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臨渭縣城
- 三國:朕乃劉辯,開局認賊作父
- 其實苦瓜很甜
- 2027字
- 2024-04-12 17:00:17
馬騰帶著數萬殘兵逃進了廣魏郡郡所臨渭縣。
廣魏郡郡所臨渭縣,是一座重要的邊境縣城。
馬騰敗退后,便加強了對臨渭縣的布防,以應對可能的進攻。
臨渭縣城墻高大堅固,由渾厚的青石壘砌而成。
城墻上設有高大的瞭望塔,使得守軍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四周的動向。
城墻周圍設有密集的箭樓和壕溝,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城內的守軍分布緊密,士兵們身著鐵甲,手持利刃,嚴陣以待。
軍營內的戰馬也被安置在專門的馬廄中,隨時可以調動。
城內的民居和商鋪已經被疏散,只留下了守軍和相關的輔助人員。
各家各戶的門窗緊閉,街道上空無一人,一片寂靜。
城內的糧食和物資被儲備在倉庫里,以備長期作戰所需。
在城墻的四周,設有多個陣地和營地。
士兵們布置了密密麻麻的陷阱,如鐵釘、繩索等,用來阻止敵軍的侵襲。
床弩和火箭筒等遠程武器也被擺放在戰略要點,以增加守軍的火力。
除了城墻和外圍陣地,縣外還有兩支精銳的游騎兵隊伍。
他們馳騁于城內外的平原地帶,負責巡邏和偵查,以及對敵軍的騷擾和攻擊。
馬騰和他的將領們在縣城內設置了指揮部,以便更好地指揮作戰。
指揮部內部設有戰圖和情報室,將情報及時傳達給各個戰區,以應對敵軍的突襲和進攻。
整個臨渭縣的防線看似堅固,丟失的士氣再此高昂。
馬騰深知,只有穩守城池,才有機會取得勝利。
“陛下,前面便是廣魏郡郡所臨渭縣。”徐晃說道:“據探子回報,敵軍主力駐扎在縣城內,想必防御十分森嚴。”
張遼嘆息一聲,說道:“臨汾城雖然位置偏僻,卻很險峻,易守難攻。”
“陛下,末將愿意親率五千步卒攻破敵城!”趙云請求出征。"
"五千?“
劉辯皺起眉頭,搖頭說道:"太少了,這樣吧,全部步卒帶上,只能失敗。"
三人一臉愕然:”戰敗?“
”這是為何?“
劉辯解釋道:“臨渭城內最少有三萬敵軍,我方不過兩萬人,攻城戰,不利。請君出城方為上策!”
“而且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馬騰正需要一場勝利來增加士氣!”
“如果我們給他們一次勝利的機會,馬騰必然會把握,而且就算是殘兵敗將,他們人數依舊多余我軍!”
趙云猶豫了片刻,說道:“陛下,末將愿意出戰!“
“去吧!”
劉辯笑了笑,說道:“朕在此祝你旗開得勝敗!”
“謝陛下!”
趙云興沖沖地走出營帳,準備出征。
……
“報——”
馬騰軍一名將士飛奔而至,單膝跪倒稟告:“大王,陛下的主力攻城了!”
“哦?陛下竟然這么快就攻城了?”馬騰驚訝地問道:“他們都攜帶了什么樣的攻城工具?”
“陛下沒有任何工具,他們只攜帶了云梯、沖車、竹梯等!”
“尚未備好攻城器械就敢來攻打本王的臨渭城?”馬騰冷哼一聲,說道:“陛下的膽子真夠大的!“
“不,可以說是毫無攻城經驗。”韓遂提醒道。
“韓國相說對,這可能是陛下的第一次攻城行動!”馬騰說道。
“大王,臣認為陛下既然敢發起攻城,肯定是糧草不足,不然不會如此急功近利。”一旁的軍師說道。
“糧草不足?”馬騰疑惑道:“這個理由怎么講?”
“陛下救陳倉心切,必然準備不足,糧草供應自然跟不上。若是糧草充足,又豈會輕舉妄動?”軍師解釋道。
確實有理!
馬騰贊同地點點頭,“言之有理,陛下救陳倉心切,這一點毋庸置疑。”
“現在,我軍退守臨渭,并有堅城做基礎,陛下如此急功近利確實可疑!。”
“陛下他們來了!”
......
忠義軍的攻打行動開始了,他們組織成隊伍,云梯、沖車和竹梯等攻城器械準備就緒。
戰鼓擂響,士兵們士氣高昂,邁步向臨渭縣城推進。
在城內,馬騰和他的將領們早已做好準備。密切關注著敵軍的動向,嚴密布置防線,準備迎戰。
指揮部內的戰圖和情報室傳遞著即時情報,讓各個營區能夠迅速應對敵軍的進攻。
臨渭縣城守軍的火力集中在戰略要點,以增加守軍的威力。
城墻上的弓弩手屹立在防線上,瞄準著敵軍,準備釋放致命的箭雨。
忠義軍的攻勢漸漸接近臨渭縣城,他們排成陣列,準備沖擊城墻。
云梯輕盈地放下,士兵們翻越而上,準備占領城墻。
沖車沖撞著城墻,試圖破開守軍的防線。
竹梯則被放置在城墻外,讓士兵們爬上城墻,與守軍展開激烈的搏斗。
城墻上,守軍奮力抵抗,箭矢飛舞,劍光閃爍。
守軍將領們帶領著士兵們與敵軍拼殺,毫不退縮。
馬騰更是揮舞著長槍,親自指揮戰斗,鼓舞著守軍士氣。
戰斗異常激烈,雙方你來我往,不分勝負。
忠義軍沖鋒陷陣,但臨渭縣守軍頑強地抵抗著,沒有絲毫退讓之意。
戰斗持續了一段時間,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但臨渭縣守軍的防線始終沒有被攻破,忠義軍在城墻下遭受重創。
馬騰趁著敵軍勢弱,發動了反攻,士氣高昂的守軍如獅子一般撲向敵軍,將他們逐出城外數里。
大勝!
馬騰見到己方取得戰爭的優勢,士氣高漲,決定趁熱打鐵。
“眾將士聽令!”馬騰拔出佩劍,指向城下的敵軍,喝道:“殺,為我軍犧牲的弟兄報仇!”
城門打開!
“殺啊!”
守軍們吶喊著沖出城。
雙方混戰到一起,鮮血濺灑了每一寸土地。
忠義軍傷亡慘重,但仍然頑強地戰斗,他們不甘心失敗,誓要攻克城池,完成天子交托的使命。
城墻下尸體堆積如山,血腥味彌漫在空氣中,讓人作嘔。
雙方僵持了許久,兩軍傷亡合計超過萬余。
趙云見時機差不多了,下令撤退。
“大王,敵軍撤退了!”一名將領跑到馬騰身邊,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