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道尋記
- 作家rwA4df
- 2229字
- 2025-05-09 21:36:57
咚咚咚”還是敲門聲傳來,咋地,這時間都趕一起嗎?黃明感嘆到。
起身,黃明又一次走去大門,“明先生可是回來了?”這聲音很是熟悉,正是隔壁李嬸。
“在家了,李嬸,”黃明回到。
在這聲回復中,黃明也快走了幾步,打開了大門。
“李嬸何事?”黃明問道。
“這不,早些時,送來了封信件,明先生正好不在家,就先放我這了。”“剛才聽見了先生這有說話聲,估摸著明先生可能回來,就送過來了。”李嬸說完,向黃明遞過來了信件。
“多謝李嬸了。”黃明謝到。
“多大點事,先生可成食過了?”李嬸問道。
“今日蒙學最后一日,就回來早些,以食過了,李嬸。”黃明笑道。
“那好,就不打擾先生了”李嬸笑著回到。
說完李嬸向旁屋走去,隨后黃明準備再次關上大門,大門關到一半,卻停頓了下來,會還有人來嗎?黃明想著,隨后再次關上大門。
進屋后,黃明來到桌旁坐下,拆開了手中信件。
信件中寫到,提前賀小友任‘縣學’先生之職,此前數次和小友相聊甚歡,今勸小友一言,授業者各有其職,無需過于執著,學宮-山下人。
黃明仔細確認幾次信件留名后,悲嘆道:“這下麻煩來了....”
‘學宮’!看來可能需要改變下計劃了,黃明心想著。
‘學宮’有作為判斷‘蒙學’的先生是否合格,以及是否能進一步任職‘縣學’先生的資格。
然正常情況下,學宮多為派遣相關來查驗。很少學宮人員直接查驗,不知是前身是運氣太好,恰好碰見了。還是說太過于活躍吸,吸引而來。
原本評測資格,主要是由‘縣學’,以及‘蒙學’所教授地評測,而‘學宮’派遣的實際尋訪.查驗,也多是根據二者判斷,進一步確定。
就二者來說,前身可說表現完美。
而現今選擇放棄,對此黃明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嘆一聲,“抱歉了,前身!”
整整三年的時光,或許前身就不該來此,作為先生,出了‘蒙學’先生的特別,無論‘縣學’‘學院’還是‘學府’先生之名,三者之間,地位并無區別,更多是才能,職責的所不同,就以前身來說,當初明明有機會,在‘學府’中留任‘教習’。
如前身能成功留任‘教習’,過去些許歲月后,或可直接成為‘學府’先生,但前身卻因為兒時的經歷,對成為‘縣學’先生異常執著,而要想任職‘縣學’先生,三年的‘蒙學’任職,卻是最低的要求。
對此,黃明心中只能再次默念了聲‘抱歉!’。
是時候解決這‘婚約’了,后日,便啟程吧!黃明心中想著。
次日,黃明正收拾著行李。
“咚咚咚”是同樣敲門聲,但似乎略有不同,“黃賢弟,縣學,薛兮來訪,可在否!”隨詢問聲結束,“咚咚咚”再次傳來,一輕兩重。
“薛兄長稍等!”黃明回道,隨即黃明放下正收拾的物品,前去打開大門。
薛兮,縣學先生,三十有余,乃是縣學先生之中,與前身相交最深之人,興趣相投,長互通書信講論.請教,以兄相稱。
大門剛一打開,便聽見薛兮道:“可是出了何事?近一月,都還未給為兄寫信,為兄甚是擔憂。”
“兄長莫要擔憂,蒙學結業在即,加之婚約之事,一時過于忙碌,到讓兄長憂心了!”黃明笑道。
“既是如此,為兄便不多言了,切莫懈怠!”薛兮略帶嚴肅說道。
“兄長放心,明日便啟程,行婚書之約,此后,自是不敢懈怠。”黃明正色回道。
“明日便啟程嗎?嗯.....,原本還想在和賢弟暢談一番,再前往!“薛兮略帶失望道。
”不知那李家孩童出了何事,結業當日,卻沒有前來,為兄也需前去了解一番。”薛兮接著說道。
“哦!前幾日可有異常?”黃明問道。
“此事為兄自有分寸,賢弟還是趕緊去行那婚書之約吧!。”薛兮打趣說道。
“‘縣學’’評測,為兄也就不多說,賢弟自當有數。”薛兮說完,笑道。
隨后欣然說道:“此后自是不缺時日與賢弟暢談,今日為兄便先告辭了!”
“婚約若成,任職之地或有變數,兄長!”黃明尷尬笑道。
“到是為兄疏忽了!“薛兮略帶傷感笑道。
隨后大嘆出一聲長氣,“唉.......”
”成婚之日,為兄可是要必到哦!”薛兮輕輕笑道。
“好了,為兄先走了!”薛兮說完,轉身離去。
黃明一時不知何言,送行之語也都忘了。
“唉.........”只留下黃明一聲嘆息。“到時,還是多寫上幾封信件吧!”
整整這一個月,黃明都在糾結是否寫上一封信件,前身的筆跡,黃明本可分毫不差寫出,只是怕言多必失,又不想和前身之前扯上太多關系,方才未寫信件于薛兮。
此次前去解除‘婚約’,也不單單只是為解除‘婚約’,而是想以婚約未成,來個大受打擊,一蹶不振,隨后慢慢消失,讓人淡忘,而薛兮,黃明更是料定此人,不會放棄先生之責,長時間前去尋找自己。
如今倒好,還是遲走一步。
看來‘縣學’評測,難有變數了。
‘縣學’的評測,其中之一,就是蒙師最后一年對‘蒙學’學子的那份評價。
這份評價,可以使‘縣學’先生,提前了解‘蒙學’學子的不足之處,方便其后續在‘縣學’中更好的成長。
當然,對于‘縣學’中的先生而言,這份評價往往只是作為參考,會在后續的學子接觸過程中,在做觀察以及確認。
同時這份評價的精準性,也能幫助‘縣學’先生,分辨出一位‘蒙學’蒙師,是否有任職‘縣學’先生的資格。
雖說‘縣學’先生還會再通過書信或直接與蒙師見面,來確定原由。但終究會差上些許。
因此這份評價,不僅是對‘蒙學’學子的評價,也是對‘蒙學’蒙師之評價。
而前身通過之前兩屆的‘蒙學’學子,可是沒少和一些‘縣學’先生交流,以及主動前去請教。
雖然其后的評測,還有兩學先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其教出的‘蒙學’學子在‘縣學’之中德行等因素,最終來確認是否能任職‘縣學’先生。
但就是在這些交流之下,在前身的記憶中,已經能提前得以大致知曉‘縣學’結果。
而‘蒙學’所教授地評測,前身都已經提前獲得先生稱呼,自然不在話下。
任職之事,到時,便也以大受打擊,一蹶不振,推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