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郯西莊
- 三國:徐州佃戶,喂養天下
- 清風見云舒
- 2318字
- 2024-11-08 11:30:34
咚咚咚!
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許氏和清兒好似驚弓之鳥一般,嚇得臉色慘白,拉著李易就朝著地窖之內跑去。
“曹兵來了,快躲起來。”
李許氏拉著李易胳膊,后者卻是不肯動作,可是急壞了她。
“易兒,快隨我躲起來。”
“娘,你別急,你們先去地窖躲著,我去瞧瞧。”
李易雖然有些緊張,卻并不慌亂,因為此刻按道理曹操大軍應該已經撤走了,沒道理再跑回來。
地方都屠的差不多了,再回來沒有任何價值。
李易不顧許氏勸阻,貓著身子小心翼翼走出屋子。
大木村口。
一隊人馬,正盯著村口一地尸首面露痛惜之色。
為首一人身穿錦袍頭戴玉冠,面相和善,身材略微發福,看起來身家不凡。
“糜竺?”
李易望著那道身影,腦中浮現起有關其的信息。
麋竺字子仲,東海朐人也。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
這人便是糜竺啊。
糜竺乃是劉備的大恩人,天使投資人,若是沒有糜竺也就沒有后面的漢中王劉備。
李易對其有些印象,準確來說他跟糜家還有些關系。
漢末土地兼并嚴重,大量土地被各地豪族占據,百姓們無土地可以耕種,為了生計便只能依附豪族成為佃戶。
為豪族種地納糧,上繳大半糧食,獲得茍延殘喘之機。
糜家世居徐州東海郡,乃是徐州數一數二的豪族,東海一郡八成土地皆屬糜家。
李易一家沒有土地,也是隸屬于糜家的佃戶,準確來說,整個大木村八成百姓都是糜家的佃戶。
“曹操真是非人哉!”
糜竺望著滿地尸首,臉色難看至極。
曹操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兩屠徐州,讓徐州百姓遭到重大打擊。
而糜家控制百姓為自己耕種,以獲得大量糧食,如今百姓被屠田畝荒廢,糜家的也隨之受到影響。
“子方,你安排人手,將這些百姓尸首收斂了,免得日久天長惹出疫病來。”
“我去村中瞧瞧,可還有百姓存活。”
“我知道了。”
糜芳這邊招呼一起來的隨從,將百姓依依尸首抬到一邊,而后尋來干柴堆積,將其一并焚燒。
糜竺則帶著兩隨從,在村中各戶搜尋起來。
李易思考片刻,決定不再躲藏。
糜竺并非惡人,還是自家的東家,而且此番曹軍屠戮,糜家麾下佃戶死傷不少,為了耕種治下田地,糜家還需要佃戶。
作為存活的李家,糜家應該會給予幫扶,運氣好說不定還可以獲得些糧食。
想到此處,李易假意弄出動靜,而后被糜竺發覺。
“你是何人?姓甚名誰?”
“糜公,我叫李易,是這村上的村民。”
糜竺聽李易稱呼自己為糜公頓時心中了然,對方乃是族中的佃戶。
“這村中可還有其他人存活?”
“我家中娘親和小妹還活著,其他人我不知道。”李易如實道。
“唉~”糜竺一嘆:“李小郎,你去將你娘親和小妹帶出來吧,我可以帶你們回莊上,重新安置。”
糜家佃戶在這次曹軍的屠殺下死傷不少,各地村落存活的佃戶數量不一。
糜竺準備將這些佃戶集中起來,而后重新安置集中到一起,以方便接下來的耕種。
“好,多謝糜公。”
李易家里經過曹軍劫掠現在是一窮二白,家徒四壁具象化體現,也沒什么值得可留戀了。
去糜家莊子上,別的不說,短時間肚子問題不用操心。
李易將糜竺的意思傳達,許氏沒有絲毫猶豫便點頭答應。
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去哪里又有什么關系。
……
一家三人在糜竺的安排下,來到東海郯城以西,又稱郯西莊。
郯西也被曹軍屠戮,人口減少嚴重,不少房舍成了無主之地。
李易三人挑選了一處位置還不錯的木屋,帶著糜家給予的一些糧食,暫時落下腳來。
此后半月陸陸續續有百姓不斷被糜竺帶來安置在郯西莊,原本寂寥的郯西莊也變得熱鬧起來。
待到郯西莊繁榮起來,眾人都穩定下來后,糜竺也開始安排眾人領田耕種。
畢竟他也不是大善人可以白養李易等人。
李易家一共三口人,許氏腳上有疾病,李清年紀略小,主要青壯就只有李易一人,算是比較弱小存在。
李易思量再三,只問糜家要了十畝土地來耕種。
許氏見他只用了十畝土地可是臉色大變:“易兒,你再去跟糜公說說多要些土地吧,十畝土地,可是不夠我們生活啊。”
漢末種植技術落后,土地產量也低,東海百姓多種一年兩熟的粟米,每季無災無害,每畝產量估計在一百斤出頭。
而李家作為佃戶,種的是糜家的土地故此還需要向糜家納糧。
一畝田地,每季糜家要收取七十斤粟米。
十畝田地,每季李易便需要上繳七百斤糧食給糜家,余下三百斤歸李易家里。
但是三百斤糧食,哪里一家三口人吃一年,故此許氏才很擔憂讓李易多要些田地。
“娘,你放心,我有辦法。”
漢末百姓貧苦,平常食用的食物缺少油水果蔬,因此每人每日需要消耗的糧食遠勝后世。
諸葛亮日食三四升米讓司馬懿覺得他命不久矣,便是如此。
眼下家里三個人,一天需要兩斤左右粟米,一月便是六十斤,三百斤粟米只夠吃半年。
不過,李易如今手握新世紀的水稻種子,又豈會擔心。
新世紀水稻一畝可收千斤。
放在漢末,除去化肥影響,再加上出些地理氣候等其他因素,哪怕產量減半,一畝也可得五百斤的收成。
十畝田地便是五千斤,就算再有個什么岔子,減去一半收成,也有兩千五百斤收成。
交給糜家七百斤,剩下的一千多斤糧食完全足夠三人吃一年。
許氏顯然不太相信李易:“易兒,你有什么辦法?”
“這個嘛,我先不告訴娘,往后你看著便是。”
雜交水稻的產量,李易便是現在告訴許氏,她也不可能相信。
因為太離譜了。
除非讓其親眼所見。
“好吧。”許氏見李易自信滿滿,也不好多說,畢竟家中勞力不足,田地要多了也無力耕種,反而要上繳更多粟米,確實也不值當。
“娘,我先去田里瞧瞧,你和小妹先做飯吃吧,我一會就回來。”
李易扛著鋤頭,便出了家門。
郯城附近本就多平原,故此田地也很平坦,易于耕種。
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田地,連成一片,莊內佃戶揮舞著鋤頭,忙著開墾田地。
他們大多種植粟米,故此不需要引水灌田可以開墾。
李易所種水稻需要水田方可種植,因此還需要挖掘水渠。
分給李家的十畝田地在莊子東側距離不遠且陽光充足,算是幾塊好田。
李易又特意挑選了臨近河流的地方,挖掘水渠,灌溉田地倒也輕便一些。
“呸!”
朝著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李易鉚足干勁,開始大展身手挖掘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