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凡人的故事
- 穿越明末,獲得名人召喚能力
- 祈禱的野生泰坦
- 2115字
- 2024-04-12 15:32:56
霎時間,孫捷的家中進來了數個帶著佩劍且身手矯健的人。
劉權頓時感覺自己被包圍了,他驚恐地看著眼前的孫捷。
“好了,諸位,你們都把客人嚇到了。”孫捷輕松地搖了搖手,示意他們放下戒備。
“你們這是?”劉權愈發好奇這一群身手不凡的來者到底是來著何人。
“先生既然不愿意先說明來意,那就請聽我講個萬歷年間的故事吧。”孫捷讓所有人都坐下以后,開始了故事。
“萬歷七年,陜西西安的一個偏遠山村里,一顆璀璨的星辰悄然升起,他的名字叫孫明。
孫明,生于貧困之家,卻擁有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他的父母,雖然只是平凡的農民,卻深明大義,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他們節衣縮食,供孫明上學,希望他能夠通過學問改變家族的命運。
孫明自幼聰穎過人,對學問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每天起早貪黑,不僅幫助家里干農活,更把所有剩余的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
村里的私塾老師見孫明如此勤奮好學,便不計量錢財地收他為徒,教授他四書五經和詩詞歌賦。
歲月如梭,孫明的學問日益長進,他的才華在村里逐漸傳開。村中的長者們見孫明才華橫溢,便鼓勵他參加科舉考試,爭取考取功名,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孫明深知這是自己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為家族爭光,實現自己抱負的最好機會,于是更加刻苦學習。
于是,孫明踏上了科舉之路。他首先參加了鄉試,憑借扎實的學問和過人的才智,一舉考中舉人。
隨后,他赴京參加會試,再次脫穎而出,成為進士。在殿試中,孫明以其博學和見識,得到了皇帝的賞識,被授予了一個西安的官職——西安府推官。
孫明帶著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抱負,踏上了前往西安的旅程。
在任期間,他秉持著公正廉潔的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讓貧民百姓也真正第一次知道了何為法度,何為一方父母官。
他閑時,常與民同樂,將自己為數不多的錢財用以幫助遭受困苦之人和寒門子弟。
其中更是收留了一個父母因病不幸離世的女孤兒,幾乎全城之百姓都深受感動。
然而,就在一切欣欣向榮,孫明的仕途生涯好像一片光明的時候。
他卻發現了當地的布政使擅自培養黨羽,貪贓枉法。
深明大義,讀了圣賢書的他深知這是對百姓的剝削和對朝廷的不忠。
他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加入貪官污吏的,成為其中的一員,與他們一道魚肉百姓,享盡榮華富貴,而且家族世世代代都可如此。
二是與他們對抗,搜羅證據,打聽消息,等待時機成熟,一舉扳倒他們。還百姓一片青天。
食君祿,受國恩,要報效朝廷。于是,他果斷下定決心四處收集罪證,勢必要將貪官污吏告發。
然而,孫明沒有料到,他的行動被小人出賣,反被誣陷結黨營私。
他為了自證清白,吃齋沐浴,期望一片誠心天地可鑒,圣上明察秋毫。全城百姓都被他的正直和清廉所感動,愿意以身相報。
然而,就在孫明準備將貪官污吏繩之以法的時候,他的妻子和家人卻遭到了威脅。
貪官污吏以他們的生命為要挾,逼迫孫明認下莫須有的罪狀。為了保護家人不受牽連,孫明只能忍辱負重,承認了這些罪行。
最終,孫明被貶為庶人,準備回鄉養老。然而,由于在大牢中飽受折磨,他的身體已經太過虛弱。路途遙遠且煎熬,孫明在回鄉的途中病逝。
病逝之前,他決定將自己的親生兒子與收養來的女孤兒托付給一個值得信任朋友。
離別之際,還剩最后一口氣的時候,他把兩個孩子叫到自己跟前。
用盡最后的力氣說:圣上賢明,百姓本可過上太平日子。卻因為朝中有奸臣當道,相互勾結。有朝一日,圣上會被這些人所蒙蔽,朝廷會被這些人攪成一攤渾水。
那時,你們就要擔負起扶正天下,清掃圣君之側的重任。
圣上給予我們孫家的恩惠,我是無力再去償還了,只能托付與你們。
孫明當時淚流滿面地面對著兩個年幼無知的孩子,話語之間,雙唇止不住地顫動。
爹無能啊,想為孫家和天下蒼生爭氣,卻招來了洗不凈的污穢。
洗凈,掃除這些人世的污穢,就靠你們了!”
說到這,孫捷原本堅毅的雙眸閃過絲絲淚光。
“先生,想必你也料到,孫明正是我的父親。我還不懂事時,便匆匆接過了這樣一位深明大義,含冤而死父親的理想與抱負。
孫某雖無能無才,所幸父親結識的一位先生教導。年少之時起便在屋檐下讀書和習武。
先生日漸年事已高,臨終前教導我,圣上如今已經被奸臣蒙蔽,日后要想為父親洗清冤屈,為家族正名,就要去遠方潛心發展,以謀大事。
那先生膝下無子,便將所有錢財移交給我這不成器之人。
孫某無能,只能來此偏僻鄉村,另圖發展。發展之路艱難,但是幸虧有位女俠天生身手不凡,愿意與我一路相伴。內是賢妻良母,外事一同操練。”
伴隨孫捷的言語,眾人看向了那個身姿靈活,貌美如花的女俠客。
“夫君,莫要過謙了。若無孫明大人當初收養,今日我怕不是早已成為一個陰曹地府都無人可依的小鬼。
與你共圖大事,決心白頭偕老,并非只是為了報答救命之恩,也是我李衛琴個人的一片真心真情。”
說到這里,那女俠客一個箭步到了孫捷面前。相擁在了一起,深情一吻。這一刻,似乎向世界證明他們將會共同追隨彼此的大義直至永遠。”
劉權沒想到,這個鄉村里的家庭背后居然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說來也是慚愧,孫某一凡人,若無得到如此多人相助,恐怕今日是不能萬不能達到今日這般地步,連茍且偷安都做到。”
孫捷說完閉上眼睛左右搖頭,好似非常傷感和懊惱。
看著陷入寂靜的場面,劉權知道這些人應該都是陷入迷茫的可教之才。可以像那些村民一樣收歸于自己帳下,為日后大業準備。
劉權猛然站起身,自己發揮的時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