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喜愛的宋韻故事
- 毛曉青
- 927字
- 2024-04-03 17:15:40
“不曉天”惹惱哥哥
宋祁的哥哥宋庠也是個大才子。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兄弟倆同時進士及第。殿試時,弟弟宋祁的文采更勝一籌。當時的仁宗皇帝還只是個十四歲的孩子,章獻太后垂簾聽政。太后覺得弟弟不應該壓哥哥一頭,于是定宋庠為頭名狀元,把宋祁壓到了第十名。兄弟倆從此鯉魚躍龍門,都做了京官,人稱“二宋”,以大小區別。
哥哥大宋雖然得了頭名狀元,每天仍然讀書不倦;弟弟小宋呢,自從做了尚書,每天和朋友們喝酒吟詩,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風流快活。這可把哥哥給氣壞了。
“昨天在‘不曉天’瘋了一夜未歸,今日還要再去嗎?”這不,哥哥氣呼呼地上門興師問罪來了。
“不曉天”是一處裝飾華麗的庭院,小宋和朋友們用好幾重帷幕將庭院圍得嚴嚴實實,每日里燭燈高照,一幫人在里面喝酒吟詩,不知不覺就是一個通宵。等拉開帷幕回家時,天已經蒙蒙亮了。小宋便給他們的這種通宵聚會起了個“不曉天”的雅名。
“你還記得我們兄弟在州學府內苦讀備考的日子嗎?”大宋說著說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那時候每天就著咸菜喝稀粥,哪天能吃頓飽飯就歡天喜地了,可你看看現在的自己……”
“我們當初勒緊褲腰帶苦讀是為了什么?不就為了今天能吃香的喝辣的嗎?”小宋不耐煩地打斷了哥哥的話,跨上高頭大馬,直奔郊外散心去了。
正值金秋時節,京城的郊外,麥浪隨著秋風起伏,眼前那一派豐收的景象惹得這位紅杏尚書心癢癢的,他又想作詩了。他踏進田間,走近一位正在埋頭勞作的老農,作了個揖,得意洋洋地說:“老人家今年收成不錯啊,你該感謝老天爺眷顧,也要感謝皇上隆恩、京官治理有方啊!”
老農聽了這番話,瞪了宋祁一眼,“哼”一聲道:“官老爺,再過些時日,我在毒日頭下揮汗如雨搶割這些麥子的時候,你一定是在庭院里搖著扇子、喝著冰鎮酸梅湯吧。這些麥子靠的都是我的汗水和心血,哪是靠老天爺的眷顧和皇上的隆恩?”
老農的一番話說得紅杏尚書無言以對,老農仍不罷休,繼續說道:“可我就算是這樣日夜忙碌辛苦,一家人還是吃不飽飯。田里的大半收成都繳了稅,去養活你們這些官老爺了。”
老農說完,再不理紅杏尚書,小宋羞得滿臉通紅。回去后,他悄悄解散了“不曉天”,也和哥哥一樣,白天忙公務,晚上秉燭苦讀。
“不曉天”雖然沒了,沒想到幾年后,宋祁竟然因為一首《鷓鴣天》,驚動了仁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