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散伙,止步邵城
- 摸寶
- 撿漏
- 3225字
- 2013-11-01 19:37:04
在前往六奶奶這段路中,沈文信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看了看來電顯示,原來是易小軍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龍城方面發(fā)生了什么事?
抱著疑惑的心思,沈文信行走在青石板路上,放下扁擔(dān),接聽了這通電話。
“蚊子啊,你現(xiàn)在到哪了?”
“邵城老家,看望我奶奶和大伯一家呢,怎么樣,無事不登三寶殿,和尚你不會是特意打過來和我煲電話粥吧?”
“哦,這樣啊,那帶我向老人家和你大伯一家問聲好,今天打電話給你,是有一個事情和你商量,說實在的,我父母年紀(jì)也老了,這一點你知道的,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建立一個大的家業(yè),如今我也懂事了,和父親的間隙也在不久之前由你的開導(dǎo)下釋然了,最近我爸和我談了很久的心,大概的意思是要我來他的公司學(xué)習(xí),過幾年再接替他,其實我也和你說了我們合伙開古玩店的事,你知道他怎么說?”
易小軍的語氣和話語,讓沈文信倍感驚訝,其實這些日子撿到的寶貝,諸如王鐸手稿五品、清初暖硯六品、乾隆晚期雙耳扁方瓶九品、六品漢代人面陶罐、五品太平天國康祿王印、八品朱子常黃楊木關(guān)公像。
實際上,易小軍的貢獻微乎其微,也就是前面兩個的大筆資金三十萬是他出的,但是如果沒有易小軍,沈文信也可以東挪西湊,拿出來,主要是沈文信先期撿到的唐代青銅缽、明代象牙筆筒以一百萬轉(zhuǎn)手之后,大部分的錢用來改善父母的生活,買車買飾品,不然用這一百萬沈文信也不需要拉易小軍入伙了,當(dāng)然沈文信的店鋪、建造摸寶行的資金,處理摸寶行瑣碎的事都是易小軍一手操辦的,實際上如果沒有易小軍的加入,沈文信要開辦古玩店,至少還要幾年的事件。
畢竟人力是有限的,要找到一個記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極其困難,貨源不充足的情況下,沈文信要外出撿漏,還要兼顧龍城摸寶行的事情,那根本是天方夜譚。
想到這里,沈文信也明白易小軍這些日子的辛苦,不由得追問道:“伯父說什么了?”
“我爸說,做生意不能和兄弟之情混合到一起,按照我們的分成模式,時間一久會影響我們彼此的情誼,他見過了許多親兄弟為了金錢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他建議我,和你散伙,為了我們之間的友情,我最終決定繼承父輩的產(chǎn)業(yè)。”
易小軍的話語透露出了作為富二代的無奈,以前選擇自己創(chuàng)業(yè),主要是讓父母認可自己的能力,也希望能夠大干一場,不過現(xiàn)實往往是殘酷的,易小軍不論是前期的投入,還是后期的盈利,都不算紅紅火火,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雖然兩人之間的談話的媒介是電話,不能面對面談話,沈文信也能感受易小軍的無奈,的確要創(chuàng)造出父輩的產(chǎn)業(yè),在目前的行情來說,是極為困難的,其實啃老族也有不得已的一面啊!
“那摸寶行不開了?畢竟那個產(chǎn)業(yè)是你的啊,算起來你也投入了上百萬吧?散伙了怎么算?要不要我把所有的寶貝全部變賣了,我們五五分賬?”沈文信也知道易小軍會打電話來說這件事情,也說明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易中天作為一個產(chǎn)業(yè)遍布全國專門從事鋼材生意的老總,人生的經(jīng)驗肯定比他們老道。
沈文信靜下心來想這個分成之后,也覺得不妥當(dāng),畢竟寶貝都是沈文信一個人千辛萬苦收回來的,到頭來,坐在辦公室的易小軍獲得了一半的收益,一旦這個平衡打破,他們之間就會產(chǎn)生隔閡,搞不好這么多年的友誼正如易中天說的,會斷交啊!
易小軍隨后說道:“蚊子,一百來萬對我來說不算什么,我只是可惜不能和你一起創(chuàng)業(yè)了,摸寶行還沒正式開業(yè)就要提出散伙,做兄弟的實在愧對你啊!這些錢和店鋪算是我入股摸寶行的資金,你象征性地給我一成的紅利就好了,初期創(chuàng)業(yè)資金不太充足,以后再算。”
“不行,一成太少了。”沈文信斷然拒絕道,不論是撿漏的資金還是這么好地段的店鋪,對于沈文信來說都很重要,易小軍的幫助也使得他的摸寶行能夠進入準(zhǔn)備營業(yè)的狀態(tài),他的功勞不可磨滅。
易小軍也知道沈文信的為人,以前提出五成的紅利份額,就已經(jīng)讓易小軍內(nèi)心暖暖的,他的本意是不想再要摸寶行的收益,作為一個富二代,這些錢還真看不上。
“好吧,那你看這樣成嗎?以后你撿到了什么寶貝,送我?guī)讉€精品的就行了,權(quán)當(dāng)?shù)窒@些投入了,摸寶行的分成也不要了。”
沈文信思考了良久,也明白散伙之勢已成定局,暗自下定決心,以后撿到了國寶級別的寶貝,優(yōu)先送給易小軍,的確這些錢對準(zhǔn)備接管資產(chǎn)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大企業(yè)的繼承人來說,不值一提啊!
相信有“摸寶”的能力,以后沈文信會獲得四品以上的寶貝,甚至是更高品級的古董!送幾個給兄弟又何妨。
這么說來,易小軍與摸寶行撇清了關(guān)系,先前的努力等于是做義務(wù)工啊!全是友情贊助,使得雙方的友誼更進一步。
“親兄弟明算賬,所謂斗米恩斗米仇,好朋友之間,糾結(jié)在利益的漩渦之中,很容易反目成仇,易中天的介入,讓悲劇扼殺至搖籃了,我的處事原則還是太嫩了……”沈文信通過這件事情倒是清醒意識到了很多哲理,最主要的是生意場上的事,常聽人說,商場如戰(zhàn)場,在這么激烈的角逐中,把感情混入進去,傷人害己啊!
“好吧,看來我的旅行也到此結(jié)束,止步邵城了,等我回來,再詳細談,就這樣,我掛了,和尚。”
“嗯,等你回來,我們再深入談?wù)勲p方的想法,大概的意思我已經(jīng)說到了,很慶幸有你這個兄弟。”易小軍真誠的話語,讓沈文信不禁有淚灑當(dāng)場,哽咽地把電話掛了,本著男人流血不流淚的思想,沈文信忍住了淚珠滑過了臉龐。
陳黎聽出了這通電話的來意,又看到沈文信的表情,對這個見過一面之緣的易小軍印象也是極深,便出言安慰道:“沈哥,生意場的事我不明白,可是也知道你這個朋友很是仗義,放寬心吧,你不是總說,以后的日子會更好嗎?”
“嗯,陳妹,多謝你的關(guān)心,不過我要抱歉的是,這次我們無法抵達燕京了……”
“沒事,我也想去龍城玩玩,不知道你是不是介意?”
“好呀,陳妹你肯跟我一起回去實在太好了。”
沈文信一聽陳黎的話語,知道雙方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階段,也許這次返回龍城,能夠真正確立關(guān)系呢?
與易小軍散伙的事情基本上已經(jīng)理清楚,作為先期投入的大股東,易小軍以極大的胸懷把這些都友情贊助了沈文信,包括一百多平米正在修建的古樸三層帶閣樓的“摸寶行”,先期投入了至少一百萬,包括辦理各項手續(xù)、撿漏的啟動資金等。
出于沈文信在外面撿漏,易小軍在內(nèi)白白得了五成的收益,讓易中天看出了后輩合伙的關(guān)系中致命的要害,所以建議易小軍提出散伙。
作為一個大企業(yè)的老總,不僅和沈中興關(guān)系密切,對沈文信也是極為喜愛,很高興自己的兒子能有沈文信這樣的朋友,極為不希望這份友誼遭受來自金錢的危險。
有了易中天的牽頭,友情贊助似乎成了鐵板釘釘?shù)氖拢蛭男陪懹浺准业亩髑椋兄Z在以后的撿漏中,會贈送易中天、易小軍起碼國寶級別的文物,當(dāng)然這類的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全是上千萬的物件,沈文信目前還沒碰到過,當(dāng)然易小軍這話也是安沈文信的心,并沒有當(dāng)真。
不論如何,目前來說摸寶行的所有資產(chǎn)都歸沈文信一人所有了,以后也就沒這個閑情逸致旅行了,人員方面是當(dāng)務(wù)之急的,至少要找一個職業(yè)經(jīng)理人,還有掌眼的老師傅,伙計方面倒是簡單,專業(yè)性的人才難得啊!
“楊宇的潛力倒不錯,前期由他掌眼,我在旁輔助就成了吧。”沈文信有了一個大致的目標(biāo),便滿懷感恩之情地前往六奶奶的家中,為他們送米送油。
好不容易來一次老家,沈文信還是決定留幾天,龍城方面的摸寶行還未開業(yè),具體的事務(wù),不需要沈文信過于擔(dān)心,易小軍都處理妥當(dāng)了。
沈文信并沒有經(jīng)常挑扁擔(dān),所以施力方式有些問題,消耗的體力自然巨大,幾百米的路,挑到了六奶奶家門口,早就氣喘吁吁了。
不過還是安全抵達了,一間比沈文信祖屋還破舊的木房,千瘡百孔,年久失修,許多地方的瓦片已經(jīng)破碎,天氣好倒沒什么,等于是開了天窗,一旦遇上大雨天氣,那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六奶奶在家嗎?我是沈文信啊,有人嗎?”沈文信敲了一陣,里面全然無人應(yīng)答,他有些奇怪,不是說六奶奶久病臥床嗎?怎么會不在家?而且六叔不是順著這條路回來了?難道說還在村子周邊亂逛?
沈文信覺得自己好像選錯了時間,陳黎也極為納悶,說道:“你六奶奶這個時間會去哪呢?”
“不知道啊,再敲敲門看看。”
持續(xù)不斷的敲門,讓發(fā)糠的木栓被震裂,隨后發(fā)生“嘎吱”的聲響,木門大開,陳黎似乎看到了什么,突然驚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