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階上品破障丹,價值一百靈石一粒!特點是能幫助練氣修士沖開小瓶頸,不給身體造成暗傷,比一階中下品破障丹品質更好!先來一顆試試效果。”
“一階上品青元丹,藥效是中品青元丹的三倍,售價六十靈石一顆,來五顆。”
最后四百靈石花出去,上一次賣符師傳承的靈石徹底花光。
不僅如此,自己種田這么多年的攢下的一百靈石也花出去了。
陳英覺得是時候回大青一趟了,不然沒有靈石花。
繼續返回茅草屋中修煉,這次一顆青元丹給他提供六十多縷法力。
兩顆青元丹就讓他法力積攢到練氣中期巔峰。
吞服破障丹,陳英立馬感覺到體內有一股狂暴的力量幫他開辟丹田,突破練氣七層關卡。
在他的引導下,練氣七層瓶頸順利破開。
接著他又煉化剩下的三顆上品青元丹。
這個時候藥效也衰減了,一顆青元丹只能給他提供五十縷法力。
修為卡在練氣七層巔峰,死活上不去。
練氣修士誕生神識,可神識不能像筑基修士一樣離體,但做到內視還是可以的。
陳英發現自己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吞服丹藥修士,青色木屬性法力中似乎夾雜幾分灰氣。
這是經常吞服丹藥修煉所導致的法力斑雜,會影響修士突破筑基。
不僅如此,他那擴增到七次的丹田的‘壁壘’也增厚了許多,仿佛有什么雜質依附在上面。
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他接下來突破小境界愈發艱難。
“果然,吞服丹藥修煉的確能快速增進修為,但后遺癥也很明顯。”
陳英暗自感慨。
據他所知,那些筑基家族的天才很少會服用丹藥修為,為的就是保持法力純粹,不增厚破障壁壘。
這也是修仙界的常識。
以往不是沒有散修吞服丹藥修煉到練氣九層圓滿。
可面對筑基大關時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甚至擁有筑基靈物也沒有多少效果。
想要解決這種困境也很簡單。
一個是尋找純化法力的秘法,剔除法力中的雜質。
另一個就是服用更高等級的天材地寶或者丹藥了。
傳言筑基丹就有純化法力、化解大境界壁壘的效果。
可單單一種筑基靈物就價值上萬靈石了。
更不要說比筑基靈物更好的筑基丹,至少也要幾萬靈石。
所以兜兜轉轉的結果還是靈石。
只要靈石充裕,砸也能砸到筑基境界。
想到這里,陳英將之前吃剩下的一斤一階上品妖獸肉賤賣給一家雜貨鋪,回收五塊靈石,又買了五萬兩黃金,然后溝通紫色漩渦前往大青。
這筆黃金差不多是陳氏商會五個月的利潤。
平時商會的事,他不會召集所有管事一起商議。
所以造成這些管事都不知道陳氏商會一個月的利潤是多少。
除非一個個統計,但這種機密消息,誰打聽陳英就讓大虎帶人過去解決。
畢竟這已經是屬于商業機密了。
所以有關錢一項,都是陳英一手抓。
包括內務總管謝學徒都不清楚商會利潤額。
回到大青后,陳英拿一本偽造好的賬單和一萬四千兩黃金給孫螚。
這是約定的第二個月七成的利潤分紅。
孫螚拿到這筆錢,非常高興,直言道:“以后你就是我孫螚的朋友了,誰要是敢欺負你就來告訴我,你孫哥在州城還是有幾分人脈的。”
陳英順桿子往上爬,一口一個孫哥,恨不得與孫螚斬雞頭燒黃紙拜把子。
“我有一個妹妹還未婚嫁,不知你小子想不想做我妹夫?”
孫螚覺得這小子不僅聰明,而且還有經商天賦,打算想綁定在自己身上。
思來想去就只有一個妹妹了。
而陳英聞言,腦海中快速思索這件事情的利弊。
他早已派人搜集孫螚信息,將對方的資料摸清楚了。
這孫螚雖然是孫家人,可出身旁支,族人眾多。
他父母在他十多歲時就死了。
只有一個小十多歲的妹妹相依為命。
要不是孫螚自小顯露武學天賦被主脈看重培養,兩兄妹估計也只比一般的富貴人家好點。
腦海中快速思索,陳英立馬苦笑道:“小弟不過有幾分小聰明,而且家世一般勉強算是寒門,連豪族都夠不上,怕是配不上令妹。”
陳英自覺得這一番話沒有什么毛病。
大青朝門閥世家林立,九姓十望這十大門閥貴比王侯。
哪怕是一個庶出紈绔,只要是出身九姓十望,那么就可以娶州城世家的嫡女。
相反,要是家世一般,就算是換血后期武者,那些世家庶女都不會高看一眼。
而能成為世家的,基本都是代代出入道武師的家族,甚至不缺乏大武師、天人宗師!
至于九姓十望這十大門閥,更是出過武圣大宗師,底蘊深不可測!
聽到陳英這話,孫螚笑得很大聲。
過了數十息,他才不屑道:“狗屁出身!老子可不是那些迂腐的老東西,只有沒本事的人才經常把門楣掛在嘴邊!”
“你小子不僅聰明,而且又有經商天賦,更重要的是——”
孫螚似笑非笑的盯著陳英道:“你年齡才十七吧!一年前才是災民,連武學都不會,一年后已經換血第七變了,這個天賦比一般的武骨還要強!老子看重的就是你將來會有大出息!”
瞧見陳英還要說些什么,孫螚打斷道:“你先別急著拒絕,我雖想讓你當我妹夫,但也看我小妹同不同意,畢竟我只有這一個親妹妹。”
“不如這樣,等我前往府城任職,站穩腳跟后就把我妹妹接過來,然后再叫你過去見一面,就這樣定了。”
說完,孫螚直接將陳英趕出去。
望著關閉大門的孫府,陳英無奈搖頭。
這叫什么事?
罷了。
不如走一步看一步。
陳英回到商會,便讓謝學徒派人去其他縣城大肆購買糧食。
大青朝雖然是古代世界,但生產力發達,主要農作物水稻小麥一年能做到兩熟甚至三熟。
畝產更是達到千斤以上,家家戶戶都有余糧,百姓餓不死。
除非遇到大災年,或者朝廷窮兵黷武,地方豪強官府收稅太重。
不然老百姓都不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