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李世民下詔令柴紹及薛萬徹二人各領兩萬精兵合力討伐大唐最后的割據勢力梁師都。
唐軍勢如破竹一路逼近偽梁都城朔方,劉旻親率精銳一萬直撲東城,頡利聽聞趕忙派兵救援,但適逢大雪天氣羊馬皆凍死,柴紹趁機反攻大破突厥。
半月后,梁師都叔伯兄弟梁洛仁見大勢已去隨即將其斬殺,開城獻首級投降,至此大唐徹底統一全國朝廷將偽梁舊地改為夏州。
此后突厥人再無插手中原的可能,北伐的機會日益成熟。
“好啊二郎,從此往后我大唐就算是由萬而歸一了?!?
李淵臉上的笑意十分強烈,舉著戰報的手都顫抖不已。
前些年他基本統一前隋領土,唯一剩下的便是割據朔方的梁師都,他因為背靠草原的突厥所以一直無法真正消滅。
梁師都一直都是懸在大唐頭頂的匕首,隨時可能策應突厥進攻長安,李淵也一直在為之苦惱,一直到退位都沒能徹底解決。
而現在他的兒子李世民卻是完成了這個最后的目標,除掉了梁師都統一了全國。
“皆賴昔日陛下的努力,兒臣只是坐享其成者罷了?!?
李世民還是不忘恭維一句父皇李淵,雖然他自己也是極其自豪但最起碼還是要謙虛一些的。
而且梁師都早就已經民心盡失了,能撐下去完全就是草原勢力的支持,如今突厥逐漸疲軟也就自然沒有了靠山。
看了一會兒,李淵才放下戰報,開始感嘆了起來:
“朕從晉陽起兵,再到奪取長安定鼎關中建立大唐,一眨眼十三年過去了真是物是人非啊。”
李世民也在一旁說道:“陛下以后您盡管放心便是,這大唐在兒的手中定然會走向輝煌,終有一日…草原的突厥也好,西北的吐谷渾也罷,都會臣服在大唐的腳下?!?
這次李淵并沒有反駁,只是緊緊的盯著他。
或許…二郎真的比大郎更合適呢?
………
李治的四月宴很快結束,理論上還會有四次,不得不說是真的受寵啊,當年的李泰李承乾都沒有這個待遇。
當然也可能因為之前是秦王現在是皇帝,手中的權力就不一樣了。
“兒臣告退。”
四個人和父皇母后辭別后就打算回去了。
“恪和祐留一下,其他人回府?!?
李世民抬頭唯獨叫住了三子和五子,這兩人也是他打算外放的“塞王”。
李祐同樣展現了極其出眾的軍事天賦和勇武,雖然不如李恪吧但還是很優秀,稍加調教便又是一員虎將。
“是的父皇。”
李承乾李泰兩人雖然有些狐疑,但也沒問太多就離開了。
等到殿內的太監宮女也都離開后,李恪才開口問道:“父皇是有什么事情嗎?”
旁邊年僅七歲的李祐同樣很是疑惑,他不自覺向著自己的主心骨三哥李恪靠近。
自從出生以來和他相處最多的人除了母親就只有三哥了,平時學習也是跟著李恪,因此李祐遇到事情也喜歡聽他的。
畢竟三哥又不會害自己。
李世民緊緊的盯著李恪,眼中露出一抹不舍,但掙扎片刻還是說道:“朕曾聽聞漢朝的皇子十二歲就要前往地方做諸侯王,以此來拱衛邊疆。”
“朕也曾想過他們如此幼小就要離開家鄉、離開母親是不是太孤單了?可生在皇家就是身不于己的,朕無法剝離你享受母愛的權力,因此這一切就都取決于你了?!?
“你若是不愿,朕自然也不會強求,可想成才就要脫離庇護才能展翅翱翔……”
李恪聽著這番話明顯愣神了片刻,但也很快反應了過來。
這是想讓他去到邊疆歷練啊。
大唐沒有去封地就藩這么一說,那么能去的也就只有邊疆了,李世民也確實有意無意的表示過這個企圖。
不過一直都只是想法罷了,這次應該就是下定了決心。
沉默許久,李恪還是打算答應:“父皇我愿意聽從安排,我是父皇的兒子怎么能在這種事情上膽怯呢?況且我若是想阿娘了也可以隨時請命回來,最多也就半個月的功夫嘛。”
對于這種答復,李世民竟是有些失望,他內心深處還是不想讓李恪離開長安的。
但還是那個說法既然想要成才就不能怕吃苦,邊疆再苦寒不也是有人能受得了嗎?
“很好,不愧是朕的兒子……”
李世民還是點了點頭。
他講的戰術大多都是針對只有少量騎兵的中原勢力的,草原他也不是太懂,未來李恪主要也就是和草原勢力作戰。
而想要明白這些只能親自去邊疆看看突厥人,否則永遠都是紙上談兵,遇到真正的游牧民族就會束手無策。
“朕打算把你外派到邊疆州縣歷練,也好見識見識真正的打仗!對于草原這些邊塞將領可比朕要強多了?!?
“兒臣沒有意見,全聽父皇的安排?!?
李恪說道,他在長安呆了這么多年還是挺想出去看看的,循環往復的生活也著實是有些無聊了。
而且他記得大唐出征東突厥的日子也馬上就要到了,早點去邊疆呆著也好說不定還能蹭點軍功。
去邊疆對現在李恪來說好處是很多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隨即開始思考要把三子安排到哪。
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道:“并州都督李世勣忠勇果敢,可堪大用,他早年跟隨朕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且此人久居邊塞想必對突厥人也很是了解?!?
“應該可以妥善的監護和教育你?!?
李世勣?大名鼎鼎的“雙李”啊,這應該是進過武廟的主吧!
他對這種人物還是有點最基本的認知
提起這個人李恪有些激動,雖然沒有得到“戰神”李靖的親自教導,可李世勣也不差,他的能力在大唐也絕對是斷檔的強!
“兒臣并無異議?!?
李世民起身,摸了摸兒子的頭:“既然你沒有異議就去并州吧,雖然是苦寒之地但也別有一番風味,多看看也好?!?
“恪兒如果覺得邊塞太過煎熬你可以隨時派人來和朕說,到時朕會馬上派人接你回來的?!?
“知道了父皇,你不需要擔心的,我已經不小了?!?
“嗯…不想呆了就回來,不勉強。”李世民撫摸著他的頭,對于李恪的堅強很是滿意,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的妥善輔佐太子。
接著他看向了五子李祐,用一種幾乎命令的語氣說道:
“祐,你就去靈州吧,由大都督薛萬徹訓導,切記要好好學習兵法武藝,絕不能懈怠?!?
“就這樣,你和恪兒一同啟程?!?
“兒臣…遵旨?!?
李祐面露沮喪的應答道,他有點想哭了。
我們好像都是庶子吧!這態度差距有點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