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防備
- 你管這叫匡扶漢室?
- 逆向而上
- 2062字
- 2024-06-21 22:19:07
他轉頭看向了身旁的將領們,說道:“今日一戰,將士們辛苦了。但西夏軍并未完全退去,我們仍需小心防備。”
將領們紛紛點頭稱是,表示會小心防備西夏軍的再次進攻。
蘇乞點了點頭,又說道:“今日一戰,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暴露出了我們的一些不足。
我們需要好好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日后能夠更好地應對敵人的進攻。”
將領們紛紛表示贊同,他們知道,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斷進步,更好地保衛國家。
接下來的日子里,御龍諸直司的將士們開始了緊張的備戰工作。
他們修補城墻、加強巡邏、訓練士兵,為接下來的戰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而蘇乞也時刻關注著西夏軍的動向,他知道,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蘇乞把《紅梅》硯臺用一塊干凈的棉布包裹起來,放在身邊,坐在驢車上,王喜牽著驢車向著縣城趕去。
王喜牽著驢車,一路上想著心事,走的很慢,蘇乞也沒催他,反正今天到了縣城就行。
天剛蒙蒙亮,兩個人就到了縣城。
縣城的早市已經開始了,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蘇乞和王喜把驢車趕到城門口,把驢車拴好,蘇乞抱著《紅梅》硯臺,王喜拿著筆墨紙硯,兩個人一前一后
的向著縣衙旁邊的文房四寶一條街走去。
蘇乞的硯臺主要賣給文人士子,所以,最好的銷售地點就是縣衙旁邊的文房四寶一條街。
來到文房四寶一條街,蘇乞看到,天剛蒙蒙亮,大部分的店鋪都已經開門了。
蘇乞選了一家店鋪走了進去,王喜站在店門口沒有進去。
這家店鋪叫做文寶齋,店鋪的伙計看到有客人來了,立刻迎了上來,問道:“這位小郎君,想買點什么?”
蘇乞拿出硯臺,說道:“在下想出售一方硯臺,勞煩小哥通稟一聲。”
伙計一愣,說道:“這位小郎君,本店只賣硯臺,不買硯臺,您還是去別家看看吧。”
蘇乞一愣,他不明白,為什么文寶齋不買硯臺,卻還要在文房四寶一條街開門營業。
蘇乞沒說什么,抱著硯臺轉身就走。
伙計在后面說道:“這位小郎君,整個文房四寶一條街,所有的店鋪都不收硯臺,您就別白費勁了。”
蘇乞停下了腳步,轉身問道:“小哥,這是為什么?”
伙計說道:“您有所不知,這條街上所有的店鋪都是咱們涿州城文人士子入股開的,他們自己有硯臺,哪還會收其他人的硯臺。”
蘇乞明白了,原來這條街上的店鋪都是涿州城文人士子入股開的,他們的硯臺都是固定進貨渠道,自然不會再
收其他人的硯臺了。
蘇乞苦笑一聲,轉身就走。
王喜看到蘇乞出來了,連忙迎了上來,問道:“少爺,怎么樣?”
蘇乞搖搖頭,說道:“咱們去別家看看。”
王喜點點頭,跟著蘇乞向著下一家店鋪走去。
兩個人接連走了十幾家店鋪,沒有一家店鋪收硯臺的,蘇乞無奈了,只能把硯臺拿到涿州城的集市去碰碰運氣了
涿州城的集市在縣城的北面,兩個人穿過縣城,來到了集市。
集市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各種各樣的攤位擺滿了街道兩旁,有賣蔬菜的,有賣水果的,有賣布匹的,有賣
衣服的,還有賣各種雜貨的,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蘇乞和王喜來到集市,找了一個空地,把硯臺擺在地上,蘇乞坐在旁邊,王喜則站在旁邊看著。
蘇乞的硯臺造型奇特,雕刻精美,很快就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一個中年文士走了過來,拿起硯臺看了看,問道:“小郎君,這方硯臺怎么賣?”
蘇乞說道:“這方硯臺五百文。”
中年文士皺了皺眉,說道:“這方硯臺雖然造型奇特,雕刻精美,但是五百文錢也太貴了,而且,這方硯臺的
材質也只是一般的青石,不值這么多錢。”
蘇乞說道:“這位先生,您有所不知,這方硯臺雖然材質一般,但是雕刻卻極費功夫,而且,這方硯臺還搭配
了一首絕佳的詩詞,所以,才值五百文錢。”
中年文士一愣,問道:“什么詩詞?”
蘇乞說道:“南宋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中年文士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陸游的詩,這首詩詞的確不錯,但是,五百文錢還是太貴了,這樣吧,我出
三百文錢,你賣給我如何?”
蘇乞搖搖頭,說道:“三百文錢太少了,四百文,不能再少了。”
中年文士想了想,說道:“好吧,四百文就四百文,這方硯臺我要了。”
蘇乞大喜,連忙說道:“多謝先生。”
中年文士付了錢,拿著硯臺走了。
王喜看到蘇乞把硯臺賣出去了,高興的說道:“少爺,您真厲害,這么快就把硯臺賣出去了。”
蘇乞笑道:“這算什么,等咱們的硯臺出名了,賣五百文錢一方都算便宜的。”
王喜點點頭,說道:“少爺說的是。”
兩個人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集市。
就在這時,一個身穿錦衣的年輕人走了過來,說道:“慢著,這方硯臺我要了。”
蘇乞一愣,說道:“這位公子,這方硯臺已經賣出去了。”
錦衣年輕人說道:“我出五百文錢,你把硯臺賣給我。”
蘇乞搖搖頭,說道:“這位公子,我已經答應賣給這位先生了,不能言而無信。”
錦衣年輕人看了看中年文士,說道:“我出六百文錢,你把硯臺賣給我。”
中年文士皺了皺眉,說道:“這位公子,這方硯臺是我先看中的,而且,我已經付錢了,你不能這樣強買強賣
吧。”
錦衣年輕人說道:“我出七百文錢,你把硯臺讓給我。”
中年文士怒了,說道:“這位公子,你不要太過分了,這方硯臺是我先看中的,你憑什么讓我讓給你。”
錦衣年輕人說道:“我出八百文錢,這方硯臺讓給我。”
中年文士更怒了,說道:“這位公子,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信譽的問題,我既然已經買了這方硯臺,就不會再讓給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