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兩家聯(lián)合
- 三國:從力斬華雄開始天下無雙
- 有理想的小丑
- 2002字
- 2024-04-19 12:00:00
在韓浩的反復勸說下,王匡總算沒有照搬負荊請罪之事,只是背著一筐荊條,徒步上門致歉。
冀州軍營中的士兵遠遠看到,都是大感驚奇,議論紛紛:
“這不是河內的王太守和韓從事嗎?怎么親自背著一筐柴火,他們是要燒飯?也沒到飯點啊?!?
“什么柴火、燒飯的,那叫荊條,這應該是效仿幾百年前一個武將,叫什么負荊請罪。”
“喲,你小子還有點文化,通過了我的考驗。你說請罪……好端端的,他們要向誰請罪?”
“看他們的樣子,好像是沖著我們這來的,難道我的經天緯地之才被發(fā)現了,他們來求我出山?”
“你還是撒泡尿照照鏡子吧,別人多大官啊,會看得上你?”
……
王匡兩人走到冀州營前,韓浩搶先上前,向守門士兵搭話:
“麻煩去通傳一下韓使君,就說河內太守求見?!?
韓馥也早早做好準備,一聽到士卒來報,馬上領著沮授迎出。
但他們一看到王匡兩人的造型,還是有點納悶:
這又是整的哪一出?。?
距離漸漸拉近,韓馥臉上擠出和善的微笑,迎了上去:
“原來是公節(jié)兄啊,不知這次前來是有何要事,盡管指教?”
王匡見到韓馥這般態(tài)度,胸中愧意更甚。
他竟毫不顧忌腿上的傷,直接單膝跪地,向韓馥抱拳,斬釘截鐵道:
“王某此次前來,正是要向韓公負荊請罪!”
“哦?”韓馥趕忙上前扶住王匡,滿臉的真切:“公節(jié)兄何罪之有?”
同時,他偷偷地和沮授交換了個眼神。
就算韓馥來扶,王匡也不肯起身,面露愧色:“稟韓公,吾有三罪:
陣前遭難,韓公挺身相救,王某不思回報,此乃一罪;
盟上韓公對我好言相勸,王某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此乃二罪;
先前蒙韓公錯愛,不顧軍令也要救援,致韓公被罰了半數糧餉,此為第三罪。”
說罷,他便掙脫韓馥的雙手,將跪姿改為雙膝跪地,就要拜下。
韓馥趕緊給他拉住,幾乎使出了渾身的勁,才勉強不讓王匡拜倒。
他同時心中暗自牙疼:
這王匡果然倔強如牛,使這么大勁,不是存心讓我下不來臺嗎?
就這么僵持了好一會,王匡才嘆息一聲,將上半身昂起,雙腿卻依舊跪在地上。
韓馥趕緊趁機喘口氣,嘴角擠出笑容:“公節(jié)兄說笑了,你我各自同為諸侯,相互救援不是應有之義?
至于盟上那事,你我意見不合也很正常,各有各自的想法,怎敢怪罪?”
王匡已經被韓馥感動的要哭了,他憤慨地長吁一聲:
“只恨未聽韓公勸告,這才落得如此下場。”
然后,他把自己為盟軍拼死作戰(zhàn)、損兵折將,袁術還故意斷糧的事一一道出。
韓馥雖然早就心知肚明,但還是眉毛一橫,佯怒道:
“吾違抗軍令,盟主借機克扣也就罷了,但誰人不知王太守一心為國,又有何面目不發(fā)糧草?”
聽到這話,王匡像找到了知音一般,緊緊抱住韓馥的手臂,痛呼道:
“這十八路諸侯,只有韓公知我!”
此時,沮授也見縫插針地加了把火:
“先前孫堅太守攻汜水時,也是袁術從中作梗,斷了糧草這才兵敗,現在竟又來斷王太守之糧!”
王匡先前已聽韓浩提及此事,此時終于憤憤不平地回應:
“各路諸侯與董卓本無仇怨,正是因為胸中大義,奉天子詔書,這才前來聚義。
卻沒想到袁術嫉賢妒能,竟接二連三地干出這等事來?!?
韓浩見時機成熟,果斷攙扶起王匡,對他道:“主公,我不信此事袁紹不知。
定是那袁家想借董卓之手,削弱我們各路諸侯,如此狼心狗肺之輩,有何資格做盟主?”
王匡聽完,痛心疾首,扭過頭,臉上露出一絲決然:
“王某這才明白,韓公盟上所言句句屬實。袁家狼子野心,我恥于為伍,若韓公另有匡扶漢室之策,我愿拜于帳下,聽候差遣!”
韓馥大喜,當即令沮授從糧倉中撥出一半,發(fā)與韓浩,以解燃眉之急。
他同時親切地摟住王匡肩膀,將眾人領入帳中:
“此事事關重大,吾等還需細細商討?!?
-----------------
虎牢關前,袁紹正在帳中踱步,焦急地等士兵復命。
王匡素來與他交好,甚至可以算是他陣營中的人,如今無故抗令,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在袁紹耐心徹底耗盡之前,被他派去的士兵終于趕回。
袁紹注意到那人的神情,心中不由咯噔一跳,但面上還是輕描淡寫道:“如何?”
士兵單膝跪地,小心翼翼道:“回稟盟主,我去時,王匡太守并不在營中,我詢問門前士卒,他們說王太守去……去冀州軍營了。”
冀州軍營?
袁紹腦子里瞬間蹦出了韓馥的名字,眉頭緊鎖。
他們怎么攪合到一塊去了?
要知道,他袁紹與韓馥不對付,在盟中可以說是公開的。
王匡按理來說,不應該不知。
況且他和韓馥結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先前他任渤海太守,就經常被作為頂頭上司的韓馥克扣糧餉。
而現在,他袁紹做了十八路諸侯的總盟主,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
這也是他單單罰扣韓馥糧餉的真正原因。
他本來還以為,韓馥會氣急敗壞地前來爭吵,但現在的結果,大大出乎了他的所料。
袁紹越想越遠,回過神才發(fā)現那名士兵還一直保持著跪姿,等待他的發(fā)落。
“嗯,你先下去吧。”袁紹揮手表示驅趕。
那名士兵這才如蒙大赦,踉蹌著起身告退。
袁紹毫不在意,皺著眉頭,還在思考著先前的疑惑:
王匡和韓馥怎么攪合到一起去了呢?
他腦中越想越多,對王匡的信任也愈發(fā)減少。
不知過了多久,忽有一名傳令兵趕來報告,打破了袁紹的沉思。
“報?。 ?
“稟盟主,冀州刺史韓馥、河內太守王匡求見!”
“什么?他們倆個一起來了!”袁紹臉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