一個目的,便是以此為名目,向縣里申請,將每年從中原大地流放至越州臨安縣的罪犯,安置來靠山村,幫助修建水庫,順勢安家。
以此來增加人口,從而獲得每月更多的氣運點。
以這個山體水庫的工程量,安置個千把人應當不成問題。
到時候水庫一建成,還能用來豢養大量的靈魚,也算是增強底蘊。
若是有可能的話,就攔壩引河水入水庫,將陳、胡兩家水路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