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欲要舌戰群儒
- 三國:我,劉禪,匡扶漢室
- 呂洞斌
- 2225字
- 2024-04-07 17:51:10
燭火在燒,發出絲絲的聲音。
些許躁動聲很快平息。
所有人都看向劉禪,這比魏延后來居上都督漢中還要令人費解,詫異。
父子倆這是鬧矛盾了?
“嘿嘿。”
就在此時一道狡黠的笑聲打破了寂靜。
眾人只看著張飛咧著嘴笑,看著劉禪一臉欣慰和寵溺,這讓不少人恍然,明白里面的道道。
劉關張情同手足,關張地位崇高無人能比。
如今關羽都督荊州,這漢中太守之位理應交到張飛手上。
眾人沒料到劉備點了魏延的將,覺得劉禪這是要為他三叔爭取漢中太守的位置。
劉禪這是在給張三爺打抱不平呢。
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一眼,并沒有阻攔的意思,后者更是撩起袍子半躺在席面上,露出一腿的毛。
劉備瞥向張飛,啞然失笑,說道,“翼德,吾家兒郎對你這叔父關切的很吶。”
張飛端起酒尊豪飲一口,酒水沾濕了胡須,欣慰壞了,笑道,“好好好,不愧是阿斗,叔父我啊沒白疼你。”
“可此事吾和大哥早有計較,漢中交給文長,吾也信得過。”
張飛朝著魏延點點頭,后者肅穆一禮。
不用想,如果張飛要留在漢中根本沒有魏延什么事,其中要害關節,魏延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劉備也適時揮手,示意劉禪坐下,說道:“阿斗雖聰慧多智,但軍政要務還要多多向兩位軍師好好學習才是。”
說著,劉備看向諸葛亮和龐統。
諸葛亮抱著羽扇微笑答應,龐統稍微收斂放蕩姿態,答應一聲。
阿斗自天師招魂回歸,一改往日渾噩愚笨,變得聰慧異常,能說會道,出口成章,有神童之姿。
有好事者將劉禪與周不疑,曹沖等人相提并論。
劉禪如今才被立為世子,雖有見解,但不多。
雖有點自作聰明的意思,但說明他們后繼有人。
劉備非單不怪,更多的還是欣慰。
劉禪聞言,并未干休。
他微微搖頭,鄭重無比說道:“父王,孩兒反對文長將軍都督漢中,與三叔并無干系。”
張飛一聽,臉差點垮了,胡子差點沒扯掉幾根。
他暗自苦笑,“這是俺自作多情了啊?”
即便是老劉也傻了,呆愣住。
孔明,龐統,法正等在世精英奇謀,悍勇之將,也都被劉禪這句話弄得不明所以,嘴巴微張。
和張飛無關?
那就是純粹針對魏延!
想到這里,諸葛亮就有種危機感。
劉禪環顧一圈,見所有人都是驚訝之色,淡然笑道:“父王,諸位,文長將軍有勇有謀,為豪雄也。”
那?
眾人不解,不知道劉禪賣的什么關子。
劉禪昂著頭,繼續說道,“孩兒以為,父王應該親自坐鎮南鄭,總督漢中之地。”
此言一出,頓時惹來不少竊竊私語。
劉備坐鎮漢中,豈不是要繼續北伐?
漢中之戰曠日持久,雙方前后均投入數十萬人馬,鏖戰兩年之久。致使曹劉損兵折將,糧草虧空。
就算是劉備有心也無力再戰。
即便是劉備也難得皺緊了眉頭,語氣略帶不滿,說道:“阿斗,漢中戰事持續兩年多,川蜀疲敝,將士倦怠。”
“我兒可要為川蜀二百萬百姓考慮才是,坐下吧。”
要在動刀兵,是取死之道。
劉禪聽出劉備的責備,并未在意。
他的目的很明確,是為了將劉備留在漢中。
定都成都和偏安江南的宋廷有何不同?
劉禪搖搖頭,說道:“父王,孩兒并無窮兵黷武之心,是希望父王將國都定于南鄭,而不是返回成都。”
這個轉折倒是讓所有人猝不及防。
定都南鄭?
無論是荊州派系,還是益州派系,都對定都成都毫無異議。
南鄭和成都相比差了好多個檔次。
可以說定都成都,是劉備及麾下所有文武的一致意見,如今劉禪提出定都南鄭,豈不是打所有人的臉!
劉備饒有興趣的問道,“我兒何出此言?”
他看向文武,拂須一笑,說道,“若阿斗你說出個所以然出來,倒也不是考慮定都南鄭一事。”
他最擔心的還是劉備一言堂,不給劉禪爭取的機會。
機會就這一次,劉禪不能放過。
他正色,定住心神,拱手說道,“昔日高祖被封漢中王,便是留守漢中,定都南鄭,后席卷天下。”
當時蜀地也是劉邦的封地,但他依舊選擇定都漢中。
雖然當時成都不比漢中富裕多少。
可戰略地位,天差地別。
“父王肩抗興復漢室重任,理應效仿高祖之行,定都南鄭,而非成都。”
劉備聞言,頗有欣慰,笑著對群臣說道,“阿斗所言,有些道理,可見你是上了心思考過的。”
眾人亦是露出姨母笑,對劉禪高看幾眼。
相比于比死記硬背的腐儒,他們更愿意未來的主君是個會思考的慧人。
“可阿斗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劉備拂須微笑說道,“治國理政,可不止生搬硬套,也要轉動腦子,對時對事。”
說著劉備看向諸葛亮,以其為例,說道,“孤初至益州,孔明實行嚴峻刑法,孝直也曾勸諫孤要效仿高祖,寬松刑法,約法三章。”
說到這里,劉備看向下首一位青衫文士,后者很識趣的站起身來對著劉禪一拜,解釋說道,“大王說的不錯,治國理政當對時對事。”
想當初諸葛亮治理蜀地,嚴刑峻法,使得蜀地頗有驚恐,法正前往勸諫諸葛亮效仿劉邦進關中約法三章,卻被諸葛亮一陣駁斥。
“如今蜀地百姓安居樂業,政治明清,自是不能生搬硬套,效仿高祖。”法正也是趣人,絲毫不害臊。
法正多智,也不敢在諸葛亮治國面前指手畫腳。
劉禪此舉和他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劉備拂須一笑。
法正見劉備沒有接過話茬的意思,只好繼續說道:“世子好學善讀,知高祖之事實為大王之幸,但定都南鄭缺不可能。”
法正作為臣子,心想讓著劉禪。
卻不曾想,卻成了劉禪“攻擊”的把柄。
劉禪嘴角一撇,“哦”了一聲,“孝直先生,可愿與本世子辯論一番,是定都成都優,還是定都漢中更佳?”
“還是說。”劉禪看向劉備,再看向群臣,說道,“父王,本世子與孝直先生,與諸位臣子辯論,若勝,便定都漢中,若敗,今后再不提定都漢中一事。”
劉禪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
無論是法正,還是李嚴,馬良,或者魏延,黃忠等人皆是露出一絲笑意,更又摩拳擦掌之意。
尤其是劉封,面色更是不屑。
諸葛亮都露出一絲好奇之色,覺得有趣。
“要與在場荊襄巴蜀諸多名士辯論?”
阿斗哪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