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以棋會友
- 摸寶
- 撿漏
- 3129字
- 2013-12-13 12:42:57
沈文信雙手握著唐刀虛停半公分,看著早就嚇癱軟的屈大龍,指了指地面上的一只馬峰,說道:“這么大只的馬峰,很少見啊。”
豈不知屈大龍的小心肝“砰砰”直跳,第一次覺得離死亡這么近,回過神來的他,才明白剛才那一刀,表現(xiàn)出沈文信的功力強大。
“原來老板一直藏拙!力度再大一分,我的腦袋就開花了,好險……”其實按理說,兩人正面徒手對戰(zhàn),沈文信的三板斧用完,基本上就是被撂倒的命,不過這次沈文信先手震懾住了屈大龍,使得他膽怯之后,顧慮重重,喪失了一鼓作氣的氣勢。
輪實力,擁有密宗寶瓶氣、鐵砂掌等諸多國術(shù)基礎(chǔ)的屈大龍,近身徒手搏斗的能力不亞于一般的特種兵,沈文信不過是嚇唬人的紙老虎,真槍實干,他根本不是對手。
“怎么了?看你臉色發(fā)青,不對勁啊。”沈文信吹了吹刀刃,拿起葫蘆,含了一口高度酒噴濺至唐刀上,酒液隨著刀頭流向了刀柄,灑落在地上,猶如渴望嗜血的兇獸。
這個動作,顯然是為了讓刀,砍在人身上不至于卡住,或者單單是消毒的作用?不論如何,屈大龍看到此處,心涼了半截,荒山野嶺的,沈文信要砍他,還不是一瞬間的事?
“老板,老板,我看切磋就不必了,我徒手,你拿刀,這不公平!”屈大龍原先想著,既然沈文信要求受虐,他自然不會拒絕,真正面對沈文信的時候,那把平時看起來殘破不堪的現(xiàn)代工匠制作的唐刀,散發(fā)出的威力,不亞于絕世神兵,血肉之軀與到刀劍之類的硬拼的確有點不切實際。
“喲,你是專業(yè)的,我是業(yè)余武術(shù)愛好者,不拿把武器怎么和你對打,難道你就這么想虐你老板我?”
沈文信舞了一個刀花,擺了一個架勢,頗有威勢,屈大龍看了一眼,攻防得當(dāng),他找不出破綻。
“老板饒了我吧,我認(rèn)輸,我認(rèn)輸!”屈大龍無可奈何地道,徒手一戰(zhàn),還有可能贏,沈文信拿了一把唐刀,目前來說,如果不使出全力,根本沒方法突破,但是會沒輕沒重,傷及了衣食父母就麻煩了。
沈文信笑了笑,收起唐刀,走近屈大龍面前,親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身材高大健碩的屈大龍,沈文信要踮起腳尖他勾得著,畫面有些不太“唯美”。
“大龍,我開玩笑的啦,我怎么會跟你真的打起來,來馬鞍山的目的無非是活動筋骨,你隨意舞幾套拳吧,我到處走一走,等下我們就回去,還要給你介紹新來的伙伴呢。”
“那是,那是……”屈大龍松了一口氣,其實他也不是打不過沈文信,主要是怕全力而為,傷及沈文信,內(nèi)傷的話,一時半會難以痊愈。
而且他隱隱感覺,站在沈文信面前,手持唐刀的老板猶如一名大唐游俠,威風(fēng)凜凜,不可一世。
屈大龍在山頂打著一套不知名的拳法,沈文信提著葫蘆酒壺與唐刀,在馬鞍山附近晃蕩開了,臨冬的季節(jié),山上也沒什么山雞、野兔之類的亂竄,顯得有些蕭條、冷清。
這個時候,沈文信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處叢林,而在這里看到一間茅草房,門前開墾了許多菜地,上面種滿了白菜,青白相間的白菜與周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里居然有人住?難道是隱身高人?”沈文信看到這種環(huán)境,想到了古人的諸葛孔明先生,一些高人的確會隱身埋名,在鄉(xiāng)間、深山當(dāng)中居住。
走進門口,沈文信敲了敲門,抱著好奇的心思,一名大概六十多歲的老者,應(yīng)聲打開了門,見到陌生的男子,并不懼怕,相反很是熱情,說道:“小兄弟,你來到這里是緣分,會下圍棋嗎?”
沈文信一眼看了過去,擺設(shè)很簡樸,中間有一張圍棋桌,老者好像在擺棋譜,見到有人登門,也不管不顧,直接邀請下棋。
“沒問題,我正好對圍棋感興趣。”沈文信也覺得世事奇妙,難以捉摸,自己能來到這里,的確只能用緣分解釋。
老者看上去很和藹,一副慈祥長輩的樣子,不知道為什么會選擇在這里落腳,不免內(nèi)心疑惑萬分,老者收拾好棋盤之后,正坐在稻草席上,說道:“小兄弟先行吧。”
“嗯,那后輩恭敬不如從命了。”沈文信似模似樣地正坐,雖然略感不適,卻也沒怎么反感,在古代正坐是基本的禮儀,現(xiàn)代卻棄之不用了。
而且沈文信隱隱覺得,老人家的國語水平不怎么樣啊,類似有點外國口音,所謂鄉(xiāng)音難改,說得是,每個地區(qū)的人,在說普通話的時候,總會帶有本地土話的特征,從交談中基本上可以判斷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
老先生的國語,雖然說得很流利,卻在很多字眼上,語調(diào)不同,沈文信暗自有了計較,這個老先生絕對不是華夏人,估計是番邦之流,令他疑惑的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馬鞍山山頂,這處偏僻的山林之中?
非法入境的外國人?沈文信心思有點飄蕩,下棋的節(jié)奏,布局稍微有點不如意,與老先生下了幾手棋之后,只聽他說道:“小兄弟,靜心下棋,心無雜念。”
“好,老先生教訓(xùn)得是。”沈文信這才回過神,仔細(xì)觀察棋盤,發(fā)現(xiàn)老先生的棋路,有點本因坊丈和的縮影,看來老先生經(jīng)常擺島國著名國手本因坊丈和的棋譜。
下到五十手左右,沈文信的差距越來越大,開局不利的沈文信,在一開始就疏忽大意了,連連敗退。
沈文信陷入長考中,老先生說道:“小兄弟的棋路應(yīng)該出自過百齡老前輩之手,只是你開局幾手不盡如意,所以讓我長驅(qū)直入了。”
過百齡處在的時代是明末清初左右,而本因坊丈和應(yīng)該是乾隆時期,也就是島國的天明七年-弘化四年,相差也就一個年代左右,要想讓本因坊丈和來到當(dāng)時的天朝與過百齡對弈有點不太現(xiàn)實,但是如今卻有這種可能了。
沈文信繼承了過百齡《官子譜》的棋力,雖然沒有完全吸收,卻在穩(wěn)步成長之中,而這位老先生無異于是島國人士,不知什么原因跑到這荒山老林隱居了,所使的是本因坊丈和的棋路風(fēng)格。
反轉(zhuǎn)過來,可以認(rèn)為是幾乎同一時期的明代國手與弘化國手對弈。
“現(xiàn)在才剛剛開始,老先生,不要妄下論斷。”沈文信說完,有了一個大概反敗為勝的思路,落下,啪的一聲,敲山震虎!
“好,能遇上小兄弟是我的福氣,我們以棋會友吧!”
兩人都沉浸在圍棋世界呈現(xiàn)出的精彩畫面之中,開始真正的角逐,而另一方面,在馬鞍山山頂舞了幾套拳法的屈大龍,看了看時間,大概8點左右了,不由得自言自語道:“老板在干什么啊,這么久都沒來?”
納悶之中,受到了一條來自沈文信的短信,大概意思是讓他先行回去,如果他在開門營業(yè)的時候還沒趕到,就讓沈中亦介紹下新到任的掌柜、助手。
“不會是遇到妹子了吧?”花和尚的心思很難猜啊。
茅屋內(nèi),沈文信與棋友交手至中盤,老先生的優(yōu)勢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被沈文信縮小,使得他陷入了長考,起身之后對沈文信說道:“小友,我去沏壺茶,很久沒和你這類的年輕棋手交戰(zhàn)了,思路有些跟不上,老了,老了……”
不服老不行啊,華夏隨便一個胡亂闖進來的年輕人就和他的棋力不相上下了,可見如今這個時代,還是華夏棋手獨領(lǐng)風(fēng)騷。
當(dāng)然這個想法,他沒表露出來,借故沏茶,實際上是思考對策,這一盤棋局面很混沌不清,接下來只要出現(xiàn)一手昏招,必然會讓沈文信趁虛而入。
“老先生過謙了,您的棋路深通本因坊丈和的真?zhèn)鳎磔叢]占得先機啊。”沈文信很清楚,棋面上還是老者占優(yōu),按照這個情況下,沈文信心算過后,得出自己會輸三目左右。
而且是先手,那么可見老先生棋力很強大,至少達(dá)到了職業(yè)水準(zhǔn),到底是什么水平,作為一個沒經(jīng)常和職業(yè)棋手交戰(zhàn)的“外行”,還真判斷不出來。
與聶老棋圣、桂西棋王的對弈,并無法準(zhǔn)確得出老先生的棋力。
參考的數(shù)值太少了,沈文信倒是釋然了,老先生是什么身份與什么原因在這里定居,與他有什么關(guān)系?真如他所說的,這一次完全是偶然碰上,以棋會友,不枉這段來之不易的緣分。
沈文信倒是沒什么憤青情緒,盡管對老先生的暴露出來的口音、棋路等,推斷出可能是島國人,卻沒什么過激的情緒,盡管有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兩國人民的尋常百姓之間的交往,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對于友好的外籍人士,沈文信抱著歡迎的態(tài)度。
“哈哈,小友說笑了,現(xiàn)在的棋面上,看似我占優(yōu),實際上,你留了一個后招!”老先生倒了兩杯清茶,遞了一杯給沈文信,然后說道。
沈文信也隨即站起身,活動下筋骨,長時間正坐,他的膝蓋有些發(fā)麻。
喝了一口,暖了下身子,暗嘆道:“他果然不是凡人,這手棋都看破了,我還以為我隱藏地很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