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鎮(zhèn)守虎牢關之人,來護兒
- 大隋皇長孫
- 酸辣粉不粉
- 2611字
- 2024-05-28 18:00:00
“好,仁安推薦的人再合適不過。”
楊廣聽著楊倓推薦出來的人選,龍顏大悅,“屈突通性格忠直,剛毅,侍先帝時便敢于直諫,忠心耿耿,極受先帝夸贊。”
“侍朕時,對朕亦是忠心耿耿,乃一直臣。”
“在治軍方面,軍紀嚴明,將士用命,立下了累累戰(zhàn)功,”
“忠誠、才能、治軍,屈突通俱全,實乃鎮(zhèn)守潼關的好人選。”
蘇威與裴世矩等大臣,紛紛對楊倓的識人之才,更是敬佩了一分。
他們與屈突通同朝為官這么多年,自然是了解屈突通的性格才能。
由屈突通鎮(zhèn)守潼關,非常合適。
“陛下,東都以東的虎牢關,乃是東都東出的重要門戶,此關隘,可由榮國公來護兒鎮(zhèn)守。”楊倓接著推薦出了來護兒。
史上的來護兒,那是真心忠誠于隋朝與楊廣。
來護兒自年少時便成名。
成名的原因是一件事情。
還在南北朝時期,來護兒的伯父被梁朝起兵作亂的豪強陶武子殺害,來護兒立下了為伯父報仇的大志,但當時他還年幼,無法報仇。
等到年長之后,來護兒單槍匹馬闖進了陶氏宗族,那可是有著數(shù)百家的豪強大族。
來護兒絲毫不懼,單槍匹馬殺了陶武子,取其首級揚長而去,就此震驚鄉(xiāng)里成名。
隋朝成立后,來護兒參軍入隋。
因作戰(zhàn)勇猛,且武略不俗,來護兒在隋的征戰(zhàn)中立下累累戰(zhàn)功,一路升遷。
極受文帝喜愛。
文帝特意派畫工繪下了來護兒的畫像,在文帝時期的這種待遇,那可是相當于李唐王朝的凌煙閣功臣。
來護兒不僅受文帝喜愛,更是受楊廣寵信。
在楊廣還是晉王時,來護兒便是跟著楊廣平陳,楊廣繼位后,更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楊廣對來護兒的喜愛與信任程度,甚至能超過宇文述。
當初楊玄感起兵叛隋時,來護兒的兒子來淵便加入了其中,最后楊玄感被平定后,楊廣卻是并沒有追究來護兒,依舊信任重用來護兒。
而來護兒也并沒有負楊廣。
在大業(yè)十四年,來護兒察覺到江都將會出事,便立刻南下去江都。
但還在路上,楊廣便已經(jīng)被叛軍殺了,來護兒也死在了叛軍手中。
可見,來護兒是忠于隋廷忠于楊廣的。
來護兒現(xiàn)在也在大殿中,聽著楊倓推薦自己鎮(zhèn)守虎牢關,不由有些詫異。
他雖然極為欣賞與認可這位少年燕王。
可他乃是楊廣身邊的近臣信臣,與楊倓接觸的話,不僅會令得楊廣猜忌自己,也會猜忌楊倓。
雖然他的兒子來淵已經(jīng)死在了楊玄感的叛亂中,楊廣也并沒有追究他,依舊信任他,但來護兒卻也因此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了。
因此,他與楊倓并沒有交集。
沒想到,楊倓會這么信任與看重他,推薦他鎮(zhèn)守虎牢關如此重要的關隘。
“仁安此推薦,也正合朕意。”
楊廣聽著楊倓推薦來護兒,更是高興,在他的心目中,來護兒可以說是他的頭號大將了。
潼關雖然重要,但楊廣更在意虎牢關。
原因只有一個,虎牢關離他近。
楊廣高興道:“榮國公驍勇善戰(zhàn),治軍更有方,鎮(zhèn)守虎牢關乃不二人選。”
說著,楊廣看向了來護兒,“來愛卿,虎牢關便由你來鎮(zhèn)守,不容有失。”
“臣領旨。”來護兒當即領命。
領命間,他對楊倓的好感也隨之不斷提升。
他是楊廣的近臣信臣,是不能像蘇威等人那般站在楊倓一方的,可以說是不能為楊倓所用,他也不能這樣做。
楊倓卻依然推薦他手握重兵,鎮(zhèn)守虎牢關,可見楊倓推薦他并非出自私心,只一心為了大隋著想。
“第二件事議完了,那便議最后一件事。”
兩件事都得到了稱心如意的解決,楊廣的心情極高興,他說出最后一件事,“年底將近,新歲將臨,各國與各郡的賀史,將到東都朝賀。”
“現(xiàn)在該當準備新歲朝賀的事情了,諸位愛卿對此有何提議?”
一聽到這件事,蘇威等人心中便是一緊。
楊廣這般拿出這件事來議,恐怕心中已是有了想要像以往般大辦的想法。
如今大隋天下叛軍四起,民不聊生,若楊廣還是想要像以往一樣大辦,勞命傷財,那必然會引起天下人更加憤懣。
大殿中的宇文化及,更是揣測到了楊廣的心思,他當即站了出來進言,“陛下,新年朝賀一事,乃彰顯大隋威望的時候。”
“這不僅是讓各國各郡的賀史看到,大隋天威依舊浩蕩,亦讓天下民知曉,陛下圣威依然震懾天下。”
“屆時,天下反賊必然驚恐,不敢再造次。”
“因此,新歲朝賀一事事關重大,當隆重。”
說到這里,宇文化及請命道:“陛下,臣愿領旨擔任舉辦新歲朝賀一事,臣必當彰顯出大隋與陛下的浩蕩天威。”
“陛下。”
蘇威當即出列進言,“新歲朝賀彰顯大隋天威,固然很好,這也是歷來有之。”
“但如今,天下并不太平,若再大辦新歲朝賀,恐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宇文化及道:“蘇納言此言差矣,天下不太平,正因他們沒有再感覺到威懾。”
“只要這次新歲朝賀展現(xiàn)出了足夠威懾,何愁天下不太平?”
“那些反賊,只不過是些螻蟻罷了,天生就是畏威的賤命。”
裴世矩也隨即出列,反駁道:“滴水成涓,匯涓成流,對待天下人,須恩威并施。”
“歷年新歲朝賀,已是彰顯了足夠圣威,如今當以施行仁與恩,如此才能平天下。”
宇文化及一聲冷笑,“右光祿大夫的這些話,是在質(zhì)疑陛下以往與現(xiàn)在的執(zhí)政嗎?”
裴世矩聽到這句話,頓時渾身一震,嚇得臉都在瞬息間變白了。
他慌忙向楊廣道:“陛下,臣并無此意。”
楊廣的眉頭已經(jīng)皺了起來,臉色有些難看。
他雖然已經(jīng)選擇正視與面對如今的天下,可裴世矩不是楊倓,這般聽到裴世矩暗含指責他的話語,怎么可能會高興。
他剛有所改變了,卻一個個都來指責,他哪接受的了。
楊廣剛才還大好的心情,一下子一掃而空。
“陛下,臣有一策獻上。”忽然間,楊倓站出來進言。
楊廣愣了一下,聽到楊倓又有一策獻上時,他心中的怒氣也不由為之消散,接著心中便不由一喜了。
自雁門一戰(zhàn)之后,他的這個大才長孫,每次提出的策略,就如重病之人的絕妙良方般,皆讓他心情舒暢,大為高興。
“哦?快說說有何策獻上?”楊廣心中的不快一掃而空,聲色中帶起了幾分歡喜之意。
裴世矩見楊廣沒有再理會自己了,心有余悸的長長松了一口氣,慌忙退回到隊伍之中。
他心中對楊倓的感激甚濃。
要不是楊倓即時站出來進言,恐怕楊廣就要對他動怒了。
蘇威見著楊倓將楊廣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過去,即時幫了裴世矩一把,也不由松了一口氣,而后便是開始好奇起來。
燕王有何計策獻上?
楊侗是所有人當中最為驚喜與激動的人,又可以見到大哥的風采了!
之前見到楊倓提出的整治高句麗的策略,他便為楊倓獨領風騷般的風采而激動,現(xiàn)在,他也喜歡見到楊倓獻策的風采。
楊倓這般站出來,不僅是因為幫裴世矩,更是的確有一策略想要趁機說出來。
楊倓向著楊廣說道:“陛下,新歲是舊年的結束,也是新氣象的伊始。”
“所以,大隋辭別舊年時,便需要新歲新氣象。”
“新歲新氣象,好,這個詞用的好。”楊倓說出的這五個字,頓時說到了楊廣的心坎上,他不想再面對過去了,正是想要一個新氣象的天下。
楊廣大為高興,也更為期待,“仁安,快說說你的新氣象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