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億指數
- (挪威)羅賓·威格斯沃思
- 1653字
- 2024-04-24 17:49:41

泰德·西德斯寫信給沃倫·巴菲特,說打算接受巴菲特提出的賭局,與他展開一場對沖基金與指數基金之間的較量。這位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董事長,在信件上潦草地寫了幾句回復。西德斯收到回信后,很高興。

頭腦睿智、喜愛哲學的哈里·馬科維茨,是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許多追隨者都認為,他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是現代金融學的起源,也是指數基金得以發明的學術理論基石。

哈里·馬科維茨的徒弟威廉·夏普的研究發現,股市整體呈現出最佳的風險收益權衡結果。這項研究幫助夏普和馬科維茨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為第一只追蹤市場的被動基金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人稱“刀鋒麥克”的約翰·麥克奎恩,曾經是一位農場工人和海軍工程師,他對計算機有著一股非一般的癡迷和熱愛,這促使他進入了金融領域。他在富國銀行發行第一只指數基金的過程中,其過往的人生經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生時代曾是運動員的尤金·法馬,以及他開創性的“有效市場假說”,已經成為芝加哥大學的代名詞。當一群金融業叛逆者想要設計和發明第一只指數基金時,法馬和他的理論為此提供了所需的知識儲備。

百駿財務管理公司的創始人迪恩·李巴倫,性格外向,喜愛社交,他可能并不是有效市場假說的忠實信徒,但他確實認可指數基金是適合大多數投資者的產品。并且他喜歡新事物,設計和發明一項全新產品,對他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1968年,《機構投資者》雜志的封面故事,標題為《接掌威靈頓的天才們》。正如畫中所示,一開始,威靈頓和總部位于波士頓的TDP&L公司的結合,看起來十分完美,天才基金經理們為這家知名老牌投資公司注入了新鮮血液。然而,他們的關系很快就惡化了。

博格男孩們的合影。先鋒領航的創始人約翰·博格,總會帶著一位年輕的助手在身邊培養。每年圣誕節,博格都會和所有前助手以及現任助手共進晚餐,喝得酩酊大醉。圖中上面一排從左往右依次是:杰里米·達菲爾德、吉姆·里普、丹尼爾·巴特勒、簡·特瓦多夫斯基、鄧肯·麥克法蘭。圖中下面一排從左往右依次是:杰克·布倫南、蒂姆·巴克利、約翰·博格、吉姆·諾里斯。

大衛·布斯、雷克斯·辛克菲爾德和拉里·克洛茲一起創立了維度基金公司,發行下一代指數基金。他們邀請了導師約翰·麥克奎恩和尤金·法馬加入董事會。圖中從左往右依次是:麥克奎恩、克洛茲、法馬、布斯、辛克菲爾德。

學術界的研究,加上勇于探索創新的非傳統金融界人士的努力,促使了指數投資加速發展。圖中正是3位代表人物的合影,分別是:約翰·麥克奎恩、大衛·布斯,以及富國銀行顧問、未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倫·斯科爾斯。

弗雷德·格勞爾(左)把帕特里夏·鄧恩(右)當作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但是,當格勞爾與BGI的母公司巴克萊進行薪酬談判時,鄧恩似乎背叛了他,并在格勞爾離職后,獨自接管了整個公司。圖中站在中間的是BGI高管埃里克·克勞西爾,他的個性很符合“友善、積極、充滿激情”的公司文化。

拉里·芬克曾是第一波士頓的明星債券交易員,號稱“宇宙之王”,家喻戶曉。然而,在一次失敗的投資中他的團隊損失了1億美元,于是芬克不得不離職了。隨后芬克創立了新公司,也就是后來的貝萊德,并將其打造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投資集團,最終大膽收購了擅長做被動投資的BGI。

早期,幾乎整個投資行業對指數投資這個新興事物,都報以嘲笑的態度。然而當指數投資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后,嘲笑演變成了攻擊,言語尖酸刻薄,毫不留情。專注于主動投資管理的路佛小組(Leuthold Group),發布了這張諷刺的海報。許多早期的指數投資先驅,都曾用這張海報裝飾過自己的辦公室。

雖然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就已經發明出了指數基金,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指數基金才開始逐漸受到關注。過去10年,是指數基金飛速發展的時期,無論是被動型共同基金,還是ETF,管理規模都在不斷擴大,占據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指數基金包括很多細分品類,比如有追蹤原油價格的“交易所交易憑證”,也有被動型貨幣市場基金等。迄今為止,股票指數基金是規模最大的一類。不過近年來,債券指數基金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并且根據人們的預期,其規模將在接下來的10年里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