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味博物館
- (意)羅伯塔·戴安娜
- 1600字
- 2024-04-03 17:20:03
第一章
童年的氣味
鉛筆的氣味
\\\教室\削筆刀\童年記憶
很少能有什么比削過的鉛筆更能讓我感覺身處童年了:粗糙的木質刨花和削筆刀的聲音,同它們的獨特氣味一道,迅速地讓我想起課桌、校服、筆記本和文具。伴隨著這種嗅覺印記,那一堆堆螺旋形狀的漆木碎,混雜著灰色的鉛屑和孤單的碎木片,牢牢占據著我們生命中的最初幾年,就連填字和數獨游戲也無法與之爭奪。
這或許是源于各種各樣的削筆刀在我們內心喚起的神奇感,使用它們對小孩子來說已經足夠復雜,讓我們感覺“像是大人”;又或許是因為當我們自豪地看著被削得銳利的筆尖時,內心獲得了一種完美的成就感,這在當時的我們看來是一項相當成人化的工作。之后,我們不斷地削筆,為了向我們自己和其他人證明——這才不是因為幸運呢!我們就是很棒!
當我們經歷這一切的時候,氣味就被鎖在我們的記憶中了。但是一支削好的鉛筆到底散發著一種什么樣的氣味?很多人認為是石墨的味道,這種灰色礦石是鉛芯的主要成分。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流傳甚廣的看法,我們甚至能在品酒卡片上找到它,比如艾格尼科紅酒,它似乎有一種接近石墨粉或者煙霧的味道。
然而石墨本身并無氣味,這是一種礦石,準確來說是碳的一種晶體結構,與碳的所有同素異形體一樣,其本身是無味的。但是,鉛芯并非由純石墨構成,事實上,它是由石墨粉、黏土和橡膠構成的混合物,經近800度的高溫烘烤制成。各種成分的配比和烘制溫度決定了筆芯的硬度和強度,從EE(最軟的)到9H(最硬的),筆芯的種類多達22種。
對此,我也思考了很久,最后做了一次測試,聞一聞我那塑料自動鉛筆的筆芯(硬度H2)。好吧,那是一種極其微弱的煙熏味,如絲一般,稍縱即逝。這不是石墨的味道,我們所說的是在制造過程中所添加的其他成分的氣味。
對鉛筆的使用體驗來說,鉛芯很重要,但它只是鉛筆的一部分,一旦被擠壓成圓柱形,烘制并切割后,它就被嵌入兩根木條間的凹槽中,然后是塑形和上漆。
因此我們所說的鉛筆味是一種復雜的氣味,其中有一絲微弱的鉛芯和其他成分的味道,外加一點膠水、少許油漆以及很多木材——雪松。
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在其著名的自傳體散文之一《山茱萸樹:一個男孩的少年時期》(The Dog-wood Tree:A Boyhood)中講述道,他的父親是一位教師,在每年的夏末,他都會去父親辦公室為他準備新學期的教學材料——削40支鉛筆!他為自己能夠在成年人做的工作中幫上父母而感到自豪。還有一段與鉛筆有關的記憶是他在學校里的生活,這段回憶也同樣充滿感情。事實上,厄普代克坦言,自己成年后仍然在鉛筆的雪松氣味中找尋他的父親。
這種氣味依舊顯眼地存留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雖然不似食物的香氣那么誘人,也不如花香和果香那樣優雅,但它悄悄地爬上了最受喜愛氣味的榜單前列(請見第217頁的調查結果)。那么,它為諸多調香師帶去靈感這個事實,也就不足為奇了。
藝術調香師道恩·斯賓塞·赫維茨(Dawn Spencer Hurwitz)下設的美國獨立品牌——DSH之香(DSHDerfumes),創造了鉛筆2號香水(No.2 Pencil),這款香水的靈感來自美國學校中最流行的鉛筆,介于質軟和質硬之間,相當于我們的HB鉛筆。當我們的鼻子聞到這款香水時,就會想到教室里的尖頭鉛筆,它有著豐富的阿特拉斯雪松和得克薩斯雪松的香味、櫟樹的麝香、粗糲的醛化物氣味,以及作為點睛之筆的苦橙葉的柑橘香。這是一款木質香,它將我們的思緒帶回至課桌、筆頭尖尖的鉛筆,以及那淺淺愁緒下的童年記憶,那時的一切都是簡單的,有很多許諾,也有很多未知。
含有這種味道的其他香水

為何受人喜愛
在鉛筆的氣味中,我們可以感到某種對即將到來的事物的激動,以及對馬上要開始的新學年的期盼,就像嶄新的鉛筆盒的味道一樣。那是一種希望的氣息,是新的開端,是還不確定但令人振奮的承諾,是一切有待書寫的未來。
有何效果
這種氣味重新喚起了兒時的我們對未來的感知,喚起了當時我們感受到的無限的可能性,盡管只是一種模糊的印象。鉛筆中所蘊含的希冀,包括圖畫、作業和游戲,這是孩子眼中世界的再現。這是一種散發著振奮和愉悅的氣味,為了那個有待探索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