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年諸事
- 從嬰兒開始的帥氣高冷大學霸
- 絲瓜炒面
- 2105字
- 2024-04-12 09:47:26
開年的第一件大事,辛舒方懷孕了。一月四號的時候他們去醫院檢查。
尹風華從醫院出來的時候,忍不住大喊大叫,我有孩子了,我有孩子了,就像漫畫的主角一樣。
但是在辛舒方的瞪視下立刻又安靜下來。辛舒方可受不了那么多人注視,她拉住人尷尬地笑著:“抱歉,抱歉抱歉!”
尹風華攔住車子化身保鏢,打開車門,伸手擋住車門,不讓辛舒方磕碰到。她簡直不是懷孕一個月而是懷孕了十個月。
司機師傅姨母笑:“你們夫妻感情真好。”
這話說得好像夫妻關系不好才是大多數。
車子到瞿元青家就停住,尹風華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自己的親人分享這件事情。
“青青,你要做哥哥了。”尹風華幾乎像是滑跪一樣,沖到瞿元青面前,抓著他的小胳膊。
雙眼有紅血絲,多少有些范進的神態。
雖然這是一件喜事,但瞿元青還是得冷著臉,好在大家已經習慣他的冷漠臉。
“姐,你要有侄子侄女了!”
尹雅歌正迷惑自己弟弟的舉動,聽到回答一愣,高興扯著嘴角在笑。
辛舒方在門口笑著看著自己丈夫的舉動,她的臉上寫滿了未來和光輝。
“幾個月大?”尹雅歌急忙問弟妹。
“一個半月。”
“好消息,好消息。”尹雅歌拉著辛舒方坐下,詢問著怎么發現的,去醫院檢查醫生有沒有說法。
“今天我要喝兩瓶酒!”尹風華喊道:“我要請客!”
“老婆,姐,你說孩子要叫什么名字。”
“別瘋了,有足夠的時間讓你想孩子的名字。”尹雅歌拿出姐姐的姿態教訓。
這一頓飯是在尹風華家里吃的,走回去的路上喊上了許家,同時請街道上的酒家飯店做好菜送到家里去,回去后尹風華嫌不夠熱鬧把自己的漫畫助手也給喊過來。
他也做到了喝兩瓶,然后被送到客房休息。
二月份的時候,瞿元青再次追讀媽媽的連載,有父親和母親戀愛的情節了,寫得不錯,整個片段有種淡淡憂愁和情深虐戀的感覺。
3月半,整篇小說寫完。取名《時空旅行者的家庭》
整篇小說大概可以這樣概括,具有時間病的爸爸不能自控的在時間中穿梭,和媽媽戀愛,引導兒子解決青春的各種苦惱,盡管他不能像普通人一樣長久的和家人呆在一起,但他還是努力的做到了丈夫和父親的該做的事情。
如果陷進去會覺得這個爸爸是個深情悲情的好男人,尤其是最后爸爸死在戰場上,沒有人知道沒有人收尸,簡直太虐了。
等瞿元青從故事里脫離,他忍不住吐槽:這不還是帕洛森吧……媽媽你是真和這個過不去呀!
為什么這個故事會變成這樣啊!瞿元青無話可說,如果是他自己,那他只會做個翻譯,但現在他只是負責提供創意,媽媽才是創作者,脫離他的想法正常,這叫本土化,寫成這樣那也無可指摘。
也不知道能不能火,應該可以,因為穿梭時空這個概念應該很新。
相比較他的忐忑,媽媽這次很有信心,沒有投給冰菓,而是選擇投給《故事書屋》
《故事》是全國四大雜志之一,其他三家雜志《人類故事》、《讀者們》,《人民喊聲》。最后一家《人民喊聲》是純文學雜志。
尹雅歌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這一次的作品更偏向于通俗文學,并不投它。
選《故事書屋》的理由很簡單,和《冰菓》屬于同一家的公司,也坐落在安海市。
書屋收到之后,立刻打來電話溝通,請尹雅歌到編輯部來探討一下這篇小說。
尹雅歌看向瞿元青:“你要跟我一起去嗎?”
見瞿元青點頭,便帶著去了,如果是她自己,她坐公交轉車,這會帶著孩子,也怕孩子轉車辛苦,特意攔出租車去到盛安區,太宣街道。
冰菓和故事書屋,兩個編輯部在同一個地方同一棟樓,一個樓上一個樓下。
小心的避開冰菓樓層,直達故事書屋編輯部,辦公桌排列著,上面都堆疊著東西。所有編輯都在里面工作著,一共8個人,坐在靠近門口的編輯見有人來便抬起頭看一眼。
誰先看到人誰就是招待人員。
“女士,你找誰?”說話的人小心地看著瞿元青,這小孩冷冰冰的。
“找趙和貴編輯。”
“老趙找你的”他又指了指后面站起來的人,心中又想,這孩子冷冰冰的,別是來找老趙算賬的,也沒聽說老趙有這種事。
趙和貴向人招手,近前了打招呼:“你好,我是趙和貴,你是尹老師是吧?”
“對。”
說了些客套話,趙和貴看了眼瞿元青說道:“去坐著說吧。”
領著人到隔壁茶水間,倒了水,才說起稿子的事情,他贊嘆:“尹老師你這書寫的很好,時間病,穿越了時間,太新奇了,這是之前市場上沒有的,它帶來的懸念令人著迷,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來的這種設置,是從物理學那邊獲得的靈感嗎?”
尹雅歌揉了瞿元青的腦袋:“我家孩子做了個夢,受到了他的啟發。”
趙和貴驚愕,又恍然:“原來如此,小孩子有這么天馬行空的想法這也是一種天賦,難能可貴。”
趙和貴夸贊孩子,尹雅歌也高興,又問了幾句孩子的事情,才說回正事。
“尹老師,我看過您之前的作品,你感情細膩,描寫細致到位,這些優點這本小說里面也很好繼承下來,愛情部分和母子親情部分都寫的很好,父子親情部分相比較起來有些遜色。”
他給出兩種改法,要么三部分拆分,要么父子親情再修改一下。對于這部分的修改,他有提供意見。此外就是些小問題。
尹雅歌不愿意拆分,接受了修改的意見,這些意見趙和貴是有寫下來,供尹雅歌參考。
等尹雅歌帶著孩子離開,邊上同事詢問道:“這個就是讓你昨天拍案叫絕的稿子的作者?”
“對,那部小說絕對能大火,很新鮮的形式。”
“你這么有信心?”
“人家作品想法和質量就是這么好!”
作為編輯,能發掘好作品和好作者,自然是高興和驕傲的。
尹雅歌回家后便開始動筆,馬不停蹄地開始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