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瑀愣在了原地,許久后才滿臉敬佩的說道,“陛下英明。”
其實李世民打仗很硬,但是卻很巧妙,看上去每次都一樣,沒有機會就依托深溝高寨與其對峙防守,然后用二流軍隊引誘敵人等到兩軍糾纏時再派精銳騎兵掩殺。
或者是用少量精兵直接出戰大破敵人膽氣,誘使其投降。
再或者索性就直接派精銳騎兵進攻敵人中軍,一錘定音!
總之,看上去很簡單粗暴,好像給我那種后勤和勇武我也能打出這種勝仗似的。
可實際上李世民其實打的都是心理戰,他每次都親臨戰場前線觀察對方的陣型和狀態,進而判斷出將帥的心理,接著判斷出恰當好處的作戰方案。
可以說李世民在心理學上也絕對是大師了。
頡利的壓力越來越大,他發現唐軍的數量還在增加,一望無際恐怕數量不下十萬!
“……這李世民居然敢和我玩陰的!這家伙手上根本就不只一萬!”
尉遲恭、薛萬徹、李靖等猛將矗立于眾軍之前,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看著漫山遍野的唐軍,頡利心生忌憚,他作為君主不能向手下將領那么短視。
他這次縱兵前來其實并不想打下長安,目的僅僅是趁機劫掠中原罷了。
有了底氣的李世民眉頭舒緩,向前走了幾步開始給對方臺階。
“頡利我們結過盟,那就是香火兄弟,我雖然繼位可大唐還是大唐,突厥也還是突厥,因此盟約還在?!?
“之前盟約上的東西我大唐也沒有絲毫削減吧。”
頡利仰視李世民,故作輕蔑道:“盟約?好啊我可以退兵,但我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吧,這樣的話草原上各部的首領又該怎么看我?”
聽著這話李世民就知道對方也并不想打,為了中原的安危索性就破財免災。
“這樣,我們再定下一個盟約,你想要的東西我一點都不會少,我們從此以后互為兄弟,永遠和睦相處。”
“但是我的兄弟,我希望你能遵守盟約不要再這么言而無信!”
頡利沒有急著答應,而是看了一眼后方沉悶的義成公主,最終說道:
“這盟約我可以和你定,可是中原富裕人盡皆知,恐怕不出十年就會重新達到圣人可汗時期的巔峰,到那時倘若你們反而翻舊賬背棄盟約攻伐我突厥,該當如何?”
“這…”李世民眉頭緊鎖,似乎是沒有想到頡利會問出這種話。
說實話,他確實是這么想的,這場盟約如果放在某個很慫的朝代絕對是能載入史冊的功績,可如果在自比漢文帝的李世民這里就是莫大的恥辱!
被外敵逼的求和歲幣,前朝可從來沒發生過,李世民最向往的大漢也沒被異族打到過都城,漢高祖劉邦再怎么樣也收復了代國拿下了云中,刨除白登之圍這場因為輕敵所鬧出的笑話,那絕對是勝仗了。
所以等到大唐緩過勁來,時機成熟他是肯定要一雪前恥的。
話說頡利什么時候這么聰明了?
“我的兄弟,在大唐信譽是必修課,你不需要擔心。”
頡利冷哼一聲,說起李恪他倒是想起這個了,中原人向來是不守信用的。
萬一大唐過幾年恢復過來開始打他們怎么辦?退兵可以但是要有一個保障。
“空口無憑,你們中原歷史上沒有信用的事情還少嗎?”
李世民啞住了,看向他無奈道:“那我的兄弟,你說要怎么做才能放心?”
“我要互派質子!”
“這樣也能聯系你我兩國之間的關系,不是嗎?”
“質子?”
李世民有些慍怒,這也太恥辱了吧?派質子可比和親屈辱多了,即使雙方都需要。
“頡利可汗未免太侮辱人了吧?!?
雖然派一個無關緊要的庶子或宗室也沒什么關系,可這是很屈辱的!
頡利則是滿臉無所謂:“你不派質子那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日后你們中原會攻伐我突厥了?”
“既然早晚要打還不如趁著現在還有優勢決出勝負!”
“中原皇帝,要么互派質子以示友好,要么就開戰吧?!?
李世民的臉色很難看,但是為了大局考慮還是只能選擇答應:“好,我答應和你們互派質子……”
他還是打算和之前一樣,找一個宗室子送過去,自己的孩子還是算了。
“中原皇帝,突厥會派最受我喜愛的兒子迭羅之為質子,希望你也要尊重我突厥啊。”
“不要糊弄,必須是汝之親子且受寵愛才行?!?
頡利眼中露出一抹不舍,迭羅之性格仁孝,且素有勇力一直很受寵愛,可以說在其心中僅次于未來可汗阿史那婆羅門。
李世民有些錯愕,這家伙是真舍得下本錢,他也聽說迭羅之是頡利最寵愛的孩子之一。
“……這樣,我讓吾之次子李寬做質子?!?
他還是不舍得讓李泰李恪和尚且年幼的李祐遠走突厥,李寬被過繼多年李世民沒什么感情,索性就拿出來用。
等日后再好好補償…前提是能活下來。
“中原皇帝你莫要糊弄我,這個李寬被過繼多年,而且體弱多病怎么會受寵?”
頡利對中原比較了解,一般的事情他都知道。
“五子祐的年紀也很小且是庶子不受重視,這個人也不行?!?
“迭羅之是我極為寵愛的孩子,可是為了兩國交流我依然犧牲,還希望你中原也不要含糊?!?
見對方這么了解自己,李世民也沉默了,剩下的三個兒子他都不舍得。
李泰“寵冠諸王”不必多說,李恪性格活潑且前途無量,李世民無論如何也舍不得。
李承乾就更不必多說了,他是嫡長子未來的太子更不可能送到突厥去冒險。
見李世民遲遲不說話,頡利主動提出了一人:“你的三子恪怎么樣?英武果敢,想必還挺符合我突厥風俗的,這個人再怎么樣也比身體肥胖的李泰好得多吧?!?
“當然,你如果讓李泰來我突厥更加歡迎?!?
其實如果要送質子到突厥李恪是唯一的選擇,草原的環境惡劣一般養尊處優的皇子根本無法適應,而且還有隋朝殘余勢力義成公主在內,去了絕不會好過。
李恪天生身體強壯,機敏果敢,身上還有前隋血脈,相信義成公主不會過多為難。
而且如果連喜好武事的李恪都無法適應草原的環境那么其他人也就更不用勉強了。
“……我答應你。”
沉默許久,李世民還是不想答應這個屈辱的要求,但是他要先把突厥人給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