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陸瑾開道
- 一人之下:我大盈仙人,只想修仙
- 歸歸歸歸
- 2034字
- 2024-04-13 22:47:03
“陸瑾,你可知曉,我為何會獨留最后一個才來教你?”
看著一旁正襟危坐,宛如一個瓷娃娃般的陸瑾,左若童平靜出聲。
聞言,一旁的陸瑾略顯局促,不過卻并未當(dāng)即出言,而是稍作思索一二之后,這才緩緩說道。
“論及敦厚誠摯,身強體健,弟子不及劉師兄,論及行事無忌,萬事遂心,也不比李師兄要自在……”
“或許是相比于兩位師兄,弟子著實有些普通了些……”
說著,陸瑾不禁出聲,顯然,陸瑾自認是因為自己資質(zhì)較差的緣由不能與兩位師兄比肩這才輪到了最后……
但聽得陸瑾的話,一旁的左若童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他眼眸平靜,嘴角卻是帶笑。
“得水性質(zhì)敦厚,勤勉用功,但只知進退,難曾他顧,而慕玄則是心中桀驁,萬事自我為主,爭在朝夕之間……”
“這兩人,都有所獨到之處,但若是說我是因此才先行傳道,那倒是錯了……”
左若童看著一旁的陸瑾,伸手一指。
“之所以我先教授兩人,并非是他們比較強,甚至相反,相比于他們二人,我對于你卻是最有信心的。”
聽著師父如此出言,陸瑾不禁微愣,旋即便是感覺心頭一熱,原本心中稍存的些許抑郁之氣,頓時消散無蹤,屬實有些難以想象,自己在師父的眼中竟然有著這般重要的地位!
看著陸瑾的雙眸光彩閃爍,左若童面色不變,他這一番言辭倒不是在故作吹捧,PUA陸瑾這小子,而是他對陸瑾真?zhèn)€抱有不小的期許。
諸如劉得水李慕玄二人,這兩人修持逆生三重,都是在險中求進,當(dāng)然這并不是左若童故意讓他們走上此路,而是他們本性使然,他們的道在此,這一點,哪怕是左若童也無法改易。
人各有命,但命卻并不一定。
正如左若童,他便不信命,但某種程度上,與其說是信命,倒不如說,每個人的性格早已決定了他們的日后行走,性命、性命,性與命相連,命與性相近。
若是說真有什么早已注定的命運,那也只會是因為其人性格的緣由,正如劉得水他性情敦厚,但也正因此,使得對法對于任何修持都極盡全力,以至于損傷自身。
諸如按照原著一般,其人參加三十六賊結(jié)義之后,寧肯自墜山崖也不愿另興他計,正是因為敦厚,所以他的結(jié)局便是如此,兩全相難時,除卻自身之外,他已別無出路。
至于李慕玄自然是無需多言,這小子生來就是個混不吝的性子,一旦生出大事,看似通透精明,實則渾渾噩噩,知進而不進,知退而不退,前后躊躇,瞻前怕后,這也為對方最終躲藏與納森島大徑相庭。
這也是左若童看好陸瑾的緣由所在,逆生三重是險法,所以最為契合的,并不是如李慕玄、劉得水般的險中求進,而是穩(wěn)!
越穩(wěn)越好!
縱是進展緩慢,哪怕依憑自身不斷修持堆砌的性命修為,也能一并推舉而開!
而陸瑾便是這一路上,不可多得之人。
“我知曉你心中的顧慮所在,不過放心,今日之后,你便無需他顧了。”
看著一旁尚有些自我懷疑的陸瑾,左若童出聲含笑,旋即便是將手中書寫好的手記,乃至修持之法一并遞給陸瑾。
陸瑾雖然心中仍有疑惑之處,但現(xiàn)在畢竟是自己最為重要之時,當(dāng)即便是放空心神,全神貫注的接過左若童所述的三重修持之法,認真觀看。
“逆生三重,究其根本,乃是將自身修煉至先天一炁的狀態(tài),已達到徹底的純真無雜之境……”
“其人所書,欲要抵達此道,需要經(jīng)歷三次逆練,一為逆練身軀百竅,已而抵達體健身強,金身不壞之境,二煉為煉器為炁,化身軀為元炁,以此而行,則身損而不壞,也就是常人所言的見神不壞……”
左若童一一講解,一變看著一旁認真傾聽的陸瑾心中微定,旋即便是繼續(xù)道。
“這便是逆生三重的總綱所在,但人各有不同,修行之法亦是各行其效,我所給予你的手記之上,有著我歷年來的修持心得,其中夾雜我對于每一重境界的感悟與感受……”
“陸瑾,你要做的很簡單,那便是自行摸索出一條道路,在著摸索的道路之中,我會為你不斷補全,但這條路,你卻是可以以我的手記為基礎(chǔ),以此前行!”
此話一出,一旁的陸瑾頓時微微一怔,不禁有些愕然,他怎會不知師父此話中的意思。
這是要自己,效法師父,行其路,隨其步?!
但旋即陸瑾便是心下否決,師父已經(jīng)言明逆生之路各有不同,人與人的體質(zhì)盡皆不一,師父的逆生之路,未必就合適于他。
所以,師父是想要自己在師父已行的道路之上,另辟新路?
想到此,饒是陸瑾也不禁愣住。
師父,您對我這期待著實有些忒大了吧……
陸瑾心中明了,正如師父所說的那般,逆生之路,萬變不離其宗,不外乎于,逆練體魄,煉器化炁,將自身器官逆練為元炁,最終抵達先天一炁,無漏無缺。
但他的這條路,明顯要困難不少,畢竟,依照師父所言,他所要做的,是為自身補全,而非直接指名!
但同樣,他也清楚能讓師父如此出言,其人對于自己的期許必然是無比巨大,甚至遠遠超過了李慕玄與劉得水兩位師兄。
這也使得他陸瑾心中生出一抹膽氣,既然如此,自己便嘗試著走出一路,不過他清楚,哪怕是走,也要仔細打磨,萬不可有絲毫馬虎之處,而這一點,師父也為他想好。
看著手中的手記,其上記載著師父一路修持而來的無數(shù)感悟所得,這對陸瑾的道路鑄就而言,不亞于一座黃金屋!
更何況,他還能夠以師父的道為基礎(chǔ),以此邁行!
這對他來說依舊有著巨大的裨益,畢竟師父的路是已經(jīng)開拓完畢,無有絲毫缺漏的,他所要做的只是前行,并從中尋得適合自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