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求生之機
書名: 三國:從力斬華雄開始天下無雙作者名: 有理想的小丑本章字數: 2151字更新時間: 2024-04-28 00:01:00
眾諸侯紛紛將期待的目光投來,只等韓馥發言。
韓馥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既然董軍斷了我軍糧草,我軍自去劫董軍糧草便是!”
去劫董軍糧草?
聽到韓馥的話,眾諸侯眼珠轉動,仔細思索起來。
這好像還真是個辦法!
現在他們駐守汜水關,董軍攻城,就好比兩邊交換了位置。
董軍能阻斷己方從酸棗運來糧草,己方自然也可以去劫董軍的糧食。
而且這并不需要太多人馬,不影響守關,唯一的難點,就是如何找到董軍的運糧隊伍。
眾諸侯猛地一砸掌心,這么簡單的道理,怎么就沒人想得到呢?
袁紹大為欣喜,拍案叫絕道:“韓公此計真乃絕妙!”
韓馥欣賞著一眾諸侯欽佩的目光,心中得意極了,補充道:
“只是董卓麾下并非沒有能人,必會嚴加看守糧草,我等必須選出一支精銳,方有成功之機。”
說罷,他扭頭看向潘鳳,喝道:“潘鳳出列!”
潘鳳當即向前一步,洪聲道:“潘鳳在此!”
韓馥滿意點頭,看向眾諸侯:“我有上將潘鳳,可率一千騎兵!剩余部分,還需諸公調兵遣將。”
潘鳳也毫不怯場,環視周圍,目光有意無意地停留在劉關張三人身上:
“呂布悍勇,我還需幾位能與之匹敵的驍將,共同擔此重任!”
張飛隱約察覺到潘鳳在看他,一拍胸脯,瞪著環眼挺身而出:
“呂布不過一介匹夫,俺和你去!”
“好!”潘鳳大喜,“可還有其他英雄?”
劉備、關羽滿臉詫異,沒想到張飛都沒和他們商量,直接請戰。
關羽一拂髯須,整個人如標槍一般站起:
“既然三弟愿去,我這個做二哥的自然不甘落后。”
“等等,等等!”潘鳳還沒開口,袁術先跳了出來,表情詫異,
“敢問二位英雄,現居何職?”
他與孫堅是從汜水趕往虎牢,未曾目睹三英戰呂布的畫面,并不認識三人。
張飛扯著嗓門回答:“在下于兄長帳中充步弓手,我二哥任馬弓手!”
“什么?”袁術一聽,哈哈大笑,
“兩個小小的弓手膽敢在此胡言?左右,還不與我叉出去!!”
張飛沒想到袁術竟敢瞧不起他,頓時虎須倒豎,憤怒充盈整個身體,從虎目中噴涌而出。
袁術見張飛如此作態,竟有些心怯,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
袁紹咳嗽一聲,出言解釋道:“這兩位英雄先前和呂布斗過一場,實力都不在呂布之下。”
袁術一怔,這才知道自己鬧了個大烏龍,嘴角不由抖了抖,擠出難看的笑容:
“原來如此,是某小視了天下英雄。”
“哼!”張飛怒哼一聲,以作回應。
潘鳳笑道:“自古英雄不問出處,我早就看二位氣宇不凡,若得二位相助,此事定能馬到成功。”
張飛聞言,表情瞬間松懈了稍許,看潘鳳也感覺順眼許多。
他忍不住在心中暗忖:“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潘鳳,果然慧眼識英雄。”
劉備此時也站起身來,對群雄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禮:
“某向來與二位兄弟形影不離,也愿擔此重任。”
潘鳳爽朗一笑,抱拳道:“吾也久聞玄德公大名。”
劉備見此,也鄭重對潘鳳回了一禮。
韓馥雖不知劉關張三人成色,但見潘鳳滿口答應,自然也不會反對:
“既得三位英雄相助,此事必成,只是現在兵馬尚不充足,不知哪位將軍愿撥出一干人馬?”
袁術干笑一聲,插言道:
“既是去劫董卓糧草,我可派三千督糧軍,前往運輸糧食。”
雖然諸多諸侯都對袁術抱有成見,但此事確實是袁術做得最多,最得心應手,也就沒有反對。
潘鳳嘴角抽動,這袁術倒是打得如意算盤,既不用派出精銳,又能夠分到功勞。
他怕還有人渾水摸魚,趕緊補充一句:
“督糧軍三千足矣,我還需要至少一千精騎兵,五百斥候。”
公孫瓚四下張望,見始終無人請戰,遂起身道:
“我可撥出一千白馬義從,助玄德公一臂之力。”
劉備頓時大喜,連忙抱拳應下:“多謝公孫太守。”
公孫瓚微微點頭,坐回席上。
袁紹表情也很滿意,果然在危急時刻,大家終于能團結一致了。
他清了清嗓子,建議道:“剩下五百斥候,各路諸侯各自撥出五十名,交與潘將軍。”
眾諸侯互相望了望,都點頭表示同意。
見人員終于湊齊,潘鳳對眾諸侯抱拳,擲地有聲道:
“定不辱命!”
-----------------
汜水關外,董卓也召集諸將聚于一團。
只是相比盟軍而言,他們那邊的氣氛就顯得融洽許多。
董卓舉著酒碗,滿面紅光,大笑道:“多虧文優獻計,以至得此大勝。”
說罷,他便將碗中美酒大口飲下。
眾將也陪著將酒灌下。
董卓呼出一大口酒氣,又將酒碗斟滿,看向呂布、張濟等一眾將領:
“當然,還有奉先、張濟等大將奮勇殺敵,功不可沒!”
他又將杯中酒咕嘟咕嘟喝下,還不忘大呼道:
“果然天命歸我,快哉,快哉!”
十余萬戰二十萬,殺敵半數,縱橫沙場多年,也難得打出如此大勝,這怎不令他志得意滿?
數碗酒水下肚,董卓已經隱約感覺有點醉了。
但他還是強振精神,嘴角滿是狂意,笑問李儒道:
“文優啊,袁紹的主力已被老夫殲滅十之八九,你看接下來又當如何?”
李儒此時也喝了不少酒,紅著臉道:
“太師,某以為應當按原計劃退守洛陽,重整隊伍,袁紹必不戰自退。”
董卓聞言頓時不喜。
此戰獲得的戰果實在超乎預期,他現在只想一鼓作氣,拔掉聯軍這顆眼中釘、肉中刺。
董卓又喝了口酒,不滿道:
“如今我已將汜水關團團圍住,袁紹在我眼里不過冢中枯骨,豈有撤軍的道理?”
李儒聞言,瞬間清醒了些,勸道:
“我軍僅是圍住了汜水一側,若袁紹發兵洛陽,我等又該如何應對?”
“他敢!”
董卓猛地一摔酒碗,滿臉憤怒,
“袁本初若敢離開關隘,老夫就敢趁機取關!”
他指著地上的碎片,又喃喃道:“我這就寫信,調來牛輔,將汜水關圍得水泄不通。”
李儒苦笑:“只怕這幾日又橫生變數。”
“行了,我意已決,莫要多言。”董卓滿臉的不高興,強行結束話題。
見董卓不聽勸告,李儒嘆息一聲,退到眾人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