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做糖 師生交流
書名: 不喜歡湊劇情的我走在諸天作者名: 九年咸魚本章字數: 2469字更新時間: 2024-04-16 20:00:00
一個時辰后,蕭業背著一包沙子回來。
老夫子看著蕭業來回折騰也不說話,還讓另一個跟來的小廝一塊去幫忙。
付錢找酒樓借了鍋盆和要了柴火,將黑糖倒入鍋中加水,開始燒糖水。
一邊燒,蕭業一邊做準備。
取來準備好的麻布布匹,折疊一下然后墊在漏斗最下面。
放入碾成碎碎粒的木炭。
在木炭上再鋪一層麻布布匹。
再放沙子。
簡易的過濾器做好了。
黑糖水已經燒熱,只是上面的浮渣和浮沫有點多了。
早知道黑糖的品質不好,但也沒想到會不好到這個程度。
蕭業皺著眉頭想了想,吩咐一個小廝去弄點干凈的干稻草來。
雜質有點多,可以先用干稻草做個粗略篩選。
黑糖水已開。
稻草也來了。
蕭業將稻草團成一團,壓扁,簡單捆綁束縛一下,一個簡單到屎一樣的稻草墊就成了。
將稻草墊放在最上面,將漏斗出口放到另一個盆里。
開始倒黑糖水。
雜色的黑糖水流過稻草墊,流過砂礫,流過木炭,最后淅淅瀝瀝的流出漏斗,落到盆中。
老夫子在一旁看的熱鬧,當看見重新出來的糖水竟然清亮了不少,眉頭挑了挑,頗為意外。
過濾了一遍,蕭業看了一下效果。
有效果,但還不夠。
再來一次。
黑糖水的顏色又清亮了幾分,但沒有第一次過濾來的明顯,而且還有明顯的雜色。
蕭業再次皺眉,心里有種直覺,感覺這樣下去達不到自己的目標,無色、透明、清亮,可現在條件簡陋,也不可能在這里試驗什么黃泥脫色法,只能再多過濾幾遍。
過濾了四遍之后,黑糖水再沒有絲毫變化,見狀蕭業便知過濾的作用已經到頭了。
后面重新再過濾雖然也可能會有效果,但其花費和收益已經不成比例,屬于得不償失。
當然,相比白糖的價格,它還是賺的。
但是,生產要綜合考慮,不是唯技術論的。
純凈的白砂糖只適合拿出來送禮用,卻不適合大量的買賣。
“好了,把糖水煮干,看看效果。”蕭業拍拍手說道。
小廝已經被蕭業的“魔法”驚住了,聽見蕭業吩咐二話不說,端著過濾好的糖水就去煮了。
屋里只剩下老夫子和蕭業兩人。
老夫子看著收工的蕭業,沉默了好一會兒,說道:“老夫也不問你是從哪里學來的手段,只要你旦行正道,不為惡事,不要學外面那些人去做一些不知所謂、亂七八糟的事兒,可能答應老夫?”。
沒有人的本事是憑空得來的,蕭家村有什么人老夫子還能不知道?如今蕭業突然拿出這種手段,明顯有秘密。
不管是從書上看的,還是別人教的,老夫子都不欲追究,也不想追究。
“能!學生行正道那是自然,至于折騰外面那些事兒。”蕭業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學生志不在此。”
“如果不是為了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知識,進而更好的習武,學生甚至都不想考功名。”
“相比功名來說,還是習武更讓學生感興趣。”。
“功名。”老夫子聽了也是沉默。
老夫子從小就受到要讀書考取功名的教導,如今聽到自己看好的學生竟然有無意功名的念頭,、、、、、、
心情有點復雜難言。
“算了,考取功名一直都是老夫的想法,強加于你也是不對。你既無意功名,那便好好讀書吧,多讀書總是不會錯的。”
老夫轉換口氣說道:“不過,你想接觸更多知識,只一個秀才可不夠,至少也得是舉人才是。”。
秀才只是一個能夠參加朝廷正式科舉的身份,是跨越兩個階級門欄的那個門欄,正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有句詞說的挺好,叫做“才子佩佳人”。
才子,秀才可不是才子,至少也得舉人才是。
比如江南的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他就是舉人。
才子是舉人,舉人才能稱作才子。
只有成了舉人,才能真正接觸到被封建社會上層所把控的真正精華知識,例如道藏、醫經等等。
在這里就不得不說一點,在外面流傳的所謂道經、經書嚴格來說都稱不上經之一字。
都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外面流傳的這些所謂道經、經書就是“假傳萬卷書”的“萬卷書”,是讓那些土地主、狗大戶們花冤大頭錢的東西。
里面可能會有一兩句真傳,但明明一句話都能說的明白的,非要給你扯一本書的東西,你有多少精力去干這種大浪淘沙的事兒?
九陰真經很有名,大家也知道黃裳是看萬卷道藏而編撰的九陰真經,可大概都不知道黃裳看的萬卷道藏根本不是外面能花銀子捐出來的“假傳萬卷書”,而是各家傳承的真正經書。
如果有人想通過看外面流傳的經書而復刻黃裳之舉,那大概是被豬油蒙了心。
都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看外面的經書,別說十分耕耘了,百分耕耘一分收獲都是夠天才。
蕭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又與老夫子交流了一些以后的計劃打算,順利地獲得了老夫子的幫助。
如果以后有人質問蕭業的技術是從哪里來的,蕭業便可以直接推到老夫子身上去。
按老夫子說法,反正他年歲已大,有本事就讓他們上門質問。
明朝讀書人的道德底線雖然越來越低,甚至末期還會出現“頭太癢、水太涼”等流傳后世的笑柄,但現在還是講究名聲、講究養望的。
一旦老夫子把他們上門質問的事宣揚出去,當事人的名聲肯定沒了。
名聲沒了,那還讀什么書、做什么官,前途直接完蛋。
這一招實乃無上大殺器。
師生兩人經過一番友好的交流,關系更加親密幾分。
蕭業滿懷笑意地出了門,去了兩個小廝煮糖水的地方。
先看了一眼濃糖水,發現糖水已經不再是一開始的清亮糖水,現在已經開始變得濃稠。
很好,繼續燒煮。
過了片刻。
按理來說照這般繼續燒下去可以直接獲得干糖,但蕭業發現鍋中的糖液竟然有泛黃發焦的跡象,攪拌也是效果不大。
不能再煮下去了,叫停。
趁著現在還不夠粘稠,還沒有真正變焦變黃,還有得救,來的及救,立馬補救。
蕭業立即招呼兩個小廝將糖鍋端下來,將鍋里的糖液倒了出來。
熬干水分是行不通了,蕭業想了想能夠用得到的科學知識點,選擇析出。
用溶度不同,來獲得放涼后自然析出的糖。
“欸!”蕭業突然想到一個他不曾注意到的點。
自然析出,自然是析出的糖,雜質卻是析不出來的,或者說能夠析出來的很少。
雜質少,那糖,豈不是白了?
難道自己誤打誤撞,明了正確的方法?
試試就知道了。
為了加快速度,蕭業在盆外用涼水給糖液加速降溫。
沒多時。
盆中一絲絲一縷縷的糖須憑空生長而出。
看著自然析出的白潔的糖須,蕭業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嘴角越掛越高。
成了!
蕭業激動的緊握著拳頭,恨不得跳起來慶賀。
想想白糖的價格,合該自己今后發財。
待盆中糖須不再生長,蕭業招呼兩個小廝講糖水倒出,濾出白色的糖須。
將糖須放干,碾碎,白砂糖,這不就成了。
雖然褪色還比不上后世的白砂糖,但也妥妥的超過現有的。
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