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綠上枝頭
- 輕薄桃花
- 2100字
- 2024-04-22 09:50:34
過了幾日,姜橙寶同周氏表示,想去城外的小涼山寺散散心。
周氏憐她剛失了親事,沒有不同意的,不僅派了車,還指了家里兩個護院跟車。
巧的是,那天吳太太也去了小涼山寺。
吳太太在山半腰的茶棚里歇腳的時候,茶棚里早坐了一主一仆。那主子模樣的姑娘,戴著帷幕,衣飾華麗,面前的茶具看著也不像是茶棚的粗劣茶碗,莫約是自帶的。
真是講究,吳太太撇了撇嘴。
她原就是個嘴碎愛說人閑話的,這茶棚里也沒其他人,不由就注意上了這對在她眼里裝腔作勢的主仆二人。
沒成想那主子姑娘言談間竟然提起了姜家,吳太太立刻豎起了耳朵,全神貫注地偷聽。
“……求個平安符給四妹妹,她在獄中受了驚嚇,養了這么多天還時常發狂,也是可憐見的。那天她泡藥浴,我見著了都狠狠嚇了一遭,那身子傷痕累累、觸目驚心……太醫說了,這些傷痕恐怕一輩子都褪不掉了……這便算了,太醫還說……唉……”
丫鬟追問,“太醫還說什么?”
“說四妹妹以后恐怕生育艱難。太醫署的太醫你不知道,說話總是這樣留三分。我猜四妹妹以后大約是生不出孩子的……”
那丫鬟連忙阿彌陀佛一聲,“幸好四姑娘早早許了人家……便是以后四姑爺為了子嗣納妾,四姑娘也只好忍了。”
“四妹妹性子驕縱,再是理虧也要鬧上一鬧的。你瞧著吧,吳家馬上就不會太平了。”
丫鬟一呆,“這么快?四姑娘是太太心頭寶,太太不是說要多留四姑娘幾年嗎?”
“今時不同往日,咱們家和……”那主子姑娘含含糊糊說了句什么,吳太太沒聽大明白,但隱隱約約也猜著了。
“和那邊扯上了關系,一個不好就是抄家的大罪……當然是走脫一個是一個,不然四妹妹還病著呢,太太何至于急匆匆著手置辦嫁妝的事?估計馬上就會請人上吳家定日子了。”
丫鬟有一些擔心,“吳家不會聽了風聲退親吧?”
“四妹妹這個樣子,若不是早前和吳家定了親,哪里還嫁得出去?放心好了,太太說什么都不會讓吳家退親的,除非吳家豁出去和咱們家撕破臉皮……”
那主子姑娘長吁短嘆一番,方在丫鬟的攙扶下款款走出了茶棚,進了停在不遠處樹下的一輛馬車里。
待得馬車慢慢走遠了,吳太太方才活泛過來,撫著心口差點跳腳:這哪里是娶媳婦啊?那姜四就是個滅門的災星啊,進了她吳家門,輕則家宅不寧,重則斷子絕孫!
退親,明天就去退親!
吳太太連寺廟也不進了,匆匆下了山,想去找出嫁的兩個女兒合計合計。行至官道上,一人縱馬從她身邊疾馳而過,塵土飛揚。
官道兩旁做買賣的眼睛尖,叫道:“是姜大人哪。我認得姜大人,姜大人每回出去都要在我這攤上吃上一碗平安面。”
又嘟囔道,“今年姜大人似乎回來得早了些,還騎馬,往年都是坐馬車。別是出了什么事吧……”
吳太太嚇得一個激靈,哎呀呀,定是圣上要降罪姜家了!不能等到明天了!她現在就要去退親!
吳太太只帶著家里一個老婆子就上了姜府。那氣勢洶洶一副要干架的模樣,周氏一聽就知道不好,連忙叫人把吳太太請到了世安居。
想著女兒不易,周氏原打算好言好語安撫吳太太,便是對方有什么過分的要求,也一并應了。
“親家——”
周氏才開了口,吳太太就連忙撇清,“別喊我親家,今天我是來退親的。”
盡管預料到了,這會子聽吳太太親口說出,周氏心里還是一陣沉重。她端正了身子道,“前兒你家非哥兒還說——”
吳太太又一次打斷周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孩子自己做主的理?”
生怕周氏攀牢了他們家不撒手,吳太太盡撿著難聽話說,“你們家四姑娘清不清白還未可知,那身子是早就廢了的。我兒年紀輕輕已經是舉人,待得明年下場中了狀元便是公主娘娘都娶得,哪里是你們家四姑娘能配得上的?別說正妻了,便是做妾我們家都不要的!”
“混賬東西!”周氏勃然大怒,抓起手邊的茶碗就朝吳太太潑了過去。若不是看在吳非面上,周氏早叫人撕了她的嘴。
吳太太頂了一臉子的茶葉渣渣卻是格外舒坦,知道今兒退親的事是辦成了。她叉腰道:“廢話少說,快把我兒的庚帖拿出來。”
“落葵。”周氏冷著臉喊了一聲。
落葵干這事已經熟門熟路了,取了吳非的庚帖并定親時吳家給的一個金鐲子,一股腦兒丟在吳太太身上,“金裹銀的空心鐲子都送得出手,還做夢娶公主娘娘呢!我們家灶上的粗使婆子都不愿戴。”
又招呼外頭的小丫鬟,“快抬水來把屋里擦洗一遍,有人嘴巴臭,怕不是吃了屎。”
小丫鬟也是伶俐,拿盆舀了院子里大魚缸里的水就往吳太太身上潑。吳太太衣裙盡濕,氣急敗壞,罵道:“仗勢欺人的小蹄子,天生的賤骨頭,遲早叫賣入窯子里任人騎,……”
周氏身邊的幾個丫鬟哪里聽過這樣腌臢的話,羞得面紅耳赤,便是周氏都聽呆了。
這差點做了綠寶婆婆的,竟是這樣一個人!周氏這會子倒慶幸起來。
還是世安居的管事嬤嬤胡嬤嬤反應過來,大聲喝道:“都死了嗎?還不趕緊堵了嘴趕出去,沒的污了太太的耳。”
立即有粗使婆子來拉扯吳太太,吳太太嚷嚷道,“打死人了……姜家被退親了惱羞成怒要打死人啦……”
氣得周氏差點暈過去。
正鬧著,有小丫鬟急匆匆進了世安居,同周氏說:“太太,老爺回來了,還有宮里來人宣旨了。”
周氏一愣,也顧不得問老爺怎么和宮里宣旨的一道兒回來了,忙叫上丫鬟服侍她進里頭換衣裳。
留下吳太太和幾個婆子、小丫鬟面面相覷。
吳太太想著大約是抄家的旨意來了,有心嘲諷兩句,又怕走不脫屆時被誤以為同姜家有什么關系。到底沒敢說什么,沿著墻角偷偷摸摸往外溜去,這會子也沒人去管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