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聲望值和民心值
書名: 要塞:混在明末當軍閥作者名: 三只喵娘本章字數: 2490字更新時間: 2024-04-05 16:50:31
李恒點開那幾個閃爍的建筑圖標一一查看。
新增的建筑有兵營、采石場,伐木場以及獵人小屋,以及倉庫。
也就是一個軍事建筑,三個采集建筑和一個儲藏建筑。
看了一下每個建筑的說明,李恒很快就明白了這些建筑的功能。
采石場和伐木場都是采集建筑材料的建筑,雖然目前李家灣的村民們也能采集石料,砍伐木材,但是這兩座建筑的卻能夠大大提升采集的效率。
畢竟是專業的。
而獵人小屋自然不用多說,是用來打獵獲取食物的。
兵營和三個采集建筑都需要人工建造,但是倉庫卻是系統直接贈送的,數量上限則是跟城堡的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有幾座城堡,就可以建造幾座倉庫。
只要李恒選擇好地址,清理好地面,點擊建造,倉庫就會瞬間出現,就跟玩游戲一樣的神奇。
看完這些建筑,李弘重新又點開了城堡的屬性面板:
“城堡等級:一級。”
“城堡建造數量:1。”
“領主爵位:自由民。”
“當前人口上限:100人。”
“當前聲望值:10。”
“當前民心值:80。”
李恒看著眼前的面板,研究了一陣后大概就明白了其中的邏輯。
這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數據就是聲望值。
這與自己以前玩過的要塞游戲是一樣的邏輯。
聲望值的作用很多,除了讓領主的爵位升級之外,還可以用來從兵營之中召喚高階兵種。
而領主的爵位就相當于系統的級別。
爵位越高,系統的功能越強大,可解鎖的建筑和兵種就越多,人口上限也會隨之增加。
而城堡的等級是跟領主的爵位等級呈正比的,領主爵位越高,城堡的等級就越高。
城堡等級越高,城堡的防御功能越強,駐守的兵力越多,建造的數量也會增加。
而且城堡還有一個功能,可以從其中召喚農民。
農民們都是多面手,無論是耕作,還是打獵,或者采礦,伐木甚至制做武器,飼養牲口,織布打鐵等樣樣精通。
而聲望值的產生則是由領主的各種經營領地的行為來產生的。
考量的因素也是全方位的。
而民心值則是領主施政的一個晴雨表,民心值越高,說明領主治理的越好。民心值越低,說明領主的治理出現問題了。
而且民心值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百姓逃走,犯罪率增加,各種作坊工作效率降低等各種問題。
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領主,必須要非常重視民心值。
而系統很貼心地給出民心值的各項扣分和加分項目,讓領主能夠一目了然地知道是哪一個領域出了問題,從而及時彌補。
民心值的警戒線是60,如果高于這個數字,說明領主目前的治理沒有什么大問題。
但是如果低于這個數字,那就需要領主重視起來了。
李恒在研究之后發現,這個民心值之中的“民”指的是現實世界之中的那些依附李恒的人口,或者換句話說是李恒統治范圍內的所有百姓。
而從系統之中召喚的人口不在這個范圍內。
也就是說從系統召喚的人員,不管李恒這個領主是不是合格,是英明神武還是倒行逆施,他們都會對李恒保持絕對的忠誠,永遠不會做出逃走這種行為。
搞清楚了這一點,讓李恒松了一口氣。
畢竟自己也是第一次當領主,沒有經驗,難免行差踏錯。
好在系統召喚的人口是絕對忠誠的,這就是自己可以絕對信任和依靠的基本盤。
回到眼前,李恒現在十點的聲望值顯然是李家灣的村民們給他提供的。
而那八十分的民心值也是李家灣的村民們對于李弘的態度的一個直觀反映。
而聲望值和民心值顯然也是緊密相關的,民心值得分越高,李恒獲得的聲望值就越高。
搞清楚了這些參數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李恒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了。
第一步他打算從城堡之中召喚一些系統農民出來,讓這些系統農民去承擔一些比李家灣村民們更適合的工作。
召喚農民是不需要花費任何代價的,只需要管飯就行。
李恒略作思量,決定先招募二十名農民出來。
片刻后,二十名身穿麻衣粗布的農民站在了自己面前,其中十名男性,十名女性。
“參見領主大人,請大人吩咐。”
這二十人齊齊向李恒彎腰行禮。
“免禮。”
“謝領主大人。”
二十人重新站直了身體,恭敬地看著李恒,等待著他的命令。
看到還有女性農民,李恒其實是有些意外的。
他略作研究之后發現,原來在召喚農民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做性別比例的調整,那系統默認的男女比例就是1:1。
雖然男女農民都是多面手,但是男女畢竟有很大的生理差異,在從事不同的工作時各有優勢。
男性在狩獵,采礦以及伐木建造以及制做武器等方面更有優勢,而女性則在織布,飼養以及烹飪等方面更適合。
各有優劣,關鍵是要放到合適的崗位上。
眼前這些農民長相跟中原百姓沒有什么差異,而且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健康壯實。
而且相貌身高也各有差異,但是卻沒有長的歪瓜裂棗的,最起碼讓人看著很舒服。
他們的年紀都在二十歲左右,正是身體最有活力的時候。
而且李恒詢問過之后,發現這些人都有各自的身份來歷,而且既能說大明官話,也能說當地的方言。
如果不是李恒親眼看到他們從城堡里面走出來,肯定也會將他們當做普通的百姓的。
李恒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樣的話他們融入正常的人群之中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他喊來正在附近帶著巡邏隊煞有介事地沿著河邊轉圈巡邏的李石頭,讓他去將小荷牛叔還有張媽叫過來。
李石頭胸脯挺得很高,大聲接受了命令,帶著兩個小隊員撒丫子地就向著村子里面跑去。
過了一會,小荷牛叔和張媽都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他們看到李恒面前整齊站著的二十個人,顯然都有些疑惑。
李恒指著這二十人對他們道:“這些都是家鄉遭了兵災,所以逃難來到咱們李家灣的。我問過了,他們都很能干,什么活計都能上手,而且人品也很可靠。小荷,你挑兩個人給少爺我當丫鬟,你以后就是大丫鬟了,領著她們干活。”
“張媽,大灶上人夠了,剩下這幾個姑娘就讓他們在咱們家里的小廚房當廚娘。”
“牛叔,這幾個小伙子都會手藝活,你將他們編入工匠隊,最近要干的活不少,你要上點心。”
李恒一一吩咐道。
小荷和張媽牛叔看著眼前這些年輕壯實,衣衫干凈整潔的青壯男女,互相看了看,臉上都露出懷疑的神色來。
小荷悄悄來到李恒身邊低聲道:
“少爺,這些人看著根本就不像是逃難的。我以前見過那些逃難的,一個個邋遢的跟鬼一樣,好多人瘦的皮包骨頭的,那看人的時候眼睛都是綠的。可這些人一個個衣服這么新,臉色紅潤,根本沒有一點逃難的樣子。少爺,我知道你心善,可是也不能被人騙了啊。”
牛叔也過來勸誡道:“少爺,小荷說得對啊。這些人根本不像逃難的,倒像是大戶人家的下人,吃得好穿得好,根本不像是難民。少爺,你要小心啊。”
張媽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在一旁狂點頭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