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四戰之地
- 三國:徐州佃戶,喂養天下
- 清風見云舒
- 2262字
- 2024-11-15 00:10:00
“糜小姐,徐州四戰之地,非成王業之基,此地不可久留?!?
李易如實道:“年后,我便會尋機離開此地,故此這才不肯答應玄德公之邀請?!?
“你要離開徐州?”糜節神情一頓:“離開徐州,而今天下紛亂,你又去何處?”
“荊州?!?
“荊州安定祥和,可暫居。”
劉表坐鎮荊州,眼下并沒有什么動亂,且在后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安寧的。
李易打算去荊州居住,順便去尋諸葛亮。
這位可謂三國第一聰明人,和其打好關系,在亂世之中自保定然沒問題。
糜節聽李易要走,有些舍不得,二人幾番交流,也算朋友了,她皺眉勸道:“此去荊州路途遙遠,匪患叢生,可不容易,你還是留在徐州的好,我還可以讓大兄照應你?!?
有糜家這個大樹,在徐州日子倒是不會差。
不過,李易還是打算去荊州尋諸葛亮去。
“路途雖遠,不過安排妥當,也并非去不得?!?
李易當然不會冒失前往荊州,他得準備妥當了再去。
……
見李易去意已決,糜節也不好多言,招呼一聲便告辭了。
張飛這邊,跟著簡雍一路抱怨:“初見這李易,俺還覺得其有幾分親和,沒想到此人,也是個夸夸其談的狂生。”
“竟然說俺不懂帶兵打仗,哼,當初我和大哥大破黃巾軍時,這廝還不知道在哪里種地呢,如今還指教起我來?!?
“還說什么徐州不可守,哼!”
李易的態度,讓張飛可是氣壞了,他征隨著劉備征戰黃巾,不說戰功赫赫,也是小有威名,竟然被說不會作戰?
簡雍深知張飛性子,不好反駁只好苦笑道:“李子禾所言,確實有幾分張狂,不過此人對于徐州的境況,倒是所言非虛?!?
“哼,什么所言非虛,不就是個曹操嗎?俺老張可不怕他。”
簡雍對此沒有說話,只是悶頭趕路,并思考著回去如何跟劉備交代。
一番折騰回到下邳。
劉備見簡雍和張飛獨自回來,其中張飛臉色還不大好,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三弟,憲和,此番前去,可是見到那李小郎了?”
“見到了,不過此人,乃是個狂徒,口氣大的很?!?
張飛悶悶不樂坐下,哼道:“此人不愿輔佐大哥你,還口出狂言說大哥你守不住徐州,我和二哥只有匹夫之勇,不會領軍作戰?!?
“嗯?”劉備眉頭一皺,有些不愉快,但他沒有著急下定論,而是將目光看向簡雍。
簡雍微微點頭隨后道:“這李子禾在農事上確是造詣非凡,其所種稻米長勢極好,可謂百年難得一見?!?
“同時,他還種出番茄、地瓜等我從未見過之菜蔬,口味極好。”
“另外,此人在徐州局勢上也別有見地,道出徐州民生凋敝,而四周群狼環伺。”
“只是此人不肯出仕,為主公效力?!?
“且他也確實如益德所說那樣,言主公你難守徐州,張將軍和關將軍只有驍勇而不善戰?!?
“凡有大才者必有傲骨,想來此子也不例外?!眲洳⑽匆蚶钜姿远鴲阑穑皇菄@道:“只是可惜,此等人才不愿為我所用。”
張飛不服氣道:“大哥,那小子就一狂徒,就會夸夸其談,沒有他李子禾,咱們照樣坐的穩徐州?!?
“好啦,既然李子禾,不愿相助,那便不提他了,云長正好招募了一批士卒,且隨我看看去?!?
見張飛對李易滿肚子牢騷,劉備也是及時結束話題,此后也不再多談論李易。
……
西莊上經過近半月的忙碌,秋收已經徹底結束。
在歷經幾個太陽的暴曬后,所有稻米水汽已經徹底去除,李易忙活了好幾天將一部分稻米去殼,收入倉中以供食用。
余下的則裝入地窖,屯儲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有了這些稻米,今年明年都不用愁了?!?
看著滿滿一地窖的糧食,許氏樂的合不攏嘴。
她辛勞半生,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糧食,足足大五千斤,別說今年明年,便是后年也還有糧吃。
糧食充足了,李易也是終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大白米飯,他身體太瘦弱了,得多吃點補補。
秋收過后,主糧的種植就算結束了。
稻米在徐州只種一季,李易也沒之前那么忙了,又種了些菠菜蘿卜青菜,沒事打理一下。
不過,莊上的莊戶還會再種一季粟米,他們得知李易種地厲害,也是紛紛上門請教。
李易也不吝嗇,大方指導,告訴他們將田間雜草,以及草木灰埋入地里當肥料,更加土地肥力。
隨后又告訴眾人,適度播種,及時疏苗,追加肥料。
總之一番操作下來,莊戶對李易是大為信服。
除去指導莊戶耕種外,閑暇時間,李易還會在家里干木匠,打造桌椅板凳。
老是跪坐,讓他格外不習慣,他還是喜歡坐椅子。
入秋天涼之后,李易則會上山砍柴,為過冬籌備柴火。
糜節還是時不時會來,不過她不再提讓李易出仕的事,只是單純來蹭飯。
此女對李易做的番茄炒蛋情有獨鐘,時不時會來吃一頓。
順道還是帶走幾個李易所制作的椅子,她表示比起跪坐,椅子坐著確實舒服。
李易也很歡喜糜節常來,后者每次來都會帶些肉、布匹之類的當做禮尚往來,富家小姐的氣質顯露無疑。
秋去冬來。
寒風凜冽,李易也沒有出門的意思,整天窩在家里。
不過窩時間長了,李易也覺得悶的慌,閑來無事,干脆教李清讀書識字。
“大兄,我也能識字嗎?”
李清很意外,她這輩子都沒想過自己還能讀書識字呢。
“當然能,讀書識字明理,多讀些書對你沒有壞處。”
“好。”
李清甜甜應下,感到很歡喜。
李清已經十二歲,年紀不小,對于識字對于她而言,算不得什么難事,教上幾次也就會了。
加上李易對其要求也不高,沒指望將李清培育成個大才女,只讓她識字,偶加點算術,這樣對于其日后生活大有好處。
學會識字后,李易還會加些詩歌,以及歷史知識將給李清,擴寬她的認知。
當然,李易教的東西,也是和當下士子所學的一致,皆來自儒家經典,四書五經。
冬日天氣好了,糜節也會常來串門。
當她見到李易給李清講課之時,心中也是驚訝不已。
之前李易說自己將五經已經熟絡,糜節還不信,而今親眼所見,他才知道李易所言非虛。
李易略顯得意:“糜小姐,我沒有騙你吧,五經之中故事,我已經熟絡。”
糜節知錯就改:“先前是我眼拙了,我向你賠禮?!?
“哈哈,不必不必。”
李易滿不在乎,糜節卻覺得眼前人更加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