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洪水滅世
- 希臘神話:起源
- 二方萌神
- 2168字
- 2024-04-04 11:40:39
生存和競爭,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大動力。
在人類文明的黃金時代,不管是由天空之神創造出來,并且崇拜天空諸神的印歐語游牧民族,還是由大地女神創造出來,并且崇拜大地女神的地中海農耕民族,都是過著一直遷徙的生活。
正是基于這種模式,發源于地中海東岸的農耕民族,才會帶著大地女神的信仰崇拜擴散到整個地中海世界,甚至跨越海峽進入不列顛群島。
=======
公元前30世紀。
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地區。
大女神忒彌斯在這里創造的埃勃拉人,作為最古老的農耕民族,已經發展成相當成熟的農耕文明。
因為耕牛在農耕中的重要作用,耕牛成為忒彌斯的圣物,跟托盤、樹枝、權杖、三角架一樣,是忒彌斯女神的象征。
雖然東部的鄰居蘇美爾人已經進入城邦時代,但是埃勃拉人依然過著部落生活。
畢竟跟崇拜不同神祗的蘇美爾人不一樣,埃勃拉人有著相同的信仰崇拜。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生活模式能夠滿足生存的需求,完全沒有改變的必要。
但是——
就在這一天,歷史進入了轉折點,整個世界的命運發生改變。
赫爾伊斯從天穹中俯視地面,看到崇拜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哈馬茲人、崇拜納加爾·哈迪斯的納加爾人、崇拜梅爾·宙斯和吉拉·波塞冬的馬里人,順著幼發拉底河一路南下,從小亞細亞半島進入敘利亞地區。
看到這里不僅氣候溫暖干燥,還有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澆灌的肥沃土地,哈馬茲人、納加爾人、馬里人立刻相信,這里就是神祗為他們選擇的天選之地。
從北方苦寒之地南下的游牧民族戰士,集結大軍開始對埃勃拉人進行入侵。
跟處于石器時代的印歐語游牧民族相比,已經進入青銅時代的埃勃拉人,應該算是更加先進的文明。
但是在武力方面,游牧民族擁有戰馬帶來的優勢。
最重要的是,埃勃拉人現在處于青銅文明初期,并沒有奢侈到能夠用青銅鑄造大量武器,所以埃勃拉人跟印歐語游牧民族一樣,使用的都是石制或木制的武器。
敘利亞地區北部的某個埃勃拉人部落。
太陽如同往常一樣升起,埃勃拉人也像往常一樣開始一天的作息。
轟隆隆——轟隆隆——
萬馬奔騰的聲音,突然從北方遠遠傳來。
埃勃拉人從來沒有聽過這種聲音,他們唯一聽過的類似的聲音,就是大洪水的聲音。
“大洪水來了——大洪水來了——”
一些人直接把這種聲音當成大洪水的先兆,開始在部落里大聲預警。
許多有經驗的老人,忍不住笑著說道。
“不要亂喊,這種季節是不可能有大洪水的。大洪水是毀滅一切的災難,到了大洪水的季節,我們都會提前防備。”
但是很快,這些自認為聰明的人便笑不出來了。
因為跟大洪水一樣的災難真的來了。
印歐語游牧民族的戰士們沖進埃勃拉人的部落當中,開始毫不留情的攻擊男人,把女人和孩子當成戰利品。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埃勃拉人部落的男人,要么正面對抗被殘忍殺死,要么屈辱的選擇逃走。
輕松占領一個埃勃拉人部落,得到大量能夠生孩子的女人和能夠培養成奴隸的孩子,印歐語游牧民族的戰士們又開始對下一個部落展開征服。
短短三天的時間,便有五十個埃勃拉人部落被哈馬茲人、納加爾人、馬里人據為己有。
上萬名埃勃拉人的女人和孩子,淪為入侵者的戰利品和奴隸。
這些金發碧眼的游牧蠻族入侵的消息擴散之后,為了讓其他人理解這些入侵者的強大和危害,埃勃拉人用大洪水來形容這場入侵。
大洪水——能夠毀滅世界的災難。
這些游牧民族所到之處,埃勃拉人的世界就會毀滅。
埃勃拉人在敘利亞地區生存數千年,他們的數量當然是遠遠多于游牧民族的。
但是——
不同于游牧民族能夠靠著馬傳遞消息,埃勃拉人只能靠雙腿傳遞消息。
想要把游牧民族入侵的消息傳遞給所有埃勃拉人部落,是一件非常耗費時間的事情。
要將埃勃拉人的各個部落集結起來組成聯軍,就更是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
一個月后。
敘利亞地區境內——幼發拉底河兩岸的肥沃土地,全部被崇拜梅爾·宙斯和吉拉·波塞冬的馬里人征服。
因為征服大量埃勃拉人作為奴隸,馬里人在敘利亞地區東部,命令埃勃拉人奴隸為他們建造了城市,并以梅爾·宙斯的名字,將這座城市命名為馬里城。
崇拜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哈馬茲人并沒有留在敘利亞地區。
因為他們發現了土地更加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于是哈馬茲人和納加爾人組成的聯軍,悍然入侵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部地區,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部的埃勃拉人和東部的蘇美爾人,也感受到大洪水滅世帶來的震撼。
在哈馬茲人和納加爾人的馬蹄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部的埃勃拉人一部分被征服,男人和孩子淪為奴隸,女人淪為戰利品,一部分逃到蘇美爾地區。
此時蘇美爾地區的諸城邦,正在進行爭奪王權的霸主爭斗。
大洪水之前的第一個王權城市,是水神恩基守護的埃利都城。
第二個王權城市,是牧神杜穆茲守護的巴德提比拉城。
第三個王權城市,是大地之神帕比爾薩格守護的拉拉克城。
大量埃勃拉人涌入蘇美爾地區西部的城邦,直接讓蘇美爾地區西部的西帕爾城,因為增加大量人口,成了大洪水之前的第四座王權城市。
西帕爾城得到王權的同時,也迎來毀滅的危機。
因為哈馬茲人的戰士,直接追著埃勃拉人來到大地女神提亞瑪特守護的西帕爾城。
納加爾人的戰士,也追著埃勃拉人來到大地女神埃列什基伽勒守護的庫塔城。
======
必須說明的是,提亞瑪特這個名字來源于印歐語。
也就是說,提亞瑪特并不是這位大地女神原始的名字,而是印歐語游牧民族賦予她的名字。
這個名字最初的含義,應該是用來形容大地女神人首蛇身的形象,并將這種形象貶低為怪物。
埃列什基伽勒的名字,也同樣來源于印歐語。
跟哈迪斯一樣,埃列什基伽勒這個名字,也是直接作為冥府的象征使用。