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始畢可汗心中動搖
- 大隋皇長孫
- 酸辣粉不粉
- 2919字
- 2024-05-04 12:00:00
突厥中軍大營內(nèi),目下僅有始畢可汗與其三弟阿史那咄苾,以及寵臣康鞘利在營帳之內(nèi)。
其余將領(lǐng)有一部分統(tǒng)率兵馬守營地,另一部分與各大部落首領(lǐng),到了前線去指揮攻城戰(zhàn)。
康鞘利在打仗方面雖是無能,但極其會“舔”,就如宇文化及之于楊廣一樣,康鞘利哪怕無能打敗仗,也極受始畢可汗的寵信。
“你們看看這三份急報。”
如今沒有外人在場了,始畢可汗這才將三份急報拿了出來。
阿史那咄苾愕然接過急報,之前連他都不知道急報的事情。
當(dāng)看完第一份急報時,阿史那咄苾大驚失色,“可賀敦派人送來急報,王廷危急,讓我們速回?”
接著他又忙看后面兩份急報。
后面兩份急報也是同樣的事。
后方的王廷有部落趁機作亂。
始畢可汗道:“第一份急報,是在十日前收到;第二份急報,是在五日前收到;第三份急報,便是在昨日晌午收到。”
“三份情報皆是可賀敦親自書寫,派人加急送到我這里。”
可賀敦便是東突厥可汗的妻子。(相當(dāng)于王后)
如今東突厥的可賀敦,正是義成公主。
義成公主并非是楊堅這一脈的子女,而是楊氏宗族的子女。
在文帝時期,為表圣恩與讓東突厥忠誠,文帝將宗室之女封為了義成公主,下嫁給死了老婆沒有多久的啟民可汗,成為了啟民可汗的可賀敦。
也就是說,義成公主是始畢可汗的后媽。
啟民可汗死后,始畢可汗繼位。
始畢可汗向隋廷請尚公主,但楊廣拒絕了,讓始畢可汗按照突厥的婚俗,娶了義成公主。
義成公主從后媽,一下子又變成了始畢可汗的可賀敦。
突厥的婚俗很奇特,有收繼婚習(xí)俗。
在將來始畢可汗死后,義成公主又會成為下一任處羅可汗的可賀敦。
下一任處羅可汗,將會是始畢可汗的二弟,俟利弗設(shè)。
在處羅可汗死了之后,義成公主又將會成為下任頡利可汗的可賀敦。
將來的頡利可汗,就是營帳中的這位阿史那咄苾,始畢可汗的三弟。
義成公主可謂是傳奇了一生,從后媽變成嫂子,又從嫂子變成妻子。
不過,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
始畢可汗道:“收到這三份急報時,為了避免引起各部族的恐慌,我沒有將之拿出來,一直收歸在我的身上。”
“現(xiàn)在我拿出來讓你們知曉此事,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可賀敦送來的急報,是否為真?”
阿史那咄苾驚訝道:“可賀敦不至謊傳急報吧?”
康鞘利最懂始畢可汗了。
他一聽始畢可汗這么詢問,與見著始畢可汗現(xiàn)在的神情,他便猜到了始畢可汗在想什么。
康鞘利機智說道:“可賀敦對可汗的忠誠,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可賀敦也是來自隋廷,對隋廷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親念。”
“如今隋廷天子被我們圍困,可賀敦在顧念親情之下,或許也會心軟的幫幫隋廷天子。”
他說話很巧妙,既沒質(zhì)疑阿史那咄苾的話,顧及了阿史那咄苾的感受,也從夫妻情感與親情的角度陳述意見。
既讓始畢可汗心中好受,也維護了義成公主。
果然
在聽完這些話之后,阿史那咄苾也沒不高興,還感覺說的有理。
始畢可汗心中更是極為受用。
在連番收到這三份急報時,他已經(jīng)有了一種被背叛的背刺感覺。
但在聽完了康鞘利的這些話之后,始畢可汗心中已經(jīng)很好受了。
“可賀敦對我的忠誠,的確不需要質(zhì)疑。”
“后方王廷有部落借機作亂,多半為實。”
“出于親情幫助隋廷天子,也該是不假。”
“只需要這一夜了,雁門城必破,屆時擒著隋廷天子返回王廷也不遲。”
“走吧,該是時候最后攻城了。”
“這次,我要親自督戰(zhàn),生擒楊廣。”
始畢可汗神色狠厲,邁步走出營帳,阿史那咄苾與康鞘利,跟隨在其后。
“報……”
走出營帳,一位部族也剛好匆忙跑來,見著始畢可汗走出營帳,他慌忙止步,匯報道:“可汗,涿郡方面的勤王之師,已進入雁門郡。”
始畢可汗接過部族呈來的急報,展開查看。
阿史那咄苾也上前來查看,看到急報內(nèi)容時,他驚訝出聲,“涿郡留守薛世雄,帶領(lǐng)兩萬左右兵力,進入了雁門郡。”
康鞘利在一旁聽到這個情報,大驚失色。
涿郡的勤王之師也到雁門郡了,如何是好?
涿郡留守,是在楊廣三佂高句麗結(jié)束后設(shè)置,主要用于管理遼東一代的守備軍隊,這樣的軍隊,絲毫不用懷疑是精兵。
兩萬左右精兵到來,他們的形勢嚴(yán)重不妙。
始畢可汗反倒是相當(dāng)鎮(zhèn)定,“涿郡這支兵馬,最快也需兩日抵達雁門。”
“而我們只需這一夜,便能攻破雁門,生擒楊廣,無須在意這支兵馬。”
始畢可汗真正在意的是南面楊義臣的那支兵馬。
這支兵馬逼得他不得不連夜攻城,否則他便再也沒有機會了。
至于涿縣薛世雄的這支兵馬,從時間上來看,他不需要在意。
始畢可汗隨之騎上部族牽來的戰(zhàn)馬,率領(lǐng)著自己本部兩萬精銳之師,浩浩蕩蕩的離營,向著雁門城的方向進發(fā)。
之前搬運的大量木材與火油,已經(jīng)陸續(xù)運送到了雁門城之前。
一堆堆滔天火焰,陸續(xù)點燃起來。
火紅的光芒,已經(jīng)將雁門城照亮。
“楊廣,昔年你上我族王廷,逼得我族全部跪匐在地相迎。”
“今夜,我要將你生擒,讓你受當(dāng)年之辱。”
始畢可汗望著火焰光芒中,一片火紅的雁門城,神情越來越狠厲。
他率領(lǐng)著兩萬精銳,親自上陣。
雁門城前的數(shù)萬突厥兵馬,已是整裝完畢了,就等始畢可汗到來。
一聲令下,給雁門城致命一擊。
“噠噠噠噠……”
“報……”
就在始畢可汗率領(lǐng)精銳之師,就快要抵達戰(zhàn)場時,突然之間,十萬火急的一騎,從后方而來,疾馳向前軍的始畢可汗,“可汗,崞縣急報……”
始畢可汗聽到崞縣二字,心下瞬間一震。
南下探查情報的探子回來了。
崞縣的俟利弗設(shè)那里怎樣了?
那支隋廷大軍現(xiàn)在身在何處?
始畢可汗當(dāng)即下令停下行軍,看著那位到來的探子在部族的層層檢查中,流露出萬分焦急以及一抹惶恐之色時,他心中頓時升起不好的預(yù)感。
“可汗……”
探子經(jīng)過檢查,確定沒有異處后,被放行來到了始畢可汗面前。
他正要疾聲匯報情報,始畢可汗卻忽然抬手阻止了他匯報,“隨我回大營。”
始畢可汗已經(jīng)預(yù)感到局勢的不妙了。
若讓探子將情報當(dāng)眾匯報了出來,必然會擾亂了軍心。
始畢可汗當(dāng)即命令兩萬精銳之師停留在原地,他率領(lǐng)著阿史那咄苾及康鞘利,在一眾親衛(wèi)的護衛(wèi)下,帶著探子快速返回大營。
很快,始畢可汗回到了大營中。
營帳中只余下了始畢可汗與阿史那咄苾,還有康鞘利與那位探子,一眾親衛(wèi)在營帳外拱衛(wèi),不得任何人靠近營帳。
“崞縣情況如何?”始畢可汗這才疾聲詢問。
“樓煩郡大軍已經(jīng)攻破要道守兵,那支隋廷大軍也同時南下進逼崞縣。”
探子快速匯報情報的聲音中,帶著惶恐,“俟利弗設(shè)面對南北腹背受敵的危機,已在四日前退兵。”
什么……
這個情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
震得阿史那咄苾與康鞘利渾身一顫,臉上滿是驚惶之色。
尤其是膽子不大的康鞘利,在聽到這個消息時,驚駭?shù)蒙眢w都哆嗦了一下。
“那支隋廷大軍現(xiàn)在行軍到了何處?”始畢可汗大驚失色中,還算是鎮(zhèn)定。
“明日中午,便會抵達雁門。”探子快速匯報道。
始畢可汗的神色瞬息萬變,已經(jīng)無法保持鎮(zhèn)定了。
隋廷大軍明日中午便會抵達雁門,他們現(xiàn)在剩下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
“可汗,我們怎樣應(yīng)對?”阿史那咄苾驚慌的看著始畢可汗。
“立刻召集所有……”
命令還沒有下完,始畢可汗忽然又頓住,另外改口下令,“召集各部大部落首領(lǐng),與重要將領(lǐng),即刻返回來我營帳,其余首領(lǐng)依然留在戰(zhàn)場上。”
“另外,契苾何力部,亦留在戰(zhàn)場之上,無需召喚回來。”
“遵命。”阿史那咄苾與康鞘利當(dāng)即領(lǐng)命離營。
康鞘利在剛剛聽到探子匯報的情報時,便已經(jīng)嚇得不輕,現(xiàn)在聽到始畢可汗的命令,他心中大喜,他已經(jīng)揣測到,始畢可汗已經(jīng)準(zhǔn)備退兵了。
得令去召集相關(guān)人員回來時,他跑得非常快。
他雖然打仗不行,但是召集人馬回來準(zhǔn)備跑路這件事上,卻是最激情與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