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的審美?”
景恬和馬詩純面面相覷,都對這個答案感到了茫然不解。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普羅大眾只對女孩兒受到欺負、霸凌的故事感興趣。”
李尋夾起了一片菜葉,機械地塞進嘴里面。
“尤其是漂亮女孩兒受欺負的故事。
“舉個例子,《神雕俠侶》,都看過吧?”
景恬和馬詩純不約而同地點頭。
“假如,我說的是假如啊。”
李尋一手捏著一根筷子,互相交叉,擺出“X”的符號。
“假如當時在鐘南山上。
“受到尹志平——現(xiàn)在好像是甄志丙?——反正是個牛鼻子道士。
“受到他人侵犯、意外失身的,不再是小龍女。
“而是楊過。
“你們覺得這段故事還會那么的驚天動地嗎?”
尹志平和楊過?
這是什么奇妙組合?
“說實話,我覺得楊過被人——那個。”
景恬吐了吐舌頭,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
“可能會更加震撼一點。”
馬詩純的嘴角抽了抽,但也點了點頭。
李尋想了想。
也覺得他剛才的例子舉得不太對。
果然是餓昏頭了吧?
“那我換個例子。”
李尋腦筋一動,重新想了個案例出來。
“《唐伯虎點秋香》,周星星版本的。
“這部電影也看過吧?”
“當然!”
兩女又是一陣猛點頭。
李尋的臉上掛起一絲壞笑。
“祝枝山和石榴姐那一段呢?還有沒有印象?”
景恬和馬詩純很快便回想起了電影的具體內(nèi)容。
——不要因為我是嬌花而憐惜我!
兩位姑娘的臉頰上都染上了幾絲紅暈。
“李尋,你的思想好齷齪!”
“就只會想著那點事情!”
“欸——咱們要用客觀的視角來看待電影。”
李尋故作正經(jīng)道。
“在電影里,祝枝山是受到了石榴姐的侵犯,對吧?”
兩位姑娘相當艱難地點了點頭。
“那你們在看這段情節(jié)的時候,有替祝枝山感到悲傷、難過嗎?”
李尋緊接著問道。
“不需要太長時間,一秒?或者半秒鐘?”
馬詩純下意識地吐槽道。
“為什么要替祝枝山感到難過啊?”
“那要是把祝枝山和石榴姐的戲份交換一下呢?”
李尋忽的正色道。
“情節(jié)還是那個情節(jié)。
“但是這一次,是祝枝山主動向石榴姐下手。”
不需要李尋再多說些什么。
景恬和馬詩純都露出了嫌惡,甚至是作嘔的表情。
祝枝山被石榴姐“欺負”?
可以。
石榴姐被祝枝山“欺負”?
不行!
有些事情。
性別一換,罵聲破萬,牢底坐穿。
這話真不是說說而已的。
“例子可能會有些偏差。”
李尋一陣胡侃,總算快要繞過了這個危險的話題。
“但道理還是那個道理。
“校園霸凌,從來都是不分對象的。
“然而大眾對于‘男生被欺負’和‘女生被欺負’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
“對這兩件事情的關(guān)注程度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相比較之下,女生受到霸凌的故事更容易流傳開來。
“所以你才會覺得,校園霸凌里面只有女孩子受欺負。”
景恬和馬詩純默默點頭。
看樣子兩人都接受了李尋的說法。
見狀,李尋也悄悄地松了口氣。
事實上。
他剛才的那番話,并不是他想要說的全部內(nèi)容。
就校園霸凌這件事情上。
不僅僅只是普羅大眾對女孩受到欺負的事情更關(guān)注。
還有一點。
就是像作家、記者、導演這類的“內(nèi)容提供者”。
大多也只會創(chuàng)作出女孩受欺負的故事。
因為關(guān)于女孩,特別是漂亮女孩受到校園霸凌的故事。
更容易吸引到觀眾。
仔細回想一下。
幾乎所有涉及到校園霸凌的虛構(gòu)故事。
主角通常是姑娘。
而且還是漂亮的姑娘。
遠的不提。
就以李尋現(xiàn)在拍的這部《少年的你》為例。
作為女主角的馬詩純。
現(xiàn)在也是一朵白白凈凈、漂漂亮亮的小花!
另外。
為什么在電影開拍之前。
李尋一直在要求馬詩純減肥?
并不單純只是因為角色形象要求。
更因為馬詩純這姑娘胖了不好看!
“陳念”絕對不能發(fā)胖。
一旦陳念胖了。
有些觀眾甚至會產(chǎn)生一種觀點——
這樣的胖姑娘,活該被人欺負!
一般而言。
只有在虛構(gòu)的故事當中。
“漂亮姑娘”才容易變成弱勢群體。
現(xiàn)實生活中。
漂亮姑娘極少有被人霸凌的例子。
光是“護花使者”這一關(guān),
就不知道攔住了多少渾人。
如果有人研究過,就會發(fā)現(xiàn)一點關(guān)于校園霸凌的規(guī)律。
最容易受到校園霸凌的對象是哪類群體?
外貌缺陷者!
簡稱——
丑人。
“兩位,別再糾結(jié)校園霸凌這么黑暗的話題了。”
李尋主動岔開話題道。
“咱們聊聊別的。
“比如票房!你們覺得咱們這片子能票房大賣嗎?”
“票房大賣?”
景恬伸出手,想要摸摸李尋的額頭。
“尋哥兒,你是不是餓昏頭了?
“咱們這可是文藝片啊。”
即便是大甜甜,也知道一個道理——
文藝片往往是拿不到高票房的。
馬詩純本來還想吹幾句牛皮。
畢竟《少年的你》的票房越高。
她這位女主角的獲益也就越大。
可景恬率先開口。
已經(jīng)堵死了她的話。
馬詩純最后只能老老實實地來上一句。
“電影盈利,就算成功。”
“你們兩個也太沒信心了吧?”
李尋無奈搖頭。
“待會兒記得提醒我一下,我要去跟陸總還有顧導聊聊。
“咱們這片子,將來進行宣傳的時候,一定不能抓著‘文藝片’不放。
“一定要朝‘青春片’的方向進行宣傳。”
景恬和馬詩純沒有意識到李尋想要表達的重點。
“青春電影怎么了?”
“你們難道沒有發(fā)現(xiàn)嗎?”
李尋微微停頓,接著用仿佛神棍一樣的飄忽語調(diào)說道。
“電影市場上,青春片的風潮馬上就要來了!”
就在今年四月份。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橫空出世。
六千萬的總成本,換來超七億的高票房。
自此掀起青春片的風潮!
一部部青春電影如同雨后春筍般,迅速立項、拍攝、上映。
以《少年的你》目前的拍攝進度。
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趕在《致青春》之前上映。
但是跟在《致青春》的后面喝口湯……
總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