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誰家女子?
- 人在初唐,權傾朝野
- 瑾煖
- 2167字
- 2024-05-19 13:53:05
游街慶祝漸漸接近尾聲,人群逐漸散去,街道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李麟戟微醺的臉龐上掛著滿足的笑容,內心卻異常清醒。
盡管今日的榮耀與贊美如潮水般涌來,他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與志向。
婉拒了孫伏伽提議前往酒樓慶祝的邀請,他深知,雖然今天是值得慶祝的時刻,但前方等待他的挑戰與責任更為重要。
回到小院,李麟戟并未直接休息,而是開始籌劃前往邊疆的事宜。
李麟戟獨自一人坐在小院的石桌旁,手捧著茶盞,卻并未輕啜,目光穿過院落的籬笆,遙望著遠方,心中思緒萬千。
他深知邊疆之行既是實現抱負的絕佳機會,也是充滿未知與危險的挑戰。如何在紛亂復雜的環境中施展才華,如何在危機四伏的邊疆站穩腳跟,這些問題在腦海中盤旋。
“穩邊疆,需先安民心,安民心則需清吏治,清吏治則需嚴法治。”他自言自語,心中逐步構建起一套治理框架。
李麟戟深知,邊疆問題錯綜復雜,非單一策略所能解決,需多管齊下,既要強化軍事防御,也要注重民生改善,更要從根本上整頓吏治,樹立公正清明之風。
正當李麟戟沉浸在對邊疆戰略的深思中時,院門突然被急促地推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小院的寧靜。
魏征,這位與李麟戟情同手足的結拜兄長,滿臉憂慮,快步走入院中,直奔李麟戟而來。
“麟戟,我一脫開就趕來了!”魏征的語氣中滿是關切,眼中閃爍著不安,“邊疆事務繁重且兇險,你這一去,我怎能不憂心?”
李麟戟抬頭,見是魏征,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站起身來迎上前幾步,拍了拍兄長的肩膀以示安慰:“兄長,邊疆雖遠且險,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輩讀書人,自當為國效力,安定四方。”
“好一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若大唐的官員都像你這般,何愁朝廷不興!”魏征聽后,神色稍緩,但仍難掩憂慮:“我知道你的志向與決心,但邊疆之事,牽扯眾多絕非兒戲,這擔子,實在太重了。”
李麟戟重新坐回石桌旁,示意魏征也坐下,語氣堅定而誠懇:“兄長兄所言極是,但我已做好準備。我打算先從整治吏治入手,正如你常言,‘必須細致入微,步步為營。邊疆的穩定,離不開一支廉潔高效的官吏隊伍,也離不開民眾的支持和信任。”
說著,他從桌上拿起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計劃書,遞給了魏征:“這是我初步擬訂的邊疆治理方案,還望征兄不吝賜教。”
魏征接過計劃書,仔細翻閱起來,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眼中漸漸透露出贊許之色。
看完后,他深深地看了李麟戟一眼,語氣變得堅定:“麟戟,你的計劃周全而深遠,我支持你。但記住,邊疆之路,必定艱難重重,切記保重身體,適時求援,莫要一人獨扛。”
李麟戟聞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這份來自兄弟的理解與支持,是他最堅實的后盾。“兄長放心,我此行定不負所托,也請你在朝中為我多加照拂,內外合力,共筑邊疆之安寧。”
魏征聽后,面上閃過一絲笑意,帶有一絲慈愛與欣慰,輕拍了拍李麟戟的手背:“麟戟,你一心為國,我自然也不能讓你的生活有所缺失。我已經為你物色了一位賢良淑德的女子,出身書香門第,性情溫婉,又頗有見識,相信能成為你堅實的后盾。”
李麟戟聞言,略感意外,隨即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溫柔的感激:“兄長如此費心,麟戟感激不盡。只是此行邊疆,未知歸期,恐需從長計議,免得誤了人家姑娘的青春。”
魏征搖搖頭,態度堅決:“男兒志在四方固然是好,但家室也是根基。你在外為國效力,家中有佳人等候,也是莫大的慰藉。時機一到,我自會安排你們相見,至于婚嫁事宜,可待你邊疆局勢稍穩再行考慮,不必急于一時。”
李麟戟沉默片刻,目光變得柔和,似乎想起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揚:“不知兄長對任城王可有了解?”
魏征聽后,露出幾分意外之色,但很快便恢復了平和:“任城王李道宗,乃皇室宗親,素有賢名,不過此人有些許特殊。”魏征眼神中帶著詢問,顯然對李麟戟接下來的話頗感興趣。
頓了一下魏征接著說道:“麟戟,此時提起任城王,可是有什么特殊之意?”
李麟戟輕笑一聲,繼續說道:“我與任城王之女李雪雁,相識已久,近來更是交往頻繁。
魏征聽后,眼中的意外漸漸轉化為了玩味,嘴角勾勒出一抹微笑:“哦?原來如此,任城王府的千金李雪雁,她舉止端莊,氣度不凡,確非一般,只是此時牽扯皇室宗親,事情便需更加謹慎處理了。”
魏征的語調中充滿了深思熟慮,顯然他在權衡著這層關系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
李麟戟點了點頭,表情認真。
魏征沉吟片刻,然后輕輕拍了拍李麟戟的肩:“此事需小心行事,任城王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亦不容小覷。”
李麟戟輕輕打了個哈哈,試圖緩和一下氣氛,笑道:“兄長勿憂,此事八字尚未有一撇,我們還是先不談這些兒女情長。”
“汾州介休縣,據聞那里民風淳樸,兄長可有交代?”
魏征聽后,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介休縣地處要沖,歷來是邊疆防御的重點地帶,近年來由于邊境戰事,民生多有凋敝,你到任后,首要任務是恢復和發展生產,讓民眾生活得到改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獲得他們的支持和信任。”
二人的談話漸深,在魏征的指導煩人下,李麟戟心中的規劃更為明確,信心也更加堅定。
魏征在一番深談后起身告辭,留下李麟戟獨自在小院中。
望著兄長遠去的背影,李麟戟心中涌動著感激與決心。他知道,自己即將踏上一條既充滿挑戰又滿懷希望的旅程,而在這條路上,每一個可靠的伙伴都至關重要。
思緒至此,李麟戟立即行動,托人給鄉下的王彪帶了個口信,邀請他來長安城一敘。
王彪曾經在沙場上與李麟戟并肩作戰,共同經歷生死,如今在鄉下侍弄田地。
此去介休雖然兇險,但對王彪未嘗不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