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認為自己是個氣運之子,但樵夫很明顯不這么想。
高平一路風餐露宿來到了菩提方寸山腳下,和居民反復確認過地址,可是就是找不到斜月三星洞。
一個村民沒看到高平的帶毛臉,給他出主意說:
“神仙我不知道,可我們村的樵夫很神經的,每天也不上山砍柴,啥事不做就睡覺,到今天還沒餓死。”
高平思索著記憶里的西游記,找遍了方寸山,也沒看到那個唱著“觀棋柯爛,伐木丁丁”的指路樵夫,于是只好碰運氣去村里那個一看就不沾邊的好吃懶做的樵夫那看看。
樂,總不能他這輩子就在孫悟空上山的時候砍過一次柴吧?
這分明不是一個人……
才怪!
高平到了樵夫家,他連斧頭都是鈍的,家里一根柴沒有,酒葫蘆倒是扔了滿地。
樵夫呼嚕震天,村長上前一巴掌把他抽醒:“起來!還酒錢。”
樵夫睜眼看到村長,毫不在意。轉頭又看到高平,一個哆嗦爬了起來,張口背的滾瓜爛熟: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
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
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
”
看到高平無語的眼神,中間的詞一跳再跳,直接就到了“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可惜好詞。
可惜好劇本。
倉促之下,一點沒發揮出來。
村長上去又一巴掌:“嚷什么?你是吃的醉爛,喝酒噸噸,酒缸酒桶游行。光吃白飯,借錢難為情。家徒四壁空空,去典當,四處哭窮。只躺平,好吃懶做,干啥都不行……行到處,非昏即醉,對臥是酒瓶。”
村長不好意思地對高平笑笑:“這人不知道怎么,幾年前就開始背這首詞,還說自己有仙緣,念叨的大家都會背了。”
樵夫也不好意思的笑笑:“我這幾年磨斧子哩,未開張,未開張。”
高平抱著萬一的想法,問:“此處可有神仙洞府?”
酒柜樵夫跳起來叫:“有!斜月三星洞,你且看!”
高平順著樵夫手指的方向看去,青山開闊,草木幽深,霧氣破開,顯出一條小路來。
高平驚訝,卻是之前不曾發現。
轉頭再看樵夫,已消失不見。
一問村長,樵夫幾時來得,姓甚名誰,卻都不知。
聽說有仙緣,村長也想帶著村民齊去,只是一入幽徑,似飲酒,跌跌撞撞又走了出來。
進去的人都說大霧沉沉,腳下有泥沼,既分不清方向,又困足難行。
高平走上小路,并無異樣,心中暗道他們一村沒仙緣。
原來這個仙緣是定向設置的,先射箭再畫靶,說不定幽徑的禁制上寫著:
“廣招賢才,一視同仁,均可報名。但猴子、穿過東海、來自花果山、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優先。”
高平心中暗自腹誹,想到有黑幕的如來,更加以最大的惡意揣測起來。
走到一半,耳邊又聽樵夫唱歌,這次唱全了,可走近看,不見人影。
高平了然,如果形式不走,大概要被扣工資。
走到斜月三星洞前,雖不甚華美,卻好一副清幽古境。
高平剛要敲門,門自己開了。
門內走出一仙童:“什么人在此騷擾?”
高平連忙上前:“仙童有禮,我來求仙訪道,不曾騷擾?”
仙童笑道:“我家師父剛才講經忽止,叫我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說的可就是你嗎?”
高平連忙應承,隨仙童進了斜月三星洞。
高平尚未見菩提祖師,已遠聞講經聲,只覺心神舒暢,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走近瑤臺,望見一道人高坐,旁邊天花亂墜、地涌金蓮,下方三十余位坐在蒲團靜聽。
不消片刻,講經暫歇,異象散去,道人低頭望向高平。
高平連忙跪下,口稱師父,還不等道人問,便噼里啪啦說道:
“師父!師父!弟子潛心修道!還請師父收我為徒,傳授仙法!弟子在東勝神洲花果山,便知天上有天,不學仙法,難得逍遙自在。因此橫渡東海,穿越南瞻部洲,來尋仙訪道。幸得能遇真人,還望慈悲則個,收下弟子。”
須菩提點了點頭,問道:“路途遙遠,誠心可鑒。不知你緣何修道?又緣何知我在此啊?”
高平心中一緊。
在來的這一路,高平已借靈明心仔細回憶了西游場景,因此不等須菩提發問,便說出來處,可這須菩提更不質疑,又問出新問題,想必是蝴蝶效應,已有區別。
“弟子想得逍遙自在,長生久視,這一路行來,打探仙家,久無消息,唯有這座山水清秀,碰碰運氣罷了。”
須菩提撫須暗道:那只老猴尚不曾死,這石猴便能有所感,渡海修道,確實不錯,難道這就是天生地養、氣運所鐘嗎?只是早來了些,卻也無妨。
于是須菩提開口:
“既然如此,你可有姓名嗎?”
高平有心說沒有,卻難免不舍,回答一頓,知道再難瞞菩提祖師,于是說:“弟子本無名姓,是花果山一塊九竅八孔石所生。在路上,見南瞻部洲風土人情,于是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高平。”
須菩提撫了撫白須,道:“你雖有名姓,但入我門中,乃作修行之人,便給你起個法號。我門下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個輩分,你正當悟字,又形似猢猻,便稱孫悟空罷!”
“多謝師父!多謝師父!”
高平喜極而泣,只覺自己一路風浪與艱辛有了依托,如今掛上孫悟空這個名號,道途便堅實許多,有了修仙訪道的資格。
菩提祖師呵呵一笑,道:“既入門下,便是我的弟子。金苓,你領他見過各師兄、師姐去。”
菩提祖師拂塵一動,在諸蒲團前又增一席,位置之好看得諸師兄、師姐頻頻側目。
那叫金苓的女道人起身,領著高平與眾人見禮,高平紛紛拜見,卻也都和顏悅色。
見禮完畢,又回到菩提祖師前。
菩提祖師略微頷首道:“好,以后就由你金苓師姐帶你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