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8. 面包頌

城市本是面條的城市。幾百上千年前,城市尚且是廣袤沃野,村莊散落,居民稀少,即以小麥為主要種植物,麥?zhǔn)鞎r節(jié),百里金黃、千里飄香,收得的麥粒堆滿糧倉,石磨、水磨作用下,麥子由粒成粉,由粉成團,再切、削、拉、掛、扯,成長短不等、寬厚有異的面條,向左鄰右舍輸送,亦招徠四方不果腹或果腹而不解饞的人。久而久之,人口密集,散落點成聚集處,人人追求新鮮味道,個個嘗試新奇手藝,形成遠(yuǎn)近聞名的面食節(jié)。每年麥?zhǔn)蘸螅掷m(xù)一個月,不同城市、地區(qū)的面食手藝人趕來,各顯身手。各種面條輪番上場,各種做法爭奇斗艷,各種吆喝此起彼伏。城市里的每個人都游蕩在一口口面鍋前,觀望著一碗碗湯汁飽滿、配料獨特的面條,吃得肚兒滾圓,醉倒在面粉堆里。那時,沒聽說還有別的食物,也不需要。饞蟲都在面條上產(chǎn)出,在面碗里解決。

八十年前,匪幫占領(lǐng)城市。沒人清楚他們來自何方,但他們的胃顯然和東邊城市里的人一樣。他們喜歡大米,一碗白色的冒著熱氣、胖得能分辨一粒粒的米飯,才能讓他們抵達(dá)“飽饜”。面條,只是小吃,是閑暇時的玩意兒。為此,匪幫進(jìn)城第一天即宣告,本城告別面食,一律食米。降低產(chǎn)量沒關(guān)系,反正城市早不以種植為生,陸路、水路,是米還是面,交易都一樣做。抗議聲不斷,直到在鮮花廣場梟首七位面條師傅,此后仍舊有人偷偷摸摸,來碗面條作為紀(jì)念,兼安慰空虛的胃。十年后,城市的飲食結(jié)構(gòu)被徹底改變,連米粉這種近似面條的食物,都被摒棄。對大米的改造,到飯團為止。要不是做法太過單調(diào),想必會有米食節(jié)隆重登場。城市里不再飄蕩蔥姜蒜辣椒香菜的味道,衣袖上也沒有面粉供人們見面時撣掉。傳言那之后出生的新一代居民,身高、長相、皮膚都與前人不同,亦有傳言,他們的情感、智商得以優(yōu)化。

四十年前,將軍收復(fù)城市,首先著手的也是城市的胃。將軍向市民致歉,為不到百年里的反復(fù),為不是他該負(fù)的責(zé)任。將軍強硬說明,大米是匪幫的指定,食米是匪幫對城市的改造,必須更正,去除匪幫一切痕跡。以三個月為期限,沒有梟首,沒有絞刑,在那之后,仍舊以大米為主食的人,在鮮花廣場,一人抽皮鞭二十下。將軍忘卻了,他不是要人們放棄米飯,回到面條,而是由米飯改成面包,可這個城市的人,記憶里面粉只有面條一種去路。皮鞭抽打聲中,眾人給出哀號,收獲面包,形狀怪了點、味道獨特點,不管是蘸著果醬、黃油,還是就著胡椒、辣醬,城市更換面貌。城市的胃,是將軍的胃。我們的心,經(jīng)由面包,交到將軍手中。將軍毫不諱言,他是從西邊城市的前女友那兒,品嘗到面包,愛上這個味道。將軍申明,并非因為愛情,而是西邊城市更為文明,面包是文明的象征。更何況,他早已和她分手,他的情感百分百屬于市民,他的愛永遠(yuǎn)只和他的心和這座城市,合一。我們咀嚼的面包,吞咽的面包,是他奉獻(xiàn)的,現(xiàn)代文明的靈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公安县| 诏安县| 诸暨市| 新竹县| 巴林左旗| 岢岚县| 卓资县| 望江县| 敖汉旗| 策勒县| 垫江县| 广水市| 丰都县| 瑞安市| 东明县| 河北区| 达日县| 西平县| 吉林省| 扶沟县| 长治县| 天祝| 津市市| 东宁县| 宜州市| 荆州市| 浦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兴国县| 邵阳县| 长沙县| 襄垣县| 湄潭县| 嘉禾县| 昌都县| 汉沽区| 越西县| 樟树市| 平顺县| 昭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